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工程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内容摘要:

、应急响应 (一) 突发事故等级: 把突发安全事故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 重要 (Ⅲ级 )、 较重 (IV 级 ) 、一般( Ⅴ 级) 三 个等级。 图 51 突发安全事故分级表 重要事故 较大事故 一般事故 预警等级 III 级 Ⅳ级 Ⅴ级 表示色 红色 橙色 黄色 公司突发各类安全事故分级 指一次造成死亡 1至 2人或者重伤 3人以上 10 人以下或者 经济 损失 10万元 (包括 10 万元 )以上不足 50万元的事故 指一次造成 重 伤 1人 或轻伤 3 人 以上或者 经济 损失 1 万元 (包括 1 万元 )以上或者不足 10万元的事故 指一次造成 轻伤 3人 以 下 或者 经济 损失 1 万元 (包括 1 万元 )以下或者不足 2万元 的事故 (二) 响应分级 事 故 级 别 事 故 12 根据国家标准应急响应为五级,但 根据公司的特点,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实际情况分为 三 级响应。 1 、 指发生 人身伤亡 ( Ⅲ 级)安全事故时启动 Ⅲ 级响应。 Ⅲ 级响应时,由公司应急指挥 领导小组组长 (或副 组长 )率领成员亲自组织救援,并及时请求上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援助,包括消防、卫生、公安、 武警 等,公司各部门全力做好救援工作。 2 、 指发生 员工重伤及群体性轻伤( Ⅳ级 ) 安全事故时启动 Ⅳ级 响应。 Ⅳ级响应时,由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公司 综合管理部部长 )指挥救援, 公司应急 指挥 领导小组组长 (或副 组长 )组织协调救援力量支持 ,必要时启动 Ⅲ 级响应。 指发生 员工轻伤及 一般安全事故 ( Ⅴ 级 ) 时启动 Ⅴ 级响应。 Ⅴ 级应急响应由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 综合管理部部长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启动标准,必要时启动 Ⅳ 级响应。 (三) 响应程序 基本响应程序 (1)基本应急 基本应急包括信息研究、应急启动、抢险救助、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管制、现场监控、人员疏散、安全防护、社会动员、损失评估、现场应急结束等程序和要求。 (2)发生Ⅳ级、Ⅲ级、Ⅱ级突发事故时的基本应急由公司组织实施,基本应急程序中相关机构,责任人,组织方式,队伍调遣,物资使用、征用、调用等由公司统一负责协调。 (3)发生Ⅰ级突发事故时的基本应急由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救援组和公司应急救援组共同组织实施,并 明确职责。 (4)扩大响应 当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急救援指挥部上报市和自治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临近省 (区、市 )的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援助。 (5)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后,要以宣传、警示的方式告知员工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做好应急抢险防范准备。 2 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13 ( 1) 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当沙尘 暴、暴 风 雨、 冰雹、雷电、 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 事故发生后 , 部门领导 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按照 “ 谁主管,谁负责 ” 的原则,立即赶赴现场掌握情况,随时注意灾害发展 态势 , 应急处置过程 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各职能 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不得扯皮、推诿。 ( 2) 突发意外伤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意外事故 (火灾与爆炸事故、设施设备故障包括:电气设备故障、机械设备故障,意外伤害事故包括: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停电事故、水浸事故、突发病、交通安全事故以及其它事故等造成的意外人员伤亡 )发生后,由事发地部门领导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开展应急救援指挥与协调工作,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同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 、调动救援力量 应急救援小组接到应急指挥 领导小组 办公室指令后,立即响应,抢救人员、物资装备等迅速在指定位置聚集,并听从事发地部门领导的安排。 事发地的应急救援力量由事发地部门领导直接召集调用,并立即开展应急行动。 在应急指挥 领导小组 办公室做出应急响应之前,事发地部门领导应按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救援。 事发地部门领导要与参加应急救援行动的各部门保持通讯畅通。 当现有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应急救援行动要求时,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求调动其他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 救助 组织或请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紧急医疗救助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事发地部门领导负责组织无关人员疏散,指定责任部门或人员,负责应急状态下无关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必要时启用应急避难场所,详见 紧急疏散。 ( 3) 突发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1)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14 公司发生多人食物中毒事件时,应急指挥 领导小组 办公室立即与属地卫生医疗部门取得联系,在争取外部救助的同时,医疗救护组在第一时间找到毒源,采取现场救助措施,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在公司内部突发社会治安事件时,安全保卫组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调解,如有事态扩大的趋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报警,在控制、保护现场的同时,积极配合治安部门的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事件有关情况。 15 公司 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流程图 事 故 发 生 、 报 警接 警警 情 判 断响 应 级 别应 急 启 动救 援 行 动事 态 是 否控 制。 应 急 恢 复应 急 结 束总 结 报 告现 场 清 理解 除 警 戒善 后 处 理事 故 调 查应 急 人 员 到 位信 息 网 络 开 通应 急 资 源 调 配现 场 指 挥 到 位关 闭N否是申 请 增 援提 高 应 急 级 别向 上 级 报 警低高密 切 关 注 事 态做 好 增 援 准 备 图 公司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流程图 五、 应急结束 (一)、 应急结束条件 当事故发生以后,根据响应级别进行应急求援,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险情得以控制,经过周密检查后,确认周围环境符合标准,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全部消除, 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 16 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经现场应急指挥 领导小组组 长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警报的解除,应急救援指挥 小组组长 宣布应急 结束。 (二)、 应急结束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按照事故发生的级别检查事故上报工作,做到逐级上报,实事求是。 如果需要进行事故调查,应成立调查小组。 应将事故现场详细情况绘制成图,将有关现场勘查记录、照片、录相、物品等相关物证及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提供给事故调查小组,便于分析原因,落实措施,不得隐瞒改动。 整个应急救援结束后,应该写出详细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六 、 信息 发布 (一) 突发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以最迅速、最简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情况报 应急领导小组并上报上级主管单 位 ,并在 24 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 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 7 项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部门事宜;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 (二) 对发生社会影响的突发事故,公司应急指挥 领导小组 指派专人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发布事故应急救援的信息,准确报到进展。 根据《企业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公司内发生的特大安全事故,应急 指挥 小组 立即以电传、电话等 有效方式向上级行政主管单位报告。 七、 后期处置 (一) 善后处理 事故单位在上级指挥部的指导下开展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消除社会影响、恢复正常施工等,抢险处置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补偿等由事故单位负责解决。 应急结束后,要对设备和设施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必要时,应开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