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2内容摘要:
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常被用来解释海陆的形成:两大陆板块碰撞,常形成巨大山脉;大洋、大陆板块碰撞,常形成深海沟、岛弧链和海岸山脉;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构造学说也曾普遍被用来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 • 4. 正确理解地震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 5. 图解滑坡、泥石流形成 • 6. 泥石流和滑坡的分布: 地质灾害 分布界线 分布地区 泥石流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东西分界线 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岭山地、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辽东、华东和中南山地及台湾、海南山地有零星分布 滑坡 以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为东西分界线 此线东部稀疏,西部密集,而秦岭 —川西 —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四川为频率最高省,其次是陕西、云南,甘肃,青海、贵州等省 •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冰川泥石流 规模巨大,爆发 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爆发较频繁,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 爆发频率、规模和强度均不及山区 华北和东北山地 暴雨引发泥石流 爆发频率较低,但规模较大且来势迅猛 • 、 泥石流形成的异同点 • 滑坡和泥石流两者的共同点都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 , 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 , 在一定坡度上 ,物质向下运动;人类活动可诱使其发生 , 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在于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 , 在重力作用下 ,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 , 它包含泥沙 、 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 , 破坏力极强。 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 , 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 ,堵塞江河 , 摧毁城镇和村庄 , 破坏森林 、 农田 、道路 ,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 、 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 此外 ,。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2
相关推荐
Al2O3 + 2OH → 2AlO2 + H2O Al2O3 + 6H+ 2Al3+ + 3H2O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氧化铝 天然存在的 α 型氧化铝晶体叫做 刚玉 , 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和金刚砂 (SiC)。 人工高温烧结的氧化铝叫做人造刚玉,可耐 1800℃ ,常用作高温耐火材料 ,如制造反应管和坩埚等,也用于 制造绝缘体和砂轮。 用高纯氧化铝和少量着色物质,混合
2、(或降低)率,n 为增长(或降低)的次数,b 为增长(或降低)后的量。 导学方法:课 时:导 学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课本 探究 2,尝试解答导学中教材导读中的问题及自主测评。 二、课堂导学:1、导入百分数的概念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而量的变化率更是经济活动中经常接触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2、出示任务 自主学习尝试解答下列问题:1)某工厂今年一月份的总产量为 100 吨,二月份增长
fficial eeingof o______looking papers, but s_____ this, the King threw them a__ the servant and shouted: “No, no, no, bring my important papers!” The servant d______ out and in a minute reentered
• 答案: 上述事例运用了思维发散中的检核表法 , (1)(2)(3)(4)分别属于检核表法九个方面中的转化 、 引入 、 改变和放大这四种情况的思维发散。 检核表法主要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 , 从看似 “ 毫无问题 ” 的事例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 , 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 【 解题技巧 】 应根据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判断某种思维方式是否属于发散思维。 掌握发散思维 ,
3、为_把抛物线 y3x 2向左平移 6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_ _4将抛物线 y (x1)x 2向右平移 2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_ _ _135写出一个顶点是(5,0) ,形状、开口方向与抛物线 y2x 2都相同的二次函数解析_ _四、学习小结:学生自主完成。 五、达标检测:1抛物线 23)(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可以看做是抛物线2向 平移 个 单位得到的。 当
义的本质 毛泽东认为,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有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局部不适应的一面。 4. 邓小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 ,是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