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供电局电力调度通信楼改扩建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摩擦力、粘附力降低,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增加,由于振动而分散开的粗骨料在沉降过程中,被水泥砂浆充分包裹,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砂浆包裹层,同时挤出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气泡,以增加密实性和抗渗性。 机械振捣应按现行《混凝土 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依次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欠振。 (七)混凝土养护 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时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一般在混凝土进入终凝(浇筑后 46h)即应覆盖,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因为在湿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缓慢,不致辞形成时期失水,有利于水泥水化,特别是浇筑后的前 14d,水泥硬化速度快,强度增长几乎可达 28d 标准强度的 80%,则于水泥充分水化,其生成物将毛细孔堵塞,切断毛细通路,并使水泥石结晶致密,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均能很快提高; 14d以后,水泥水化速度 逐渐变慢,强度增长亦趋缓慢,虽然继续养护依然有益,但对质量的影响不如时期大,所以应注意前 14d 的养护。 (八)、拆模板 由于对防水混凝土的养护较严,因此不宜过早拆模。 拆模时防水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 70%,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超过 15℃,以防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拆模时应注意勿使模板和防水混凝土结构受损。 (九)、防水混凝土结构的保护 地下工程的结构部分拆模后,应抓紧进行下一分项工程的施工,以便及时对基坑回填,这样可以避免因干缩和温差引起开裂,并有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和抗渗性的提 高,同时也可以减轻壅水对工程的危害,起一道阻水线的作用。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操作,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及干密度等指标。 同时应做好建筑物周围的散水坡,以保护基坑回填土不受地面水入侵。 混凝土防水结构浇筑后严禁打洞。 对出现的小孔洞应及时修补,修补时先将孔洞冲洗干净,涂刷一道水灰比为 的水泥浆 ,再用水灰比为 的1: 水泥砂浆填实抹平。 (十)施工缝 施工缝是防水薄弱部位之一,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底板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 墙体上不得留垂直施工缝,垂直施工缝应与变形缝统一起来。 最低水平 施工缝距底板面应少于 200mm,距穿墙孔洞边缘不少于 300mm,并避免设在墙板承受弯矩或剪力最大的部位。 为了使接缝严密,浇筑前对缝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 在继续浇筑混凝土。某供电局电力调度通信楼改扩建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