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施工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温筒存放时间不得超过 4小时。 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及电弧擦伤管材表面。 打底要控制好电弧,运弧及送丝要均匀,以保证焊缝根部熔合良好。 层间焊接接头应错开,层间清渣要彻底。 每道焊缝宽度不应超过 25mm, 每层焊缝厚度不应超过 6mm。 要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层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 熔敷金属为奥氏体或熔基合金时,应用小电流,摆动幅度不能大于 3倍焊条直径宽度。 焊缝返修 焊缝返修应由持证且有相应合格项目的焊工担任。 返修前应分析缺陷性质,缺陷的长度和宽度,确认缺陷的部位。 清除缺陷方法,采用砂轮机磨削,根部缺陷,磨削的宽度在 45mm 以内。 缺陷清除后,应对返修部位进行坡口修理,磨槽两侧的角度不得小于 25℃ ,磨槽两端的角度不得大于 45℃。 返修的焊接工艺应与正式焊接相同。 质量标准 18 焊缝外现成形良好,外形平滑过渡, 焊缝宽度以盖过坡口边缘 2mm 为宜,焊缝表面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余高 ∆h≤1+,且不大于 3mm,( b 为组对后的坡口宽度),角焊缝焊脚高度符合设计规定。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飞溅存在。 低温管道焊缝不允许有咬边,其它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 ,连续长度不应超过 100mm。 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 10%。 焊缝的无损检测方法、比例及合格标准执行图纸要求。 质量记录: 1)焊材合格证 2)焊材烘干记录 3)管道焊接工作记 录 19 长输管道下向焊焊接工艺标准 QDICC/QB1052020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大口径长距离输油(气)管道工程的下向焊接施工。 施工准备 材料 运至现场的管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材质复验报告。 焊条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焊条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条药皮应完整、厚度均匀、无裂纹、气孔、偏心及凹凸现象。 焊条的烘干,原则上按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 若无生产厂家说明书,对纤维素下向焊焊条需烘干至 7080℃ ,但不得超过 100℃ ,恒温时间为,对低氢下向焊焊条需烘干 350400℃ ,恒温时间 1h,随后存放到 100150℃的恒温箱内,随用随取。 机具:电焊机、空压机、焊条烘干箱、焊条筒、角向磨光机、触点式测温计、电流表、风速仪、湿温度计、放大镜等。 作业条件 管材、焊材及其它材料、工具均已齐全,各类仪表均已检验合格。 设备及各种工具进入现场,流动焊条库到位并已正常运行。 焊接工艺评定完成,焊工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 施工人员、焊接责任人员、质检人员均 已到位,技术交底完成。 焊接 坡口型式: 序号 壁厚( mm) δ 坡口角度 (a) 钝边 (mm)b 间隙 (mm)c 1 67 550 650 2 810 550 650 3 1112 550 650 a 20 焊接层、道数 管壁厚度( mm) 焊接层数 6 4 78 45 910 56 1112 67 焊接工艺参数 纤维素型下向焊推荐参数见下表: 项目 焊层 焊条直径( mm) 电流 极性 电流 ( A) 电压 ( V) 焊接速度mm/min 运条 方式 根焊 直流反接 70130 2130 200300 直拉 热焊 直流反接 140190 2835 300400 填充焊 直流反接 140220 2835 300400 直拉或小振幅摆动 盖面焊 直流反接 140200 2530 250350 低氢型下向焊推荐参数见下表: b c 6~7 10~111 适用于壁厚 6~7mm 适用于壁厚 10~11mm 适用于壁厚 12mm 12 21 项目 焊层 焊条直径( mm) 电流 极性 电流 ( A) 电压 ( V) 焊接速度mm/min 运条 方式 根焊 直流反接 70120 1926 100200 直拉 热焊 直流反接 160210 2130 200350 填充焊 直流反接 160210 2130 200350 直拉或小振幅摆动 盖面焊 直流反接 130200 2130 150300 焊接工艺要点 从根焊到 盖面焊的每层焊道分别由两名焊工负责,每人各负责半个管口;每层焊接完成后均应打磨和检查质量。 管口的预热,根据其材质按规范执行,钢管表面潮湿时应用喷灯烘干。 热焊与根焊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5 分钟,如超过 5分钟或其层间温度低于 100℃ 时,需要二次预热。 预热采用乙炔气、喷灯、或电加热方式均可,边预热边用触点式温度计测量温度,并做好记录。 引弧须在坡口上进行,不得在管子其它表面引弧。 更换焊条重新施焊时,要将前一根焊条收弧处的微裂纹等缺陷打磨掉。 每道焊口焊完后应清除表面飞溅物、熔渣等;相邻两层焊道换焊条接头处应错开 2030mm。 