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 2.2《化学能与电能》ppt课件内容摘要: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你可能听过这则广告: “ 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 so ea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 点读机、学习电脑等都属于教育电子产品。 教育电子产品自诞生至今都在不断挖掘和满足广大学子的需求,已历经: “ 录音机时代 ” ( 第一代 ) 、 “ 复读机时代 ” ( 第二代 ) 、 “ 电子词典时代 ” ( 第三代 ) 、 “ 视频学习机时代 ” ( 第四代 )。 而学生平板电脑以强大的人机互动模式、多媒体化的学习方式,兼具便携性与实用性于一身,受宠于消费市场,无可争议地终结了传统教育电子产品时代,教育电子产品进 入以平板电脑为硬件载体的第五代发展时期。 这些电子产品都配有电 2、池,可以不需要外接电源。 一块电池用完时可以换另外一块电池,电量用完的电池可以再次充电,反复利用。 你知道这种电池的工作原理吗。 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教材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2 新知识 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 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 初步了解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 了解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4 会书写简 单的电极反应式。 新知预习 1. 电能: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 最小的一种 二次 能源,又称电力。 2. 一次能源:直接从 自然界 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 加工 、 转换 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3. 原电池是指 化学 能转变为 3、电能 的装置。 4.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 1) 必须有一个自发的 氧化还原反应。 ( 2) 有两个电极,电极材料由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 或由金属和其他导电的材料组成。 ( 3) 两电 极必须 浸在 适当的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之间用 导线 连接或直接接触而形成闭合回路。 5. 在原电池中,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 负极 ,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 氧化 反应;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 正极 ,从外电路 得到 电子,发生 还原 反应。 6. 普通锌锰干电池 电池组成为: 锌片 做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帽的 碳棒 做正极;石墨周围填充 Z nC 淀粉糊作电解质,同时填有 极电极反应 = =Z 2e。 4、7. 铅酸可充电电池 ( 1) 电池组成为: 负极; 2作正极;浓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 2) 电极反应 ( 放电 ) 负极: 4 2e= =P 极: 4H 4 2e= =2电池总反应为 2 =2P 8. 氢氧燃料电池 ( 1) 氢氧燃料电池是以 氢气 为燃料, 氧气 为氧化剂,铂作电极。 ( 2) 电极反应 碱式氢氧燃料电池:以 K O H 溶液为电解质: 负极: 24O H 4e= =4 正极: 2 4e= =4O H; 酸式氢氧燃料电池:以 负极: 24e= = 4H; 正极: 4H 4e= = 2 ( 3) 以上两种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都是: 2 =2 问题探索 1 ( 20 15 试题 5、调研 ) 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 A 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 B 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 有气泡产生的电极为负极 D 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 【解析】 有气泡 ( H 2 ) 产生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是正极。 【答案】 C 2 实验室用锌片、铜片和 A g N 极反应为( ) A 2H 2e= = B 2e= =Z C e= =A g D 2e= =【答案】 C 3 由锌、铜、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所发生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 ) A 2e= =Z B 2e= =C 2H 2e= = D 2H= =Z 【答案】 D 4. 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 ( 如右图 ) ,下 6、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负极 B 正极 C 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 D 5 ( 20 15 山东潍坊高一检测 ) 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 A 2A l 2N 2= =2N aA l 3 B 2= = = =点燃2C 6= =3 M g ( O H )2 2N D 2 点燃2【解析】 C 项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6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1) 生石灰溶于水属于放热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 ( ) ( 2) 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 ) ( 3) 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 ) 7、( 4)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的。 ( ) 【答案】 (1 ) (2 ) (3) (4) 3 新课堂 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细解教材 1 电能 使用用电器需要电能,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特别提醒 a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 b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 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力、蒸汽等。 2 火力发电 ( 1) 转化过程 火力发电 ( 火电 ) 是通过化石燃料 ( 主要为煤 ) 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 8、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燃煤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为: 化学能 ( 煤 ) 燃烧热能 蒸汽机械能 发电机电能 能量转化装置:锅炉 蒸汽机 发电机 能量转化本质:化学反应中释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火电是化 学能与电能之间的间接转化,转化的中间能量形式是热能和机械能。 因此,火电的能量转化率比较低。 ( 2) 转化原理 燃烧 ( 氧化还原反应 ) 是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 燃烧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必定有电子的转移,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同时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 化石燃料 电能 3 化学能如何直接转化为电能 ( 1) 要想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 9、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 其间的电子发生转移,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电流。 ( 2 )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锌片逐渐溶解,且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没有明显现象 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锌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锌失去电子, H在铜片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锌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电路 中有电子通过,形成了电流 中能形成电流,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因分析: 锌比铜活泼,锌失去电子形成锌离子 ( Z ) 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电极流向导线: 2e= =Z ( 氧化反应 ) 10、。 流出锌电极的电子经导线通过电流表流入铜电极。 在铜片上,流入铜电极的电子使 H还原成氢气: 2H 2e= =( 还原反应 )。 铜电极附近溶液中 H减少,锌电极附近溶液中增加的 向铜电极附近移动,使电极和溶液形成电流回路,溶液保持电中性。 由于氧化反应和还原 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发生,因此产生了电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典例精析 例 1 ( 2 015 试题调研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 B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 C 火电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 在火电过程中,化学能转 11、化为热能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析】 氢气不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是二次能源,电能也是二 次能源,且使用方便、污染最小, A 、 B 项正确。 以煤为原料,火电的能量转化过程为:化学能 ( 煤 ) 燃烧热能 蒸汽机械能 发电机电能, C 项错误, D 项正确。 【答案】 C 跟踪练习 1 192 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减少碳的排放。 开发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可有效减少碳的排放。 下列关于能量 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 12、学能 C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光能,还转化为热能等。 【答案】 A 知识点二 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细解 教材 1 原电池 ( 1) 原电池的定义 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作原电池。 这一现象早在 1799 年被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捕捉到并加以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池,即原电池。 ( 2) 反应原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电子得失时,在特定的装置中电子发生定向移动时会产生电流。 ( 3) 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2 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分析 知识要点 实 例 定义 把化学能转化 13、为电能的装置 实质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构 成 条件 “ 两极一液一连线 ” 两个电极; 电解质溶液; “ 两极 ”“ 一液 ” 成回路;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C u Z 构成 负极:还原性相对较强的金属 正极:还原性相对较弱的金属或导电非金属 锌板 负极 铜板 正极 电极 反应 负极:失去电子,氧化反应 正极:得到电子,还原反应 负极: 2e= =Z 正极: 2e= =C u 电子 流向、 电流 方向 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电流方向相反; 内电路: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 外电路:电子由锌板经导线流向铜板 内电路: 4、 向锌板 ( 负极 ) ; 、 移向铜板 ( 正极 ) 电极 反应 式与 总反 应式 的关 系 两个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总反应式 负极: 2e= =Z 正极: 2e= =总反应式: = = C u 3.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 2.2《化学能与电能》ppt课件
相关推荐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迄今为止,煤仍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呢。 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快速的提高,但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生产了垃圾,带来了烦恼,同学们对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有何看法。 2 新 知识
.. 44 ....................................................................................... 45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 有限 公司 GUI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RP. 隧道不良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4 第一章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有 2 座隧道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催生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典故。 这典故有帝王将相的权谋机变,有英雄才子的豪迈风流,有政治的纷争,英雄的义行,更有来自文学作品的经典情节以及来自民间的优美传说。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 ” , “ 李白斗酒诗三百 ”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史上记载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与诗文。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你能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人们使用电冰箱保存食物吗。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我们会遇到很多化学反应,有的反应进行得轰轰烈烈瞬间完成 ( 如烟花的燃放 ) ,而有些反应却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 如铁的生锈 ) ,有的则需要上亿年的时间 ( 如煤、石油的形成 )。 所以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传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在枯树洞里,时间久了,剩饭散发出奇异的芳香。 于是杜康不断研究,最终得到了散发着浓香的液体,就是 “ 酒 ” ,杜康自然就成了酿酒的鼻祖。 他的儿子黑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至第 21 天酉时开缸时,发现酒液已酸,于是黑塔便把 “ 廿一日 ” 加一 “ 酉 ” 字,称这种酸水为 “ 醋 ”。 在烹调一些菜肴时,适时加些醋和酒,炒出来的菜格外香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让我们把 2008 2015 食品安全事件做个大盘点:三聚氰胺奶粉之祸、地沟油上餐桌、面粉增白剂掺石灰、问题小龙虾、福尔马林浸泡银鱼、造假葡萄酒不含 葡萄汁、苏丹红染色脐橙、双汇瘦肉精猪肉、雀巢致癌婴儿食品、催熟芒果、上海染色馒头、水银刀鱼、墨汁做红薯粉条、万能牛肉膏、硫黄熏制的毒生姜、可致癌的毒豆芽、回炉面包、蒙牛学生奶 “ 中毒 ” 、死猪泡农药腌腊肉、人造鱼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