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3.1《碳的多样性》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 1节 碳的多样性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一种元素 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 单质 ,互称同素异形体。 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点突破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用短线连接 )。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学性质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点突破自主巩固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 (1)12C、 13C、 14 )(2)金刚石的硬度大 ,则 )(3)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相同 ,化学性质相似 2、 ( )(4)碳常温下就能与浓硫酸剧烈反应 ( )(5)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 )(6)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无化学变化发生 (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较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 石墨 C 60 原子排 列方式 空 间网状结构 平面层状正六边形结构 分子内碳碳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成空心笼状结构 , 由 20 个六边形和 12 个五边形构成的 20 面体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点突破主要物 理性质 熔 沸点高、硬度极大 , 难溶于溶剂 , 不能导电、无色透明的晶体 熔 点很高 , 深灰色、质软有滑腻感 , 易导电的片状固体 灰黑色固 3、体 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结构不同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化学性质 相同 ( 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还原性 ) 用途 钻具、装饰品 电极、润滑剂、耐火材料 超导材料、生物方面有优异的性能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等混合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但它们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 一般熔、沸点较低 ,硬度小 ,但金刚石等含碳元素 ,熔、沸点高 ,硬度大。 4 . 碳在高温下有较强的还原性 , 能还原出比它更强的还原剂 , 如F C +F e , C+ H 2 O ( g ) H 2 等。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4、 点突破例 1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固体碳单质 ,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为 “纳米泡沫 ”,它外形类似海绵 ,密度极小 ,并具有磁性。 “纳米泡沫碳 ”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 )位素 纳米泡沫碳 ”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 ,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 ,不是同一种物质 ,而是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解析关闭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点突破跟踪训练20世纪 80年代后 ,人们发现和证实碳的另一类单质 ,它们是由一系列偶数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 ,其中 球烯 ,分子中含有 30个双键 )最具代表性。 下图所示为 60连接而成的物质 X。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n g60连接而成 ,所以仍 5、为分子晶体 ,熔、沸点低 ,故 案解析关闭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有毒。 (2)化学性质。 可燃性 : 2 C O + O 2 2C O 2 ; 还原性 : 与 O 3 反应 O 3 + 3C O 2F e+ 3C O 2。 2 . 二氧化碳 ( 1 ) 物理性质 : 无色无味的气体 , 密度比空气的大 , 可溶于水。 ( 2 ) 化学性质。 与 H 2 O 反应 : +H 2 O H 2。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点突破 与碱 ( 如 N a O H 溶液 ) 反应 : + 2 N a O 6、H +H 2 O。 与碱性氧化物 ( 如 O 等 ) 反应 : + N a 2 O。 与某些盐 ( 如 等 ) 反应 : + +H 2 a H C O 3。 与 O 2 反应 : 2C O 2 + 2 N a 2 O 2 2 N a 2 +O 2。 与 C 反应 : +C 2C O。 与 应 : + 2M C。 ( 3 ) 实验室制取的原理 : C a C O 3 + 2H C l C + +H 2 O。 ( 4 ) 工业制备的原理 : C a C O 3 C a O + C O 2。 ( 5 ) 用途 : 化工原料、灭火剂。 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 7、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化以上各数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2C + O 2 2 C+ H 2 O H 2 C + O 2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点突破 2M g +C O 2 2M g O + C + 2N +H 2 O + N a O H N a H C O 3 + C O 2 +H 2 O 2 2 N a H C O 3 +H 2 O + 或 N a H C O 3 +N +H 2 O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点突破自主巩固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 (1)冶炼金属常用的还原剂有 )(2) ) 8、(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 )(4)将 )(5)2点燃的方法除去 (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点突破一、 与常见溶液反应和现象 1 . 石灰水或 2 溶液 : 不足生成白色沉淀 : 2 O C O 2 C 3 +H 2 O , 2 O C O 2 B a C O 3 +H 2 O ; 过量 , 无沉淀生成 : C O 2 3-。 2 .N a 2 3 溶液 : 无论 是否过量均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不足 : 32 -+H 2 O + C O 2 C +H 2 3 , 过量 : 32 -+ 2 H 2 O + 2C O 2 2H C 2 3。 3 9、 .N a 4 溶液 : 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足 : 2 4 - + C O 2 C +2A l ( 3 +H 2 O , 过量 : 4 - +C O 2 3-+ 3。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点突破4 . 漂白粉溶液 : 不足生成白色沉淀 : 2C l O 2 +H 2 OC 3 + 2H C l O ; 过量 , 无沉淀生成 : C l C O 2 +H 2 l O + H C 5 .N a 2 溶液 : 稀溶液无明显现象 C +H 2 O + C O 2 2H C 和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 N a+C + C O 2 +H 2 a H C O 3。 10、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点突破二、比较 (如下表 )氧化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物理 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有毒、难溶于水 , 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迅速结合 无色无 味气体 , 无毒 , 能溶于水 , 固态时俗称 “ 干冰 ”; 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点突破续表 氧化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化学 性质 可燃性 ; 还原性 : 与C u O 、 O 3 、 H 2 O 反应 ; 不成盐氧化物 不能燃烧 ; 与 C 、 反应 ,表现氧化性 ; 酸性氧化物 ( 与碱反应 ) 实验室 制法 H C O O + 11、 H 2 O C 3 + 2 H C l C a C l 2 +H 2 O + C O 2 收集 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 方法 点燃后在火焰上分别罩上干燥的烧杯和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 燃料、化工原料 化工原料、灭火等 相互 转化 C + C O 2 2C O 2C O + O 2 2C O 2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点突破2 . 碳酸盐的性质 ( 1 ) 可溶性碳酸盐溶解度大于酸式盐 ; 难溶性碳酸盐溶解度小于酸式盐。 ( 2 ) 可溶性的碳酸盐 除 ( ) 2 较稳定 , 受热难分解 ; 难溶性碳酸盐、 ( ) 2 和酸式盐受热分解。 ( 3 ) C 的检验 : 向待检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 再加入稀盐酸 , 白色沉淀又溶解 , 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则待检溶液中有 C。 ( 4 ) 3 向待检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 , 若无明显现象 ,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溶液中逸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 则待检溶液中有 3-。 第三单元第 1节 碳的多样性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