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光与色彩内容摘要:
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 △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 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 4.学生交流在游 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 5.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二、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 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 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片:用看、摸等多种方法。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认识凸透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放大镜。 三、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 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凸透镜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缩小的像。 5.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 6.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 7.小结: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方向发生了偏折。 四、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的应用。 4.出示照相机实物,重点介绍凸透镜成像作用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五、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研究了凸透镜,认识了它的外形特点和作用,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个透镜(出示凹透镜),比较一下,它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 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2.学生观察、比较。 3.学生汇报、起名。 4.学生活动:透镜组合看事物。 5.汇报、交流活动结果。 6.结合望远镜实物,小组讨论、制作一架望远镜。 4.七色光 教学目标: 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 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 △ 利用三棱镜 △ 利。苏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相关推荐
,它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的环境中,离开环境它们就会死亡。 (三)研究分析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建构栖息地的概念 1. 下面老师想带同学们到另一个环境中看一看(出示图片),这是我国最美的草原之一,它是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的那拉提大草原,有很多动物和植物都生活在那里。 ,(牛、羊、小虫子、狼、树、草)有哪些非生物。 (阳光、空气、土壤、水份) ,那么它们是 如何依赖周围的自然环境而生存的。
1、1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 _第三边 2 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固定 , 三角形的 _和 _就完全确定了 , 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_3 四边形不具有 _大于形状 大小稳定性稳定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 (3分 )(2015南通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5, 6, 10 B 5, 6, 11C 3, 4, 8 D 4a, 4a, 8a(a0)(3分
1、心 中 有 他 人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 1、平等相待你我他。 平等待人 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 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平等对待别人,别人才能平等对待自己。 2、走出自我,豁达待人。 要 体谅让人的处境,尊重他人的意愿。 在合作过程中,自己 要求他人去做。 当在合作中与他人产生了矛盾学会 换位思考。 3、人与人的合作需要 理解和宽容。 善于理解别人才会
1、1能够 _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 _,相互重合的边叫 _,相互重合的角叫_2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 _,对应角 _3边、角分别对应 _的两个多边形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 _,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4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 _和 _等变换所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全等完全重合对应顶点 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相等相等相等平移 旋转全等图形及全等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1 (3分
很有节奏。 ) 你们想知道心脏跳动的情况吗。 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试验吧。 实验要求 :用手握住皮球,有节奏的反复挤压与松开,或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 20次,模拟心脏的跳动,体会手上的感觉。 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体会。 播放光盘,学生观看动态的心跳情况。 教师小结: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心脏的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评析
、抹布 1 块、清 水,放大镜 1 个、 2~3 根玻璃棒或木棒。 以上材料每小组一份。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 过程与方法 ●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并作好记录。 知识与技能 ●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察、描述、记录; ●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