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内容摘要:

的出入口应设专人管理,并应采取防止棚内温度下降或引起风口 处 混凝土受冻的措施。 ④ 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将烟或燃烧气体排至棚外,并应采取防止烟气中毒和防火的措施。 负温养护法 负温养护法适用于不易加热保温,且对强度增长要求不高的一般混凝土结构工程。 ,应以浇筑后 5d 内的预计日最低气温来选用防冻剂,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 5℃。 ,裸露表面应采取保湿措施;同时.应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温覆盖措施。 硫铝 酸 盐水泥混凝土负温施工 铝 酸盐水 泥混凝土 可 在不低于 25℃ 环境下施工,适用于下列工程: ①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粱、柱、板、墙的现浇结构 ; ② 多层装配式结构的接头以及小截面和薄壁 结构混凝土 工程 ; 20 ③ 抢修、抢建工程 及 有硫酸盐腐蚀环境的混凝土工程。 80℃ 的结构部位或有耐火要求的结构工程,不宜采用 硫 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 可 选用 NaNO2防冻剂或 NaNO2与 Li2 CO3复 合 防冻剂,其 掺量 可按表 选用。 表 硫铝酸盐 水泥用 防冻剂掺量表 环境最低气温( ℃ ) ≥ 5 5~ 15 15~ 25 单掺 NaNO2 ( %) ~ ~ ~ 复掺 NaNO2 与Li2 CO3( %) NaNO2 ~ ~ ~ Li2 CO3 ~ ~ ~ 注:防冻剂掺量按水泥质量百分比计 、 薄壁结构施工时,应适当提高拌合物温度,并 应加强保温措施。 ,硅酸盐类水泥的掺用比例应小于 10%。 ,水温 不宜超过 50℃ ,拌合物温度宜为 5℃ ~ 15℃ ,坍落度应比普通混凝土增加 10mm~ 20mm。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或直接与 30℃ 以上热 水 接触。 运输 ,卸料时应将搅拌 筒 及运输车内混凝土排空,并 应 根据混凝土凝结时间情况,及时清洗搅拌机和运输车。 随 拌随用,并应在拌制结束 30min 内浇筑完毕,不得二次加水拌合使用。 混凝土人模温度不得低于 2℃。 ,应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失水,并应根据气温情况 及时 覆盖保温材料。 凝土养护不宜采用电热法或蒸汽法。 当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小时, 21 可采用 暖棚法 养护,但养护温度不宜高于 30℃ ;当 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时,可采用蓄热法养护。 混凝土质量 控制与检查 检查 除应符含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以 及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应检查外加剂质量及 掺量 ;外加 剂 进入施工现场后应进行抽样 检验 ,合格后方准使用 ; ② 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参数检查水、骨料、外加 剂 溶液和混凝土出机、浇筑、起始养护时的温度; ③ 应检查混凝土从 入模 到 拆除保温层或保温模板期间的温度 ; ④ 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原材料、搅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 检查 及混凝土质量检查应由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 并 应将记录资料提供给施工单位。 期间的测温项目与频次应符含表 规定。 表 施工期间的 测温项目与 频次 测温项目 频次 室外气温 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环境温度 每 昼夜 不少于 4 次 搅拌机棚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 4 次 水、水泥、 矿物掺合料 、 砂、 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 4 次 混凝土 出机、浇筑 、入模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 4 次 间的温度测量 应 符合下列规定: 22 ① 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 4h~6h 测量一次 ; ② 采用负温养护 法 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 隔 2h 测量一次; ③ 采用加热法时,升温和降温阶段应每隔 1h 测量一 次 ,恒温阶段每隔2h 测量一 次; ④ 混凝土在达到受 冻 临界强度后,可停止测温; ⑤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 测量 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 50496 的相关规定。 下 列规定: ① 测温孔应编号,并应绘制测温孔布置图,现场应设置明显标识; ②测 温时 , 测 温元件应采取措施与外界气温隔离;测温元件测量位置应 处于结构表面 下 20mm 处, 留置在测温孔 内的时间不应少于 3min; ③ 采用非加热法养护时 , 测温孔应设置在易于散热的 部位 ;采用加热法养护时,应分别设置在离 热源 不同的位置。 下 列规定: ① 应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 、 粘连 、 收缩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有无受冻痕迹 ; ② 应检查同条件 养护 试块的养护条件 是否 与结构实体相一致 ; ③ 采用电加热养护时,应检查供电变压器二次电压和二次电流强度 ,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 强度并 冷却 到 5℃ 后方可拆除。 拆模时混凝上表面与环境温差 大于 20℃ 时, 混凝土 表面应及时覆盖, 缓慢 冷却。 23 抗压强度试件的留置 除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 50204 规定进行外,尚应增设不少于 2 组同条件养护试件。 保温及屋面防水工程 一 般规定 、屋面防水工程冬期施工应选择晴船天气进行 , 不得在雨、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或基层潮湿、结冰,霜冻条件 下进行。 屋面 工程应依据材料性能确定 施工 气温界限,最低施工环境气温宜符合表 的规定。 