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1内容摘要:

—— 爱因斯坦 读完此文,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一名优秀科学家是重要的。 • 想像力: 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 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 由感性的想像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 乐趣: 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 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 “游戏”使他们乐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理。 • 实验精神: 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 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 作者从事的高维空间理论,虽然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 即使如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也不是空想出来的。 • 李政道: TsungDao Lee( 1926年 11月25日 — ), 美籍 华裔物理学家,出生于中国上海。 1957年,他 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 宇称不守恒 而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 吴健雄 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 杨振宁 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 杨振宁 (Chen Ning Yang 1922~ )美籍 华人,理论物理学家,1922年 10月 1日生于安徽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