现场切割管口的碰死口作业,可以采用上向焊,但必须有技术水平较高的焊工用低氢型焊条施焊,并于当天完成。 焊缝返修要求 返修前须将缺陷打磨掉,并沿焊道延伸一定长度打磨。 焊前的预热、清渣和热焊程序同正常工序,但预热温度及层间温度要提高 20℃ 以上。 返修工序应由技术较高者担任,以确保返修一次合格。 同一部位的缺陷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而且第二次返修要有书面 保证措施,并由项目焊接负责人签字批准。 当超过两次时,必须有超过返修的工艺 22 技术措施,且经施工项目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修补后的焊缝部分,必须按相应要求重新进行无损检测,并做好记录。 当焊缝裂纹累计长度大于或等于焊缝长度的 8%时,该道焊口必须割掉重焊。 所有修补的焊缝长度均应大于 50mm。 质量标准 外观检查 焊缝表面应无裂纹、夹渣、未熔合、气孔等缺陷。 焊缝咬边深度 ≤,在焊缝任何 300mm 连续长度中,两侧咬边累计长度 ≤50mm。 余高: 下向焊:余高应为 ,个别部位(指管底部处于时钟 57时位置)不得大于 3mm ,其累计长度不大于 50mm ,上向焊:余高为 +1( b 为焊缝宽度),局部不得大于 3mm,且累积长度 ≤30mm。 错边量:错边应不大于管外径的 3/1000,且不大于 2mm。 焊缝宽度:整条焊缝宽度比坡口增宽 ≤。 如焊缝外观质量不符合上述要求,应立即进行修补。 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的无损检测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执行,如无规定时,可选用下列 两种方法之一。 射线探伤 当管道工作压力 ≥4Mpa 时,进行 100%RT 检验且 Ⅱ 级合格( JB473094) 当管线工作压力 4Mpa 时,进行 100%RT 检验且 Ⅲ 级合格( JB473094) 超声波探伤加射线复检 当管道工作压力 ≥4Mpa 时,进行 100%UT 检验且 Ⅰ 级合格,然后进行 5%射线复检,且 Ⅱ 级合格。 当管线工作压力 4Mpa 时,进行 100%UT 检验且 Ⅱ 级合格,然后进行 5%射线 23 复检,且 Ⅲ 级合格。 成品保护 施焊完的管段应封住端口,避免进入杂物。 焊机的电缆线不 得随意搭放在管子上,以免电弧划伤管表面。 施工注意事项: 在焊接过程中,施焊人员应严格执行规范和措施中的规定,质检人员应随时检查。 焊口的组对质量直接影响焊接质量,所以应严格控制组对时的错边量。 焊前坡口清理,焊条的烘干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很大,所以焊前一定要将坡口周围 50mm 范围内的油污、铁锈等清理干净,使坡口及两侧各大于 10mm 范围的内外表面露出金属光泽,且焊条严格按规定烘干。 安全措施 电焊机开机前要做好设备的例行保养和安全检查。 焊工必须穿戴齐全劳保用品方 可上岗。 焊接现场有积水或潮湿时,应采取垫放干燥木板或橡胶板等隔水隔潮措施,焊工应穿胶质鞋作业。 地线应用卡夹可靠固定在管外壁上。 不允许将通电的焊把或裸露的把线随意搭在管上。 电焊把尽量不要有接头,有接头处应连接良好,绝缘可靠,把线破损严重时应及时更新。 施工现场所用电器设备及电源开关应具备良好的防风、防火和防盗性能,电闸刀开关的保险规格要符合使用要求。 预热时使用的氧气瓶和乙炔瓶要离开焊接场地 5m 以外,两瓶间距也要拉开 5m 以外,并注意预热火焰与钢瓶的方向。 8 质量记录 1)焊材合格证 2)焊材烘干记录 3)管道焊接工作记录 24 X 射线探伤工艺标准 QDICC/QB1062020 适应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材料制品、压力容器焊接及钢管对接环缝的射线透照检测。 工艺编制依据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第二篇。 探伤人员条件 探伤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考试委员会颁发的 X 射线检测资格证书。 执行标准: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标准第二篇。 设备:选用 XXQ2505(定向)和 XXH2505(周向)两种 X 射线探伤机。 透照方式:按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透照方式分为纵缝透视法、环缝外透法、环缝内透法、双壁单影法、双壁双影法。 探伤部位的确定及其编号 探伤部位的确定 在探伤工作中,应根据图纸的要求进行检查。 若不要求进行 100% X 射线探伤时,其焊缝的检查位置一般选用: 1)可能或常出现缺陷的位置; 2)危险断面或受力最大的焊缝部分; 3)应力集中的位置。 探伤部位的编号方式 对于选定的焊缝的探伤位置 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对焊缝进行编号。 编号一般要能表明:管线号、焊缝序号和底片序号。 在编号的位置上,还要在该部位的中部划上十字箭头(即 ┿ ),垂直箭头表示该部位的中点,水平箭头表示底片序号的方向。 各种检验标记的摆放。 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均应放在胶片适当位置,并离焊缝位置至少 5mm。 象质计 按照透照厚度和象质级别所需要达到的象质指数,一般选用 GB561885《线型象质计》中规定的 R10 系列的象质计,可根据表选择象质计的型号。 25 象质计型号的选用 型号 象质级别 10/16 6/12 1/7 A 级 ≤ 10 > 1016 > 60200 AB 级 ≤ 16 > 16180 > 80200 B 级 ≤ 25 > 25150 > 150200 线型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测焊缝区的一端(被检测区长度的 1/4 部位),钢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丝置于外侧。 