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7内容摘要:

赏析名句 • “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 翻译:蓄积的雨水已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 评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 山容水态 ,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 色彩变化之美。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上句 设色 淡雅 , 下句 设色 浓重 ,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 突出秋日景物 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 落霞 与 孤鹜 齐飞 ,秋水 共 长天 一色。 相传都督阎某拂袖而去后,闻此句矍然而起,说:“此真天才,当传不朽矣。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景色。 赏析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比较鉴赏 王勃把这种景象用对偶句的下句来表现,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构成色彩明丽的画面。 前人又曾指出,王勃的句法出自最后两句,但最后两句都显得雕琢造作,意境也不如王勃的优美动人。 庾信的落花与马射队伍中绘着芝草的车盖齐飞,联想欠自然。 王勃写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超出前人甚远。 鉴赏四段 第四自然段 遥襟俯畅, 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 写宴会的盛大,人才的众多,佳节良辰的难得 以直抒的方式吐露远离京城、报国无路的失意流落之情。 讨论 : 这两段哪里写“乐”。 哪里写“悲”。 “悲”从何 来。 ,体会作者情感 为何而乐。 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 为何而悲。 天地阔远 而自身渺小 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 这段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 感情。 • 欢饮之乐; • 对宇宙无穷的感慨; • 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我们学过的或接触过的诗文中,有没有类似的联想。 • 陈子昂 《 登幽州台歌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苏轼 《 前赤壁赋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刘禹锡 《 西塞山怀古 》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行路难 》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拓展 小结 第三段 : 宴会盛况 管弦之胜 ,歌声之美 宴会豪华 ,人物高雅 兴尽悲来 叹天地之大 ,宇宙无穷 人生无常 ,盛衰有时 , 怀才不遇 ,报国无路 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 比拟参加宴会 的人多俊才 —— 盛会,自己三 生有幸。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 西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 他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 “睢园”。 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 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 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后人称为梁园。 他经常于此狞猎、宴饮,大会宾朋。 天下的文人雅士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 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令,喜欢饮酒,所以说“彭泽之樽”。 《 归去来辞 》 中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 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示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 “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 《 公宴诗 》 ,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 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 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有七步之才, 钟嵘在 《 诗品 》 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邺水朱华” 指参加宴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