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教研室走进语言现场笔落惊风雨专题2内容摘要:

何事纷纷附会乎 ” ; • 《 唐诗笺注 》 认为是“感怀诗”: “ 此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 ” ; • 《 隋唐史 》 则认为是“政治诗”: “ 余颇疑此诗是伤唐室之残破,与恋爱无涉。 ” 《 琵琶行并序 》 • 诵读 :熟读并背诵诗中名句。 • 鉴赏:需在对全诗有整体把握(叙事本末和抒情脉络)后重点鉴赏月色描写和音乐描写。 • 品味:所叙之事、所写之境(景)、所见之人、所闻之声,所发之慨,所兴之悲。 • “ 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也。 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 《 唐宋诗醇 》 【 补充说明 】 • 熟读成诵是首要目标,宁愿熟读成诵而对诗意不甚了了,也不能句句翻译而不会背诵。 应该保证学生有诵读的时间。 • 一般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及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常识。 通过教师示范诗歌的一般鉴赏方法,从而尝试运用诵读法、点评法和引证法对作品进行鉴赏 • 通过从音韵节奏的诵读、语言意象的理解进而体会诗人情怀,较深地认识“诗言志、歌咏言”传统。 ( 板块 二)“词别是一家” 【 课时安排 】 • 分课教学法 :《 虞美人 》《 蝶恋花 》 1教时, 《 雨霖铃 》 1教时, 《 声声慢 》 1教时 . • 专题讲座法 :3教时 ,穿插 《 虞美人 》《 蝶恋花 》《 雨霖铃 》《 声声慢 》 . 【 教学建议 】 • 对词的流派和表达功能要做一简单的介绍,婉约豪放乃是相对而言。 至于词的体式不必作系统讲解。 • 背景介绍做到知人论世、反复诵读体会声调韵律、鉴赏意象品味情景交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词别是一家”专题讲座法要点 • ⑴ 诗“言志”,词“言情”。 词在表达人物的情感世界和细腻的情绪变化上有独特的艺术手段,因此,词别有一种感人的力量。 “悲欢一例付歌吟,乐既沉酣痛亦深。 莫道后先风格异,真情无改是词心。 ”(叶嘉莹) • ⑵词与身世和性情相关。 “凭栏无限旧江山,叹息东流水不还。 小令能传家国恨,不教词境囿花间。 ” (叶嘉莹)李煜词与身世有关。 “诗人何必命终穷,节物移人语自工。 细草愁烟花怯露,金凤叶叶坠梧桐。 ” (叶嘉莹)晏殊词与性情有关。 “词别是一家”专题讲座法要点 •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官;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 非长歌何以聘其情。 钟荣 《 诗品序 》 •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钟荣 《 诗品序 》 •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陆机 《 文赋 》 • ⑶ 词的音乐性。 叶嘉莹言 柳词长处有二:其一为声律之美,其一为铺叙之详。 声律之美,是因为敢于和善于俗曲慢词的乐调。 叶梦得 《 避暑录话 》 :为举子是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 李清照的 《 声声慢 》 的叠词运用和入声字的运用富有创造性。 声声慢的韵脚原是平声韵的,调子相应较舒缓,改用入声字,屡用叠字和双声字,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切。 • ⑷ 词的意象选择和意境营造。 • 李煜的东流之水和故国之思: 《 浪淘沙 》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 乌夜啼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虞美人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皆为词中警句,其滔滔滚滚 ,长留不反,绵绵不绝之意象,哀思极深,无奈极深,沉痛极深,但又有雄放之致、气象之阔,眼界之大。 • 晏殊独立西风,翘首高楼、遥望天涯的形象和锦书难寄的失落。 • 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之情景和别之留恋,暮霭沉沉楚天阔之壮境和人之孤单,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清景和情之无依。 • 李清照的故雁南飞、黄花堆积、梧桐秋雨之经典场景和慵懒之态绵邈之思感伤之情 • ⑸ 长调的赋体特征和叙事抒情写景的协调性。 吴小如认为词为诗之余应指小令,至于慢词,就字数就比律诗和绝句多出一倍到几倍,实为赋之余。 • 柳永 《 雨霖铃 》 当为恨别赋。 铺叙之详 ,与赋无异。 首三句写送别之秋景,都门三句写送别之地点,执手两句写送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