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摆放时,也可放在胶片一侧的表面上,其放置要求与上相同,但必须附加“ F”铅字母作标记,以示区别。 但象质计值数应提高一级或通过对比试验,使实际象质指数达到规定的要求。 射线透照质量等级 根 据 JB473094 标注,按所需达到的底片影像质量,把射线照相方法分为 A级(普通级)、 AB 级(较高级)和 B 级(最高级)。 胶片、增感屏 胶片的分类和过程 工业 X 射线的类型见表二,如需缩短曝光事件,则需使用较大号数的胶片,如需提高射线透照的底片质量,则需使用号数较小的胶片。 工业射线透照胶片的类型 胶片类型 速度 反差 粒度 1 低 高 细 2 中 中 中 3 高 低 粗 增感屏 射线透照应采用金属增感屏。 曝光条件的确定 曝光条件包括焦距、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事件等四个参数。 选择原则: 1)在保证射线穿透被检工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低强度的射线。 26 2)尽量选择大电流、短时间、小焦距。 1胶片的暗室处理 胶片的处理应按胶片的使用说明书或公认的有效方法处理。 手工冲洗时应采用槽浸方式,曝光合适的胶片一般显影温度应控制在 1820℃ ;显影时间约为 7min;定影时间一般为 1015min;一般水洗时间是在室温下用流动水冲洗 2030min,水洗完毕后,进行自然干燥。 1底片的评定 评定应在专用评定室内进行,评定室内的光线应暗淡,但不全暗,室内照明光不得在底片表面产生反射。 底片的评定按 JB473094 的第一篇进行评定。 1质量记录 X 射线探伤记录 27 超 声 波 检 测 工 艺 标 准 QDICC/QB1072020 适应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容器、钢结构及管道对接焊缝的超声波及探伤结果的分级评定。压力管道施工工艺标准
相关推荐
户。 第二代无线通信为分组数据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在 中也同样如此。 也包括了 GPRS 和分组数据对码分多址的支持。 现在数据分组转换速率已经从原来的。 在将来的 2G 时代,我们将期望分组转换速率达到 115Kb/s。 如果 3G 业务服务成为现实,它将支持 384Kb/s~2Mb/s 范围的数据速率。 多媒体和高速度的因特网接入将我们期望的规范化数据应用。 GPRS 无线数据技术
工现场后 进行架设。 ⑷、 砼由商混站集中拌制,砼罐车运输至墩位处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泵送方式进行砼浇筑。 ⑸、 对 XX 大桥 拼宽 施工 专项 方案 进行 交底,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本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编制依据总体工程进度计划安排,施工时根据实际进展情况 10 及时进行优化、调整。 XX大桥 上部结构 拼宽 施工 时间为 2020 年 2 月 22 日~ 2020 年
26+ 365 下穿地道等施工用电。 一台 315KVA 变压器设在 K25+ 100 处,负责附近施工队驻地一、马厂减河中桥等施工用电。 交通导改 本标段新建工程长度约 公理,其中与现况路(津沽公路)线位重合约 4 公里。 改线工程比重大,交通导改任务重。 交通导改是施工重点和难点。 ( 1)交通导改方案 本次交通导改计划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2020 年 12月 20 日~ 2020
共性是很难与其它废物混合均匀,粘性强。 因此该 类废物宜单独进料。 本设计采用国外的成功经验,对膏状废物采用柱塞方式进料系统,即贮坑内设有可升降的搅拌机,用于稀释搅拌,在收集池底部的排渣口设有一套压缩空气的反吹装置,防止排渣口的堵塞。 废物通过 2 台耐腐蚀和磨损的高压柱塞泵(一用一备)将膏状废物通过管道送入回转窑。 高压柱射泵的出力为 100kg/h,压力 ,功率。
学生团体应当在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范围内活动,接受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第四十五条 学校提倡并支持学生及学生团体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学术、科技、艺术、文娱、体育等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第四十六条 学校应当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帮助。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学校
~ 0 平均学分绩点课程绩点 绩点系数课程学分 课程学分 课程学分= 学生学业考核管理办法 33 绩点系数 ~ ~ ~ ~ 0 说明: 60 分绩点系数为 , 60 分以上,每增加 1 分,绩点系数增加。 五级分制“等级”与“绩点系数”的对应关系 等级 A B C D E 绩点系数 0 第 五章 成绩查询及成绩复议 第 二十六 条 学生可根据学校(院)公布的成绩查询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