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6.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解 H=H(反应产物 )应物 )表达式的含义。 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实质 :旧键 断裂和 新键 形成。 (2)特征 :既有 新物质 生成 ,又有 能量 的变化。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 ,反应所 释放 或 吸收 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 热效应 ,简称为反应热。 符号为 Q,单位 :kJ变(1)焓 : 2、描述物质所具有的 能量 的物理量 ,符号为 H,单位 :kJ2)焓变 :H=H(反应产物 )应物 ),单位 :kJ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压 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 热 能 ,没有转化为 光 能、 电 能等其他形式的能 ,则反应的焓变等于 该反应的反应热。 )常见放热反应。 可燃物的燃烧 ; 酸碱中和反应 ; 大多数化合反应 ; 金属参与的置换反应 ; 物质的缓慢氧化。 (2)常见的吸热反应。 盐的水解 ,弱电解质的电离 ; H)28 2 大多数分解反应。 第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一种仪 3、器 量热计(2)一个原理 计算公式 :Q=2其中 容 ,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3)注意事项 碎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 (或纸条 )的作用是 保温隔热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第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点突破 为保证酸完全中和 ,采取的措施是 碱稍过量。 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 ,电离过程需要吸热 ,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反应热 偏小。 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 ,减少热量的损失。 两个近似处理 :近似认为溶液的比热等于水的比热 ,忽略量热计的比热。 测定三次温度 :测定加入量热计的酸溶液的初始温度 节碱溶液的温度与酸溶液的温度相同 , 4、测定酸碱混合后溶液达到的最高温度 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点突破自主巩固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 “ ” ,错误的画 “ ”。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 ( )(3)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 ( )(4)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5)可逆反应的 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 )(6)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第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 5、二 考点三考点一 点突破又有能量变化 ;案解析关闭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一 点突破2.(2015河南洛阳统考 )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在反应过程中 ,断裂 1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1 裂 1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2 成 1 3 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2 m o l H 2 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 1 k J, 则 H H 键能为 Q 1 m o l - 1 , 断裂 1 m o l F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 2 k J, 则 F F 键能为 Q 2 m o l - 1 , 形成 1 m o l 的化学键释放 6、的能量为 Q 3 k J , 则 H F 键能为 Q 3 m o l - 1 , 对于 H 2 ( g ) + F 2 ( g ) 2 H F ( g ) , 反应热 H = 反应物的总键能 - 生成物的总键能 = Q 1 m o l - 1 + Q 2 m o l - 1 - 2 Q 3 m o l - 1 =( Q 1 +Q 2 - 2 Q 3 ) m o l - 1 , 由于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 反应热 H 0则表示为吸热反应。 (5)注意同一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与 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根据焓的性质 ,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加倍 ,则 若反应逆向进 7、行 ,则 但绝对值不变。 第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点突破自主巩固 1 . ( 2015 广东佛山模拟 ) 已知 : 101 k P a 时 1 m 烷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5 518 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 1 m H 2 O 时放出的热量为 5 7.3 k J ,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C ) 2C 8 H 18 ( l ) + 25 O 2 ( g ) 16C O 2 ( g ) + 18 H 2 O ( g ) H = - 11 03 6 m 2C 8 H 1 8 ( l ) + 25 O 2 ( g ) 16C O 8、 2 ( g ) + 18 H 2 O ( l ) H= - 11 036 m H+ O O H = - 57.3 m 2 N a O H ( +H 2 ( ( + 2 H 2 O ( l ) H= - 114.6 m A. B. C. D. 第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点突破2 . 下图是 和 应生成 和 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 请写出 和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g ) + C O ( g ) g ) + C O 2 ( g ) H = - 234 k J m 1。 第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五审 ” 第六单元第 9、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 201 5 陕西榆林模拟 ) 燃烧热是指通常状况下 1 m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 , 1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 1 4 2.9 k J , 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 2 ( g ) +O 2 ( g ) 2H 2 O ( l ) H = - 571.6 m B. 已知 : H 2 ( g ) +F 2 ( g ) 2H F ( g ) H= - 270 k J m , 则 1 m 气与 1 m 气反应生成 2 m 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 k 10、 J C 、 30 M , 将 0. 5 m N 2 和 1. 5 m H 2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 g ), 放热 1 9.3 k J ,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 ( g ) + 3 H 2 ( g ) 2N H 3 ( g ) H= - 38.6 k J m D. 已知 : C ( s , 金刚石 ) C ( s , 石墨 ) H = - 1.5 k J m , 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质 H2(g)的化学计量数应为 1,气体变为液体时要放出能量 ,所以 1 即大于 270 项错误 ;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故投入 0.5 最终参加 11、反应的氮气一定小于 0.5 此热化学方程式中 38.6 kJ外不是通常状况时应标明反应条件 ,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则越稳定 ,由热化学方程式知 ,石墨具有的能量低 ,比金刚石稳定 ,案解析关闭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1)若为同素异形体 ,除了注明聚集状态 ,还要注明名称。 因为同素异形体虽然组成元素相同 ,但属于不同物质 ,其本身具有的能量不同 ,所以反应中的 2)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 完全转化 )时的能量变化。 第六单元第 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二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 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 C ( s ) +O 2 ( g ) ( g ) H 1 C ( s ) +12O 2 ( g ) g ) H 2 S ( s ) +O 2 ( g ) ( g ) H 3 S ( g ) +O 2 ( g ) ( g ) H 4 H 2 ( g ) +12O 2 ( g ) H 2 O ( l ) H 5 2H 2 ( g ) +O 2 ( g ) 2H 2 O ( l ) H 6 C a C O 3 ( s ) C a O ( s ) + ( g ) 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