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7课白居易诗四首1内容摘要:
轻肥 》 中律句多,对偶句多,而 《 卖炭翁 》 有散句和口语词句。 思考探究: 手法方面: 相同的是,二诗都用赋体,叙述详细,描绘逼真,且都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不同的是, 《 轻肥 》 主题明显但不明说,且对人物神态描写相当传神。 《 卖炭翁 》 小序中即提示主题,诗中还有对卖炭翁的外貌和心理进行描写。 花非花 白居易 ,带有淡淡的感伤之情 ,作于何时,为何而作,均无从定论,被白居易自编于集中 “ 感伤 ” 部分。 (活用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 诗歌背景: 《 花非花 》 中作者描绘了一种怎样的事物。 花 —— 非花 雾 —— 非雾 似花似雾,捉摸不定。 取喻于花和雾,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诗歌赏析: 这首诗没有鲜明的形象,只有迷离惝恍的灵感。 夜半来 天明去 如春梦 似朝云 春梦虽美却短暂, 朝霞虽美却易幻灭。 “ 来” 和“去”生发新比喻。 比喻 你认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 白居易晚年家庭遭遇变故,对其打击颇大,此诗写其难言的伤。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7课白居易诗四首1
相关推荐
历的幸福时光和生活情景再现,结尾却将欢情化为乌有,写出了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将 婉转轻快 与 沉郁顿挫 两种风格融为一体,美不胜收。 《 无题二首 ( 其一 ) 》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参考答案: 比喻。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 , 楼内笙歌未歇 ,楼外鼓声已响 , 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 , 身不由己 , 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 ,
施打击。 “抱负 ”是指理想和自己的愿望。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不知道第一次浮上心头的意思往往不是最好的意思 ,第一次浮上心头的词句往往不是最好的词句。 意境要经过洗练 ,表现意境的词句也要经过推敲 ,才能脱去渣滓 ,达到精妙境界。 洗练推敲要吃苦费力 ,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点评 作者从自己练习作诗填词的经历中悟到第一次浮上心头的诗句往往不是最好的
. 《 一个文官的死 》 给人的精神震撼是怎样的。 【 提示 】 经历过极权统治的人们一定更能体会出本文超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伟大。 读者读后不能不产生一种强烈的暴力的冲动, 似有万朵烈焰积在胸腔里,本能而狂热地需要不断发泄。 主人公无路可走,陷入恐惧、焦虑、困惑而又愤怒的神秘恐怖的境地,仿佛被卷入了未知的幽冥世界,痛苦万状不能自拔,最终死去。 这是一曲含泪含恨的幽默剧
些方面都体现这位伟人什么样的特点。 【 提示 】 第一方面( 1~ 6):主要讲述晚年马克思的健康状况以及他本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为了革命工作忘我的献身精神) 第二方面( 7~ 12):主要介绍马克思对文学、数学的爱好与看法。 (兴趣广泛,文学艺术修养深厚) 第三方面( 13~ 18):描述马克思独特的人际交往方式:远离所谓的社交生活,但与家人、朋友有着良好的互动。 (谈笑自若的俗世的人
成电视连续剧;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期刊美国 《 读者文摘 》 用 19种语言向全世界隆重推出他挑战生命极限的故事;他在台湾及东南亚等地的巡回演讲已超过 2020场。 目前谢坤山是国际口足画艺协会的亚洲理事。 他曾在 1996年获得第 34届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2020年 6月19日,他来到四川地震灾区,以自己的故事激励灾区的人们发奋图强 ,重建家园。 本文讲述了他残疾以后学习绘画的心路历程
法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延伸拓展: 热海的热。 送别友人赠言:你的为官公正,清廉无私,连热海的炎威也为之削减。 用典。 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知人论世解诗人 岑参,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移居江陵(今属湖北)。 天宝三载( 744),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天宝八载( 749),入安西都护高仙芝幕,任掌书记。 天宝十三载( 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