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任务书 18 (1)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2)施工方案及施工队伍准备就绪,并将土方施工方案下发给专业施工队伍。 ( 3) 在现场外就近找临时堆放土方的场地。 3、基坑开挖平面图的绘制,原则是:下口外边线距轴线 ,上下口外边线相距。 4、开挖方案及机械选择: ( 1)由于新建工程座落在原有建筑旧址上,在折除原有建筑物后,必须清除上表腐质土及基础渣土,受其基础及新建工程开间的影响,本工程土方拟采用大开挖。 ( 2)采用大型机械及人工配合,开挖选用反 铲挖掘机 PC4005两台及自卸汽车。 ( 3)挖土方白天进行,土方存放在场外的临时场地,晚上再将土运走,以免影响学生的休息。 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由西向东进行,第一步由机械大开挖至- 处,然后放条形基础的边线,最后由人工挖 400mm 厚的条形基础土层。 挖土时注意坑底宽度及时修理。 (2)开挖过程中,配备专职测量员,机械大开挖接近 时,由测量员随时抄平,以控制开挖标高;在人工挖条形槽基是应由测量员测设距离基底 50cm的标高,每隔 3m在基槽两侧钉水平标高木桩,拉上小白线,挖至接近基底标高 时,用盒尺随时准校核槽底标高,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槽宽为条基垫层宽度),根据此来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3)排水措施: 1)基坑开挖前,应在地面的基坑四周上口外侧 1m 以外设置水泥围堰与下水接通,防止雨雪水从地面流入基坑内。 2)基坑开挖时,应沿基坑内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基坑内设六个集水坑,施工组织设计 任务书 19 及时将雨雪水等抽出基坑。 预留土留至验槽钎探前清理,验槽合格后立即打垫层。 基土开挖后,要及时覆盖保温被。 注意事项: (1)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 槽帮上,并随时校核基底标高,避免超挖。 (2)基坑挖完后,严禁在基坑边大量堆载或载重车辆穿行,并设专人看护边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3)坑内施工中,应派专人负责远望,一旦出现危险预兆应及时通知撤离。 (4)基槽上口 1000mm 处设 高钢管护栏,并用红白漆做出突出标记,外挂密目安全网,并悬挂红色警示灯,钢管立杆下口砌 120mm 宽, 200mm 高的挡水墙,内外抹水泥砂浆。 ( 三 )钢筋工程 1、原材料: (1)钢筋的采购和进场检验应严格按《采购程序》、《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 性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等有关程序的要求执行。 (2)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应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3)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4)钢筋的堆放:钢筋在现场的堆放应符合现场平面图的要求,并保证通风良好。 钢筋下侧应用木方架起,高出地面。 雨雪来临前应用苫布盖严側 2、钢筋保护层: 基础下筋: 35mm; 梁柱纵筋: 25mm; 板: 15mm 3、钢筋加工配料: 施工组织设计 任务书 20 (1)钢筋在钢筋棚加工配料,运至施工现场后绑扎成型。 (2)钢 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冰块、积雪等杂物清除干净。 (3)Ⅰ级钢筋末端需做 180176。 弯钩。 (4)箍筋弯钩角度为 135176。 ,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5)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型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 4、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分竖向和水平向钢筋接头。 钢筋直径大于等于ф 20 的水平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剪力墙暗柱纵筋及其它部位中大于等于ф 18 的竖向筋连接均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其他部位的钢筋连接均采用绑扎搭接连接;焊条E43 型用于Ⅰ级钢筋及钢材, E50 用于Ⅱ级钢。 5、钢筋定位措施: 墙体 钢筋定位: A.双排钢筋定位 1)竖直钢筋:竖直钢筋位置和保护层用水平钢筋梯子和夹在模板中的木条进行内挤外顶控制。 钢筋梯子上小横筋间距与竖直钢筋间距相同,木条宽度为墙体水平筋直径加上水平筋保护层厚度,木条在合模前用绑丝与钢筋绑紧。 2)水平钢筋:水平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采用竖向钢筋梯子进行控制。 梯子间距为 800~ 1000mm,竖向钢筋梯子小横筋间距与水平筋间距相同,每个梯子在墙体高度范围内有三根小横筋比墙体宽小 2mm,端头刷防锈漆,竖向钢筋梯子用比墙体竖向钢筋高一级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向钢筋。 B.单排钢 筋定位 单排钢筋定位采用专用定位卡套,间距 600 mm,成梅花形布置。 ( 2)柱钢筋 : 框架柱合模以后,对上部伸出的钢筋进行修整,柱立筋用内侧定位箍和外侧定位箍内外夹紧。 并在上部绑一道临时定位箍筋,浇灌框架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6、墙体钢筋绑扎: 施工组织设计 任务书 21 (1)工艺流程:暗柱筋电渣焊 →修整预留搭接筋 → 绑扎、搭接 2- 4根竖筋和梯子筋 → 画横筋分档标志 → 绑二根横筋 → 画竖筋分档标志 → 绑横、竖筋及拉结筋。 (2)各层墙钢筋绑扎前应在楼板上按施工图放出所有墙、暗 柱的边线和控制线。 ( 3)根据所弹墙、暗柱的边线校正连接筋。 在墙两边立钢梯,在下部1 m处绑扎2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焊其余竖筋、绑扎墙筋。 绑扎时双排钢筋墙体水平筋应在外侧,竖向筋在内侧,并按要求设置拉结固定筋,呈梅花形布设,施工时一次成型,采用塑料垫块和附加钢筋梯形支撑的方法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和保护层厚度;单排钢筋墙体先固定竖向筋,再绑水平筋,最后绑定位卡套。 ( 4)墙体节点及门窗洞口处,暗梁、连梁等搭接位置及锚固长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 ( 5)修整合模以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 道临时定位筋,墙体浇灌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7、楼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核验模板标高 → 弹钢筋位置线 → 绑扎底层钢筋 → 安放垫块 → 敷设专业管线 → 安放马蹄铁 → 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 绑扎上层钢筋 → 申报隐检 → 隐检验收签证 → 转入下道工序。 (2)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钢筋马镫,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 (3)板筋绑扎好后,严禁踩在上面行走。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浇灌混凝土中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理。 (4)楼 板上的孔洞应预留,当洞口尺寸不大于 300 mm 时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不得截断,由洞边绕过;当洞口尺寸大于 300 mm 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洞边附加筋或小梁;在负弯筋处加设矮马凳。 在钢筋绑扎成型后应及时铺脚手板防止踩踏钢筋。 8、每段墙、板钢筋绑扎完毕后,水暖、电工即可配管、预埋,闸门盒、电闸箱等设施与钢筋网绑扎固定。 当电闸箱等设施位置与钢筋网发生矛盾施工组织设计 任务书 22 时,将可能影响闸箱安装的钢筋去掉,待安装好闸箱后,按切断钢筋的数量绑扎附加筋。 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 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 二次浇筑时,钢筋应先用钢筋扳手校正钢筋位置,调直、除污、除锈,然后再绑扎分布筋。 ( 四 )模板工程 主体工程要达到清水混凝土的目标,主要依靠模板设计合理,安装精度高,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方法正确。 该工程全部采用新模板。 1、模板体系 (1)墙体模板: 1)墙体模板: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大钢模。 该体系模板分内模、外模和角模,内模高 3280 mm(内模高度 =层高 板厚 +50 mm〈墙上口浮浆厚度〉),外模高 3450 mm(外模高度 =层高 +50 mm),面板采用 6 mm 厚的冷轧钢板,主肋采用 10槽钢,次肋采用 8槽钢。 2)穿墙螺栓采用Ф 32变径螺栓,免用穿墙套管,水平最大间距为 1200 mm。 3)为了保证模板接缝处的平整度,使砼表面无明显模板拼缝,解决模板接缝处漏浆的问题,取消大模板与大模板和大模板与角模之间的接缝安装间隙,让其在保护层中调整,所有模板横向接缝均采用企口连接,接头处加海绵条。 4) D E1轴变形缝处两道剪力墙模板同时支设。 (2)楼板模板: 面板采用 15 mm 厚的防水胶合板,次龙骨用 50 70 mm白松木方,间距 400 mm,主龙骨 用 70 100 mm白松木方,间距 950 mm。 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触板面的正、反面刨平。 阴角单独配制阴角模,阴角模与墙面相接处夹 5 mm 厚海绵条。 模板缝隙用胶带封严。 竖向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 900 mm,上面设可调顶托 ,设三道水施工组织设计 任务书 23 平杆。 ( 3)梁模板: 梁模板采用防水胶合板,次龙骨用 50 70 mm白松木方,间距 400 mm,主龙骨用 70 100 mm 白松木方,侧模及底模 用Ф 48 mm 钢管配可调支撑。 当梁高大于 700 mm 时,在距梁底 2/3 高度处加一排Ф 12的对拉 螺栓。 梁柱节点采用定型节点模板。 ( 4)门、窗洞口模板: 门、窗洞口使用工具式模板,见图。 ( 5)柱模板: 1)方柱 模板体系:柱模板采用竹胶合板,配模时优先选用通用、大规格模板,梁柱接头处在柱模上按梁底标高留好槽口。 柱箍为双排 8槽钢,双向各设两道拉杆与槽钢拉接,每 600 mm 设置一道。 柱模外侧用钢管加顶托与四周脚手架支撑,柱模根部内侧预插短钢筋头,然后垂直柱模焊接与柱同宽的钢筋,从内部将模板固定。 施工要点: 柱模板采用单片组装安装。 拼装完毕后检查、矫正位移、垂直度、对角线无误后,立即自下而上安装柱箍 及支撑系统。 柱模四角用木方刨平后包角,并在拼装前粘贴好海绵密封条,以防漏浆 ,如图所示。 2) 圆柱模板: 圆柱模板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定型大钢圆模。 ( 6)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采用 12厚多层板配 50 100 mm 木方构成,在弹好位置线后支设,下部支撑同顶板,支设时按不同装修作法留出装修层。 ( 7)阳台模板: 为了使同种阳台尺寸一致,上下通线,用钢板和角钢分别制成定型的底板模板,以保证砼表面光滑平整,阴阳角顺直,滴水线一次浇筑成型。 施工组织设计 任务书 24 2、支、拆模工艺流程: 设计模板图 → 模板拼装 → 刷脱模剂 → 弹模板位置 控制线(距模板 500 mm)→ 模内杂物清理 → 墙体复线 → 找平或铺胶条 → 钢筋、管线、盒、洞预埋隐检完毕 → 支外侧模板 → 安装穿墙螺栓 → 支内侧模板 → 支钢管斜支撑 → 调整加固模板 → 预检模板并签字 → 砼浇筑 → 养护 → 检验砼强度 → 拆模申请 → 审批申请 → 拆模 → 修整模板 → 刷脱模剂 → 码放模板 → 进入下一循环。 3、支模质量要求 : (1)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 mm。 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如表所示,其合格率严格控制 在 90%以上。 项 目 名 称 允许偏差值( mm) 轴线位移 5 标高 +5, 5 截面尺寸 +4, 5 垂直度 3 表面平整度 5 4、技术措施: (1)由于该工程工期紧,施工进度快,模板数量按施工部署要求进行配备,满足流水作业。 (2)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模板、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正确性。 5、模板拆除: (1)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 (2)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 100%。 (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 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4)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施工组织设计 任务书 25 ( 五 )混凝土工程 该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均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输送车运送至施工现场,汽车泵送至浇筑部位。 混凝土运输车要包保温被。 按《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试行)》(京 TY5- 99)中的各项规定,必须首先对混凝土的碱含量做出评估,严禁使用 D种高碱活性集料,优先考虑使用 B 种低碱性集料(温榆河和潮白河产集料为 B种),优选低碱水泥(碱含当量在 %以下)掺加矿粉掺合料及低碱(每 1m3 混凝土中外加剂 带入碱不得超过 1Kg)或无碱外加剂,此时混凝土中含碱量不得超过 5Kg/《北京市建筑工程材料准用证》及相应材质检测报告,凡用于本工程混凝土的建筑材料,必须具有由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核定的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和集料活性检测报告,无检测报告的材料严禁在本工程中使用,正式的报告应包括所用砂、石产地及碱活性等级和混凝土碱含量的评估结果。 主要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 垫层 C10 其它 C30 1、剪力墙混凝土施工: (1)墙体。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相关推荐
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开车,相关部门人员应到现场。 消防车、救护车处于备防状态。 第 67 条 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开车现场。 第 68 条 开车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之间的联络,严格按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和加减负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第 69 条 开车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终止开车
………………………………………………………………1 第一部分 消防安全职责 一、产权单位、使用单位或委托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 鼓谍蛹雄养饰画叠史勘蔡包含算枉应快兴警茵贱络舅枷渴驰荚验警涕全遇藏惩尖刃吭耀赘软谐蓟压物证车哩勾舱碎绢垛凶圭虽为砌智馅畴押幕惹布 八 、单位火灾隐患当场整改通知单„„„„„„„„„„„„„„„„„„„„„„ „ „„
求,并采取相应的防爆安全措施。 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的绝缘应良好。 临时用电架空线应采用绝缘铜芯线。 架空线最大孤垂与地面距离,在施工现场不低于 ,穿越机动车道不低于 5m。 架空线应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和脚手架上。 对需埋地敷设的电缆线线路应设有“走向标志”和“安全标志”。 电缆埋地深度不应小于 , 穿越公路时应加设防护套管。 对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盘、箱应有编号,应有防雨措施,盘、箱
中心隔离栏杆及车辆转弯视距离范围内设置。 (四)必须符合《贵阳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审批规定》的相关规定。 第五十四条 凡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道路、广场、公园和其他公共场所建设城市雕塑,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并与城市景观、环境相协调。 第八章 城市绿地 第五十五条 城市道路绿地率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40%;红线宽度大于 50 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红线宽度在
输副局长批准后,繁忙干线施工申请计划经铁道部施工计划管理系统、其余以文电形式上报运输局调度部,同时抄送运输局相关专业部门。 对于繁忙干线和干线以外的其他线路影响跨局运输的施工, 施工计划可由施工铁路局与相邻铁路局商定后报铁道部备案。 每月 17日左右组织相关部门研究确定次月部管施工项目月度施工计划。 ,经铁道部运输局调度部主任(副主任)批准后,于每月 20 日前以铁道部文电形式下达有关铁路局
施工前,由项目主管技术人员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向领工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特殊工程单项技术交底 等 ,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技术交底。 3. 分部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并纵向延伸到班组全 体作业人员。 4.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5.安全技术交底应填写 签到表 ,交底双方相互签字留档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