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管道及阀门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内容摘要:

级对流过热器均匀分布在水平烟道中,两组减温系统分别布置在锅炉的左、右侧。 饱和蒸汽自锅筒顶部由 8 根Ф 133*6mm 的连接管引入顶棚管入口集箱,经 18 71 根顶棚管进入顶棚管出口集箱,经过直角弯头,蒸汽进入竖井两侧包墙管入口集箱,包墙管沿竖井两侧向上到上集箱,再经 8 根Ф 133*6mm 的连接管引入到水平烟 道两侧,然后向下流至前包墙管下集箱,(然后由 8 根Ф 133*6mm 的连接管引入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这样炉顶、水平烟道和转向室都以顶棚管、包墙管包起来了。 蒸汽通过低温对流过热器,从低温对流过热器出口集箱经过 8根Ф 133*6mm 连接管引至两只喷水减温器,喷水减温后由 8根Ф 133*6mm 连接管进入高温过热器,蒸汽以连续混合流流经高温过热器管束,汽温达到额定温度,最后经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 8根Ф 133*6mm 连接管引入集汽集箱。 顶棚管、包墙管采用 Ф 51*4mm 的鳍片管,低温过热器蛇形管采用Ф38*,材料为 20 号钢管,高温过热器蛇形管采用Ф 42*,材料为12CrMoVG,一、二级对流过热器横向节距为 100mm。 采用自冷凝水喷水减温。 减温焓及相应调温幅度为 102kJ/kg 和 39℃,最大负荷下,最大减温焓为129kJ/kg 和 49℃ ,当负荷≤ 75%额定负荷时,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必须控制在 1:3 以上,以确保过热蒸汽温度。 除冷凝器、集汽集箱为支座外,喷水减温器和其余过热器集箱都用吊杆悬吊在顶板梁上,顶棚管和过热器蛇形管也用吊杆悬吊在顶板梁上。 检修项目 (过热器 ) 大修项目 搭脚手架。 清灰、打焦。 受热面外部检查,测量蠕胀和磨损。 割管检查。 检修支架、吊架,更换烧坏的间距铁、梳形卡子,管铐调正管子。 水压试验。 联箱、管座裂纹检查并消除。 膨胀指示器检修完善。 折烟角检查。 小修项目 清灰打焦。 各级过热器管检查。 校正变形过热器 管。 检修各支吊架。 19 更换烧坏的梳形卡。 更换烧坏脱落的管铐 . 更换个别损坏的管子。 人孔门灵活,配件齐全。 更换人孔门密封石棉绳。 检查磨损测量蠕胀。 水压试验。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过热器) 序号 工序名称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1 准备工作 1. 停炉后开启引风机通风,将人孔门打开,当飞灰大部分吹走,温度低于 60℃时,方可进入。 2. 接≤ 36V的安全行灯。 3. 吹灰应 穿连身服,戴好防尘口罩、帽子、手套,并准备好合适的吹灰工具。 4. 吹灰前炉膛内应无人工作,通知运行将引风机挡板开至合适开度,并开启空压机。 20 2 清扫工作 1. 清扫时先扫高处和死角内的积灰,然后把斜烟道内过热器与费斯腾管之间的积灰用清灰铲推入炉膛内,清扫过热器时,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内不得有人。 2. 将低温段入口梳形卡子拿掉,把压缩空气管出口用 1m长的铁管连接坚固,在铁管之间晃动逐排吹扫。 3. 用清灰铲刮净壁面的硬壳。 1. 清扫后不应有积灰、结焦等杂物存在。 2. 过热器管磨损不低于管壁厚度的30%。 3. 高温过热器胀粗2%,低温过热器胀粗 3%时,必须更换。 4. 合金管蠕胀不得超过原管直径的%, 20碳钢管蠕胀不得超过原管直径的 %。 3 管子检查 1. 检查管子的烧弯、鼓包、重皮、碰伤、裂纹等情况,焊口有无砂眼、裂纹等情况。 2. 用极限卡规测量管子外壁磨损情况。 根据测量结果和光亮程度,决定是否更换管子,测量时特别注意下部弯头处两侧靠墙处管子的磨损情况,用时附带检查过热器,烟道与顶棚有无磨损、塌落等损坏。 3. 用游标卡尺测量纵向和横向直径(用砂纸打净)并做记录。 1. 直管部分左右弯曲 不 得 大 于18mm/m,前后不得互相接触。 2. 校正过程中,不得 损 坏 其它 管子,工作结束清扫现场。 21 4 割换过热器管子 1. 按化学监督的意见进行割管。 2. 割管前先拆下梳形卡子,将其左右两边的管子用倒链拉开 500600mm,把要割的管子拉出垫上木头,割管可在指定的部位,并与上次检修换上的一段一同割去以便比较结垢、腐蚀及金相组织,割管时应采用锯割,气割时应严防溶渣落入管内。 