表 保温及屋面 工程施工环境 气温 要求 防水与保温材料 施工环境气温 粘结保温板 有机胶粘剂不低于 10℃;无机胶粘剂不低于 5℃ 现喷硬泡聚氨酯 15℃ ~ 30℃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热熔法不低于 10℃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冷粘法不低于 5℃;焊接法不低于 10℃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溶剂型不低于 5℃;热熔型不低于 10℃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溶剂型不低于 5℃ 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 符合本规程混凝土、砂浆相关规定 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 不低于 0℃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溶剂型不低于 0℃ 防水 材料进场后,应存放于通风、 干燥 的暖棚内,并严禁接近火源和热源。 棚 内温度不宜低于 0℃ ,且不得低于本规程表 规定的 24 温度。 ,应先做好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凡节点部位均应加铺一层附加层。 ,应合理安排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的各项工序,连续操作,已完 成 部位应及时覆盖,防止受潮与受冻。 穿过屋面防水层的管道、设备或 预 埋件,应在防水施工前安装完毕并做好防水处理。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 宜 采用 EPS 板薄抹灰外墙外保 温系统、 FPS板 现浇 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或 EPS 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5℃。 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 24h 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 5℃。 EPS 板 胶 粘剂、聚合物抹面胶浆应存放于暖棚内。 液态 材料不得受冻,粉状材料不得受潮,其他材料应符合 本 章有关规定。 板 薄 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应采用低 温 型 EPS 板 胶 粘剂和低温型聚合物抹面 胶 浆,并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使用 ; ② 低温型 EPS 板 胶 粘 剂 和低温型 EPS 板聚合物抹面 胶 浆的性能应符合表 和表 的规定 ; 表 低温型 EPS 板胶粘剂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性能指标 25 拉伸粘结强度, MPa (与水泥砂浆) 原强度 ≥ 耐水 ≥ 拉伸粘结强度, MPa (与 EPS 板) 原强度 ≥ ,破坏界面在 EPS 板上 耐水 ≥ ,破坏界面在 EPS 板上 表 低温型 EPS 板聚合物抹面胶浆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性能指标 拉伸粘结强度( Mpa) (与 EPS 板) 原强度 ≥ ,破坏界面在 EPS 板上 耐水 ≥ ,破坏界面在 EPS 板上 耐冻融 ≥ ,破坏界面在 EPS 板上 柔韧性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 注:低温型胶粘剂与聚合物抹面胶浆检验方法与常温一致,试件养护温度取施工环境温度。 ③ 胶粘剂和聚合物抹面 胶 浆拌 合 温度皆应高于 5℃ ,聚合物 抹 面 胶 浆拌合水温度不宜大于 8039。 C,且不 宜低 于 40℃ ; ④ 拌 合 完毕的 EPS 板胶粘剂 和聚 合 物抹面胶浆每隔 l5min 搅拌一 次,1h 内使用完毕 ; ⑤ 施工前 应 按常温规定检查基层施工质量 , 并确保干燥、无结冰、霜冻 ; ⑥ EPS 板 粘贴 应保证有效粘贴 面积大 于 50%; ⑦ EPS 板粘贴完毕后,应养护至表 、 表 规定强度后方可进行 面层薄抹灰施工。 EPS钢丝网架板现浇 混凝土 外墙外保温系统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26 ① 施工 前 应经过试验确定负温混凝土配合比,选择 合适 的 混凝土 防冻剂; ② EPS 板 内 外表面应预先在 暖 棚内喷刷界面砂浆 ; ③ 抹面层厚度应均匀,钢丝网应完全包覆于抹面层中;分层抹灰 时 ,底层灰不得 受冻 ,抹灰砂浆在硬化初期应采取保温措施。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 的相关规定。 屋面保温工程施工 ,且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和杂质。 ;采用沥青胶结的保温层应在气温不低于 10℃时施工;采用水泥、石灰或其他胶结料胶结的保温层应在气温不低于 5℃时施工。 当气温低于上述要求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可采用掺有防冻剂的保温砂浆。 防冻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板材应在基层表面铺平垫稳。 板块上下层缝应相互错开,缝间隙应采用同类处理的 碎屑填嵌密实。 规定,施工前应检查防水层平整度及有无结冰、霜冻或积水现象,满足要求后方可施工。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 : ①找平层应牢固坚实、表面无凹凸、起砂、起鼓现象。 如有积雪、残留冰霜、杂物等应清扫干净,并应保持干燥。 27 ②找平层与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以及找平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应做成 圆弧。 采用沥青防水卷材的圆弧,半径宜为 100mm~ 150mm;采用高聚物改性 沥青防水卷材 ,圆弧半径宜为 50mm; 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圆弧半径宜为 20mm。 石 混凝土找平层时,应符 合 下列规定: ① 应依据气温和养护温度要求掺 入 防冻剂,且 掺量 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 采用氯化钠作为防冻剂时, 宜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 渣 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高铝水泥。 施工温度不应低于 7℃。 氯化钠掺量可按表 采用。 表 氯化 钠掺量 施工时室外气温(℃) 0~ 2 3~ 5 6~ 7 氯化钠掺量(占水泥质量百分比, %) 用于平面部位 2 4 6 用于檐口、天沟等部位 3 5 7 宜留设 分隔缝 ,缝宽宜为 20 mm, 并应 填充密封材料。 当分格缝兼作排汽屋面的排汽道时,可适当加宽, 并 应与 保温层连通。 找平层表面 宜平整, 平整度 不应超过 5mm,且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 聚 物改性沥青防水涂 料、 合 成高分子 防水涂料 等防水 材料 的物理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 的相关规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基层 处理 剂 宜使用 挥发快 的溶剂,涂刷后 应 干燥 10h 以上,并应 及 28 时 铺 贴。 ② 水落口. 管 根、烟囱等容易发生渗漏部位的周围 200mm 范围内,应涂刷③ 热熔铺贴防水层应 采用满 粘法。 当坡度小于 3%时,卷材与屋脊应平行铺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