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手册内容摘要:

花 压 紧停 《运规》 10. 轴向位移增大 ,采取措施 ,降负荷 + 或 时 ,推力瓦温度升至 95℃时 ,串轴保护不动作 ,应迅速破坏真空停机 《运规》 11. 水冲击 ,充分疏水 《运规》 12. 机组不正常振动 止 、油压、真空、主蒸汽各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机内部故障 ,应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运规》 13. 汽轮机超速 立即紧急停机 《运规》 12 14. 汽轮机甩负荷 ,应降低转速到 3000r/min,等待恢复 ,超速时打闸停机 ,发电机与电网未解列时 ,查明原因迅速处理 .及时挂闸恢复 《运规》 15. 运行中掉叶片 应紧急故障停机 《运规》 16. 厂用电全停 ,立即减负荷到零 ,维持空负荷运行 57Kpa 时 ,打闸停机 意胀差变化 《运规》 17. 机组着火。 并且控制好事故放油门,机组停止,放尽存油 ,然后救火 300r/min 运行 ,进行处理 《安规》 18. 运行中管道破裂 根据漏泄点采取措施 ,保证人身、设备安全 《运规》 19. 测振时,发生人生伤害 ,穿好工作服 ,尤其注意衣服不应有可能被转机绞住的部分 ,因将辨子盘在帽内 ,注意脚要踩在可靠的基础上 、电机上、泵体上测振 《安规》 20. 巡检时发生烧伤、烫伤 ,要带手电 烧伤、烫伤的地方 《安规》 21. 自动主汽门活动过程中的人为关闭 ,造成机组跳闸 《运规》杜绝误操作 20% 《运规》 22. 真空泵切换过程中真空下降 ,备用真空泵运行正常 《运规》 23. 冷油器的切换造成烧瓦事故 冷油器侧已满油 投入运行 《运规》 13 24. 设备切换时 ,断水(油 ) ,方可停止运行设备 ,不应有倒转 ,否则应关闭其出口门 ,发现异常应及时恢复 《运规》 25. 做真空严密性试验时,由于真空下降过快造成机组跳闸 80MW 以下进行。 4kPa 时,立即开启动真空泵恢复正常,查找原因。 《运规》 26. 擦试设备卫生时 ,人生伤害 ,工作服衣袖必须扣好 ,并有人监护 ,不应缠在手上 《安规》 27. 高压加热器振动。 ,增加暖体、和疏水时间 《运规》 28. 低压加热器振动。 ,凝结水倒旁路运行。 《运规》 29. 主、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过程中 超速。 作。 化。 《运规》 30. 循环水中断。 ,立即紧停。 《 运规 》 (三) 机组停运 序号 危险点 控制措施 依据 14 1. 调速级压力过负荷 ,必须将负荷减到80MW,然后通知司炉降温降压。 《 运规 》 2. 发电机解列后 ,汽轮机超速 ,先打闸,再解列 《运规》 3. 盘车齿轮损坏 ,确认盘车甩开 ,然后再升速 ,否则应打闸停机 报值长 ,通知检修检查 《运规》 4. 盘车跳闸 ,投入时先盘180176。 ,等候 30min 方可投连续盘车 . 、动静有摩擦及齿轮内部有不正常的声音跳闸。 汇报值长,通知检修处理 《运规》 5. 停机后低压缸安全破裂 、调速汽门关严。 、电动门关严。 《运规》 6. 停机过程中汽机烧瓦 先 投润滑油泵 ,并确正该泵正常后 ,再打闸停机。 《运规》 7. 负差胀大。 封供汽压力、温度 、升压速度。 《运规》 8. 停机后大轴弯曲 、调门及抽汽逆止门的严密性 、及加热器水位的监视 ,发现水位高及时放掉。 、下缸温差不大于 50℃ ,保证其运行正常 《运规》 9. 