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4课内蒙访古2内容摘要:

49。 )口 ] 山谷 [绵亘( g232。 n) ] (山脉等 )接连不断。 亘:空间或时间上的延续不断。 [麓( l249。 ) ] 山脚下 [高阙( quē) ] 今乌拉山和狼山的缺口。 [qu232。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 [民怨沸腾 ] 形容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极为痛恨,怨恨之声如沸水翻腾。 [步步为营 ] 军队没前进一步就就设置一道营垒。 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 [镂( l242。 u)空 ] 雕刻的一种,穿透物体花纹或文字。 镂:雕刻。 [驿( y236。 )站 ] 旧时用来传送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员途中换马暂住的地方。 [青冢( zhǒng) ] 即昭君墓。 位于呼和浩特南部,高二十米,面积 20多亩,突兀耸立,气象巍然。 据说春天冢上草发青的早,秋天比野草凋零的迟,远望呈青黛色,因此叫青冢。 [沐 (m249。 )着阳光 ] 承受着阳光。 沐,比喻受润泽。 梳理文章结构(学生讨论后明确) • 全文共两大部分,由 26段组成,其结构为: • 第一部分 “一段最古的长城”,共 12段,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层( 12)交代行踪,点明地域,写出关后的所见所感。 • 第二层( 37)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和历史上的争夺战,为核心部分的展开作铺垫。 • 第三层( 812)写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 • 第二部分 “在大青山下”共 14段,分为二个层次。 • 第一层( 19)写汉代城堡的形成和废弃,强调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和平往来仍未间断。 • 第二层( 1014)写昭君墓,颂扬汉代的和亲政策。 阅读课文“一段最古的长城”部分,思考问题。 • 作者按什么路线进行寻访的。 按先后顺序说出作者的行踪。 • 明确:作者游踪:塞外 — 大青山 — 大青山南麓 — 大青山上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