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 1.2.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ppt课件内容摘要: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在科学大道上,有一块宝石,它就是元素周期律。 拉瓦锡、德贝莱纳、纽兰兹、迈耶尔等人从它身边走过,都把它拿起来看看,然后又把它扔掉。 而门捷列夫却吸收前人的经验,苦苦思索仔细研究它,使之散发出本身的光彩,最后他拿着这块宝石,登上了化学的高峰,统一了整个无机化学。 元素周期律是近代化学史上的又一座光彩夺目的里程碑,它所蕴藏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以后整个化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都具有普遍的意义。 1869 18 71 年,门捷列夫将已经发现的 63 种化学元素排列成一张元素周期表并大胆地预测了某些未知元素的存在和性质。 18 75 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 “ 镓 ”。 门捷列夫立 2、即给布瓦博德朗写信,指出 “ 镓 ” 就是他曾预言过的 “ 类铅 ” ,并说明 “ 镓 ” 的比重不是 而应该在 6. 0 之间。 通过精确测定,证明门捷列夫是正确的。 此后,门捷列夫预言的元素陆续被找到,这使得元素周期律逐渐被认可。 那么,元素周期律是怎样的一条规律呢。 它为什么能够预测元素的存在和性质呢。 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教材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2 新知识 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 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了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2 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3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 新知预习 1 电子的能量状况 通常情况下,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 3、的电子能量 较低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 动的电子能量 较高。 2 电子层 ( 1) 定义: 不同 的区域简化成的不连续的壳层。 ( 2) 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 M N O P Q 与原子核 的距离 由 近 到 远各电子层 能量 由 低 到 高 3.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 ( 1)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 能 量最低 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 能量逐渐升高 的电子层。 ( 2)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 2 ( 3)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8 个 (K 4、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 )。 ( 4) 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32个。 4 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 1)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 由 1 到 8 的周期性变化 ( 第 1 周期除外 )。 ( 2) 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 变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 由大到小 的周期性变化。 5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 1)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现 1 7 ,最低负化合价呈现 4 1 的周期性变化。 ( 2) 同周期元 5、素性质递变规律。 6 元素性质随着 原子序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7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的周期变化的必然结果。 8 元素的性质是指 原子半径 、 主要化合价 、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问题探索 1 ( 20 15 广州高一检测 )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16 B 该原子在化学 反应中容易失去 6 个电子 C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 D 该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6 【解析】 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2 8 6 16 , 6、 A 正确;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而形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该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 B 错误;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 ,大于 4 ,为非金属元素,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 C 错误;该原子的电子层数为3 ,最外层电子数是 6 , D 错误。 【答案】 A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 原子核越远 B 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排起 C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 8 个电子 D 当 M 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 18 个电子 【答案】 B 3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 原子半径呈 7、周期性变化 B 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 D 4 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 A 某原子 K 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 某原子 M 层上电子数为 L 层上电子数的 4 倍 C 某离子 M 层上和 L 层上的电子数均为 K 层的 4 倍 D 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 子数相等 【解析】 K 层即是第一层,只有 1 个电子的是氢原子, A 项正确;原子 M 层上有电子,说明 L 层已排满 8 个电子,若此时 M 层上电子数为 L 层的 4 倍,为 32 个,与最多有 2 8 个相矛盾, B 项错误; L 层上的电子数均为 K 8、层上的 4 倍,即为 “ 2 、 8 、 8 ” 电子排布,则 、 K、 均满足, C 项正确;氢原子、氦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D 项正确。 【答案】 B 5 以下是某同学画的188X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解析】 18 8 X 表示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8 ,核外电子数为 8 ,质量数为 18。 核外有 2 个电子层 K 、 L ,分别容纳电子数为 2 、 6 ,故 【答案】 C 6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1) 原子核外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高。 ( ) ( 2) 第 2 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 小的原子是氟。 ( ) ( 3) 第 9、2 周期元素中 C 、 N 、 O 、 F 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 ) ( 4) C l O ,说明 S 的非金属性大于 ( ) ( 5) 用 O H )2和 A l ( O H )3受热分解的实验来证明 金属性强弱。 ( ) 【答案】 (1 ) (2 ) (3) (4) ( 5 ) 3 新课堂 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细解教材 1 电子层的划分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核外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做不规则的高速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称为电子层,如图所示。 电子层 ( n )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 M N O P Q 规律 最多能容纳电子 10、数 2 8 18 32 2 原子核外电子 的排布规律 特别提醒 a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简记为 “ 一低四不超 ”。 b 离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通过得到一定数目的电子形成阴离子,通过失去一定数目的电子形成阳离子,原子核不变。 因此,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迁移应用于表示简单离 子的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写法相同,只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不相等。 例如, 和 结构示意图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其差值均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 书写结构示意图的常见错误 微粒符号表示错误,如将 成。 圆圈内核电荷 11、数未带 “ ” 号或写成 “ ” 号。 未遵从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或对规律的理解片面。 3 1 20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 1)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 ( 2)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是 C。 ( 3)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3 倍的原子是 O。 ( 4)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4 倍的原子是 ( 5) 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是 ( 6)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是 P。 ( 7)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 H 、 ( 8) 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是 ( 9) 最外层电子数是 12、电子层数 2 倍的原子是 C 、 S。 ( 10)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 3 倍的原子是 O。 4 核外电子排布的应用 ( 1) 确定元素的种类。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某些特点可以确定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种类,注意 1 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特殊关系。 设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比值是 x ,则 x 有下列情况: x 的不同取值 元素的符号 1/ 2 1 2 C 3 O 4 ( 2) 推断元素的性质。 元素 最外 层 电子数 得失电 子能力 化学性质 主要 化合价 稀有气 体元素 8( H e 为 2) 一般不易 得失电子 较稳定,一 般不参与 化学反应 金属 元素 4 易 13、得电子 非金属性 既有正价 又有负价 5.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位置 ( 1) 最外层电子数 1 时,位于 A 族和过渡元素区。 ( 2) 最外层电子数 2 时,位于 A 族、 0 族和过渡元素区。 ( 3) 最外层电子数 8 时,位于 0 族。 ( 4) 8 最外层电子数 3 时,则一定位于第 n 主族。 6 常见的等电子、等质子粒子 ( 1) 常见的等电子粒子。 2 电子粒子: H、。 10 电子粒子: 、 、 、 、 F、 、。 18 电子粒子: S i H C l 、 K、 、 、 2等。 ( 2) 等质子粒子。 离子: F、 ; ;。 分子: S 和 典例精析 例 1 ( 2 015 海南三亚高一检测 )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C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 D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 8 【解析】 11 H 的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 没有中子, A 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 ) , B 项正。(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 1.2.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相关推荐
动计划,每天进行检查、调整,确保完成计划; 3) .制定质量、安全、工期奖罚制度,确保做到优质优价,奖好罚劣,奖勤罚懒等; 4) .本工程施工时,取消节假日、休息日,并采用 2 班制施工方法来缩短工期,并配备齐全相应的劳动力; 5) .实行经济承包及劳动定额管理,充分发挥班组效率; 、确保工期技术组织措施 1)尽早制定工程总体计划,合理工序,组织流水作业,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按期完成;
撤职处分二次以上;留用查看期间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 2违章指挥、有章不循、违章作业,造成事故损失 5000 元以上 的。 2 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造成公司经济损失, 数额 5000 元以上的。 2门卫擅自放行没有正常审批手续的物资出厂。 2故意为他人工作设置障碍,破坏他人工作。 在危及企业安全的时刻,拒不执行领导命令,给公司造成不 良后果或损失。 3监督检查人员渎职,违章办事,执纪不严。 3干扰
凿岩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打眼前要对工作面进行详细检查,应撬之处必须撬妥,确认安全后方可打眼。 二、打眼前要检查风带、机头是 否良好,吹净风带内碴石,再与机头连接,一定要拧紧接牢。 三、开孔时,领钎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不准戴手套把钎,以免被绞伤人;不准打旧炮眼和残炮窝。 四、为避免钎杆折断伤人,打孔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不准面对机头和钎子杆;不准跨在风腿上;不准用胸部顶压机头。 不准站在机头前面
强、刘殿军、任志浩 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各架子队专职安全员负责各自架子队的安全检查和落实。 领导小组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组织对分部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然后制定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以减少突发事件造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 预案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图 1 应急准备和
、电源,并立即关闭上、下游阀门切断气源。 暂不投用的管线宜在阀后应加法兰盲板盲死。 投产前的全线检查。 检查落实投产组织和站场人员配备。 检查落实投产用各类物资及装备。 14 检查落实投产临时工程及补充措施。 检查阀门开关状态。 压力表、安全阀前控制阀,必须处于打开状态。 15 四、投产前的工程检查、整改和保养 总体检查 阀门、阀件密封性是否完好,是否已进行阀杆和阀腔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