停机后高加满水 ,水位高时 ,全开高加汽侧放水,无效时将给水切除 《运规》 10. 停机后低加满水 1 低加进水门、 4低加出水门 15 11. 机组停运后上、下缸温差超过规定值 1. 联系检修人员检查上、下缸保温是否完好。 2. 查热井水位及高、低压加热器水位是否过高或满水。 3. 汽缸各抽汽门及逆止门关严 4. 轴封供汽门及疏水门关严 5. 高加至排汽装置以及高加至除氧器疏水门关严 《运规》 12. 机组停运后排汽温度高 1. 检查主、调速汽门是否全关。 2. 检查各段抽汽电动门及前后疏水 门是否关严。 3. 高加至排汽装置疏水门关严 4. 三、五抽至热网门关严 《 运规 》 13. 打闸时汽轮机超速 1. 切断停运机组的所有汽源 2. 先打闸确认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逆止门关闭后 ,再解列。 《 运规 》 14. 凝结泵倒转 《运规》 (四) 除氧器启、停及运行维护 序号 危险点 控制措施 依据 1. 除氧器超压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烫伤 1. 及时调整除氧器内部压力到规定范围内 2. 防止辅汽、三段联络门误开 3. 通知司机停止高加汽侧运行 , 3. 检查压力调整器是否正常 4. 通知锅炉控制连排量 5. 安全门动作正 常 《运规》 2. 含氧量增加造成设备损坏 1. 开大排氧门 2. 增加除器进汽量,提高除氧器水温 ,消除漏点,保证凝结水溶氧合格 《运规》 3. 除氧器内的水击及振动威胁人身安全 1. 适当减少补水量 2. 提高凝结水温度 3. 调整除氧汽的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4. 投入除氧器时充分暖管 ,排尽空气 . 5. 联系检修人员检查除氧头 《运规》 4. 开、关除氧器排氧门时造成人员烫伤 《运规》 5. 除氧器水面计爆炸伤人 禁止长时间停留在水位计附近 《安规》 16 (五) 给水泵启停及运行维护 序号 危险点 控制措 施 依据 1. 切给水泵过程中入口门后法兰呲开伤人 前放水 ,放空气门开 《运规》 2. 给水泵试转过程中振动 ,再循环必须开启 、油温在规定范围内 ,防止动静摩擦 ,保证检修质量 《运规》 3. 给水泵对轮罩伤人 1. 避免在运行时直接接触对轮罩 2. 清扫卫生时严禁擦拭对轮的内部或者取下对轮罩 4. 给水泵投入时电机放炮 绝缘合格 ,降低启动电流 《运规》 5. 冬季运行给水泵电机空冷器结露 ,造成电机接地放炮 《运规》 6. 给水泵运行平衡压力升高 确证表计无问题后停泵联系检修检查叶轮间隙 《运规》 7. 给水泵运行中轴瓦烧损 ,保证正常油位 ,防止油中进水 《运规》 8. 给水泵运行中盘根呲开伤人 在给水泵两侧盘根处 《安规》 9. 给水泵运行中冷却水进杂物中断 ,并由检修处理好恢复正常运行 《运规》 10. 锅炉投给水操作时的管路振动 开门时要缓慢 ,排净管内空气 ,缓慢调整勺管开度 《运规》 11. 给水管道法兰呲开伤人 《安规》 12. 起吊物坠落伤人 留 《安规》 17 13. 高空落物伤人 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 安规》 14. 护栏不完善 ,高空坠落 、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或者运行设备的轴承上行走 、护栏要认真检查,如果不完善,要及时通知检修补齐。 