3. 如果割管换顶部弯头处的管子,可先割开吊卡,将管卡拉出后,再行割管,焊上新管后,重新换上吊卡。 4. 所更换的管段必须有化学成份、机械性能合格证明书,如果换合金管,要进行光谱分析。 5. 管子的坡口为 30186。 35186。 ,坡口钝边 12mm,管内应打磨干净,对口时使用专用工具卡住,避免错口,按工作条件先焊一端再焊另一端时,必须把管子找正以免造成焊口弯曲。 6. 高温段过热器焊缝及管段泄漏,不许打磨坡口补焊,应换管后重新焊接。 1. 割管长度不得小于: 300mm。 2. 焊 缝 错 口小 于。 3. 高温过热器焊接后应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加热温度为 950 ℃980℃,按管壁厚度,每毫米保持 分钟然后立即用石棉绳缠绕包裹好,缓慢冷却。 5 过热器固定和支持装置的检查 1. 更换烧裂的梳形板、间距、卡子、吊钩、长箍、挂钩等。 2. 更换弯曲变形的耐热钢卡子,在采用电焊割时,防止电焊打伤管子。 3. 挂钩或长箍烧裂脱落时,可把炉顶护板割掉,先拆掉保温外面的石棉,工作后通知瓦工修复,最后焊好堵板。 1. 卡子、吊钩、长箍用奥氏体钢,挂钩为 CT3。 2. 焊接时应采用相应 的 不 锈钢 焊条。 22 6 过热器联箱检查 1. 根据化学监督要求,选择适当的联箱,割开封头进行内部检查,检查前通知化学和有关技术部门,做好记录。 2. 低温段联箱封头、高温段联箱封头割换坡口及割接工艺按焊接工艺要求进行。 1. 焊口焊好后,必须做一次γ线透视合格。 2. 联箱弯曲度每米不超过 3mm。 7 过热器清洗 1. 过热器可根据化学意见和事先制定的措施 进行冲洗。 2. 反冲洗堵板拆除,接通冲洗管路进行反冲洗。 3. 冲洗工作由运行人员操作,检修人员在场,由化学人员监视冲洗水和出口不的品质。 4. 冲洗结束后恢复原状。 8 防爆门、人孔门的检查 1. 防爆门的积灰,杂物应清理掉,保证防爆门动作灵活,轴不得弯曲。 2. 防爆门密封处的石棉绳应完整,每次检修应更换新石棉绳,并用水玻璃密封。 3. 接合面用钢丝刷,刮刀等工具清理刮平,防爆门内壁的耐火塑料应完整。 1.运行时不得泄漏。 23 常见故障原因及消除方法 序号 故障名称 原因 消除方法 1 过热器管需胀及爆破 1. 长期 超温运行,点火排汽量过小,烧坏过热器。 2. 蒸汽颁不均或形成烟气走廊造成局部管子受热不均过热。 3. 磨损、蠕变、腐蚀使管壁减薄。 4. 内侧积盐,使管辟温度提高。 5. 管子本身质量不好,有砂眼、重皮或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不符合标准。 6. 弯管时造成管壁减薄。 7. 焊口质量不高,用错钢材。 8. 换管时不注意将杂物掉入管内。 1. 严防超温运行。 2. 保证蒸汽品质。 3. 严防错用钢材,保证管子质量。 4. 提高弯管和焊接工艺。 5. 严格校正管距,防止形成烟气走廊。 6. 防止管子阻塞,换管时,防止杂物掉入管内。 2 过热器、卡子、吊钩、管铐、梳形板烧坏 1.检修时进行 更换。 3 过热器烟道磨损或平顶棚塌陷 1. 烟气飞灰颗粒过大,磨损严重。 2. 平顶棚积灰过多。 1. 避免在墙附近形成烟气走廊。 2. 每次大小修炉顶棚放灰检查。 3. 按工艺规程修补。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减温器 ) 工序名称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24 检查修理喷水管 1. 根据运行情况,修前生技科总工协商,决定是否抽查喷水管。 2. 检查时先将管接头割开,将喷水管取出,检查是否断裂、裂纹、喷孔扩大或堵塞。 3. 更掀喷水管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检查材质及规格型式。 4. 喷水管上的样冲眼记号应处于迎汽流方向,并处于联箱中心的位置点上。 1. 喷水 管应无断裂、裂纹现象。 2. 喷水孔如冲刷扩大至 5mm以上应更换。 3. 喷孔不得堵塞,喷水管安装位置应正确。 4. 省煤器 设备规范及构造 省煤器设在尾部竖井中,双级布置,水与烟气呈逆流,上、下两级省煤器都有由Φ 42*4mm 的螺旋鳍片管制成。 上级省煤器沿烟道深度方向布置 8排,节距 70mm,下级省煤器沿道深度方向布置了 20 排节距 70mm。 给水先进入下级省煤器,经过炉外 4 根Φ 89*4mm 的连接管引到上级省煤器,然后再以 4 根Φ 89*4mm 连接管引至锅筒。 上级省煤器采用支承结构,上级省煤器支承梁应将其一端接 至鼓风机入口,以便通风冷却。 为了减轻烟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