或者需要临时拆除,要设临时围栏 《安规》 四 、锅炉运行危险点控制流程图 操 作 项 目 查 找 操 作 危 险 点 对照操作环境 对照操作方法 对照设备状况 对照事故教训 召开操作准备会 讲清操作任务 查找危险点 对照操作人技能和心态 制 定 控 制 措 施 危险点评论 明确控制责任 对照规程制定控制措施 编制危险点控制表 技术措施控制 组织措施控制 忠告、警示 将操作中的危险点控制表附安全技术方案上报审批 危险点控制表的实施 操作人 监护人 班长 值长 监护检查落实情况 现场考问操作人员危险点内容 依据危险点控制表填写操作票并签字 依据危险点控制表进行监护和指导 依据危险点控制表召开班前会进行布置和交待注意事项 依据危险点控制表对操作票审批 并下达指令 安全技术方案组织职工学习掌握 现场跟踪操作 在操作中落实危险点控制 操作后召开总结会 18 存入操作记录 在相关岗位交接班日志中交待操作情况 定期回收操作票进行检查 操作票及时记录保存一年备查 五 、锅炉运行危险点预控措施 (一) 锅炉启动 序号 危险点 控制措施 依据 1. 锅炉上水时,金属壁金属腐蚀 送进锅炉的水应经除氧 《运规》 2. 锅炉上水时 ,金属应力过大 1. 上水温度一般不超过 90℃ . 2. 上水速度要以汽包壁温度 1℃ /min 升降速度为准 《运规》 3. 锅炉上水时 ,管道振动 1. 上水前就将给水管路及汽包空气门开启 ,待管路内空气排净后 ,再并闭 .如上水门位置不当引起振动 ,应改变阀门位置 . 2. 上水过程中 ,应巡视给水管路、省煤器、水冷壁联箱、汽包等设备无漏泄和振动现象 《运规》 4. 锅炉上水时 ,给水压力过低 上水时加强与汽机邻炉的联系 ,保持给水压力与正常运行炉汽包工作压力差不得低于 《运规》 5. 启动风机时带负荷启动或其它原因 ,使风机振动 启动前经值长和电气值班员同意 ,巡检到达就地后 ,方可启动风机 ,必须保证启动时 ,入口挡板在 关闭位置 《运规》 6. 点火时发生爆燃 启动风机后保持炉膛负 100Pa,对燃烧室通风不少于 5min,将炉内有可能残留的可燃气体排尽 《运规》 7. 过热器积水 点火前 ,必须将过热器的各疏水门 (或向空排汽门 )开启。 关闭过热器疏水前联系汽机拉凝疏,若真空低不能开凝疏时可开对空排汽门,阀门开度情况 ,及时通知司机、司炉 《运规》 19 8. 过热器管予过热或损坏 严禁关小 248。 76 疏水门 (或向空排汽门 ),赶火升压 .严格监视汽包上下壁温不超过40℃ ,当升到额定压力不应超过 35℃ .应使蒸汽温度维持低于额定温度至少5060℃ 《运规》 9. 升温、升压过程中 ,燃烧室正压冒黑烟 ,污染环境 根据燃料量相应调整送、吸风量 ,维持正常负压 ,使燃烧室下部床压部保持 24 KPa 《运规》 10. 升压过程中 ,汽包金属壁应力过大 汽包壁温度上升速度 1℃ /min 进行 .控制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 40℃ .应控制主蒸汽温度上升速度 12℃ /min,最大不超过 5℃ /min 《运规》 11. 升火过程中 ,水冷壁受热不均造成损坏 锅炉升火过程中 ,应使锅炉各部均受热 .根据升火速度要求决定 ,陆续对称投入或切换油嘴 ,并相应地增加通风量 .但必须保证使锅炉沿其宽度均匀受热 .当 汽包压力达到规定值时应顺次缓慢进行水冷壁下联箱放水 《运规》 12. 点火过程中 ,省煤器管壁过热或损坏 应使锅炉各部均匀受热 .根据升火速度要求决定 ,陆续对称投入或切换油嘴 ,并相应地增加通风量 .必须保证使锅炉沿其宽度均匀受热 .必须通过省煤向锅炉上水 ,并自水冷壁联箱放水 ,以维持规定水位 《运规》 13. 汽机冲动时蒸汽带水 汽机冲动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