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 3.3.2《乙酸》ppt课件内容摘要: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传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在枯树洞里,时间久了,剩饭散发出奇异的芳香。 于是杜康不断研究,最终得到了散发着浓香的液体,就是 “ 酒 ” ,杜康自然就成了酿酒的鼻祖。 他的儿子黑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至第 21 天酉时开缸时,发现酒液已酸,于是黑塔便把 “ 廿一日 ” 加一 “ 酉 ” 字,称这种酸水为 “ 醋 ”。 在烹调一些菜肴时,适时加些醋和酒,炒出来的菜格外香,你知道原因吗。 2 新知识 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 了解乙酸的主要用途。 2 掌握乙酸的组成与主要性质。 3 了解乙酸与人们日常生活与健康的关系。 4 学会分析官能团与物质性质关系的方法。 新知预习 1 乙酸的 2、分子组成和结构 ( 1) 分子式: 构式: 结构简式: O H。 ( 2) 乙酸可以看做是由 甲基 和 羧基 结合而成的,官能团是 羧基 ( 结构简式为 )。 2 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俗称 醋酸 ,是有 强烈刺激性 气味的 无色 液体,纯净的乙酸在温度低于 时,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 冰醋酸。 醋酸易溶于 水 和 乙醇。 3 乙酸的化学性质 ( 1) 乙酸的酸性 乙酸是一种弱酸,具有 酸的通性 ,其酸性比碳酸强。 在水中可以电离出 H,电离方程式为: O H O H。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 红。 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 O H 3、( C O )2。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 C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2C O H ( C O )2 与碱反应: 与 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 O H C u( O H )2 ( C O )2 2 与盐反应: 与 2C O H 2C O N a。 (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饱和 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 液体,且能闻到 香味 化学方 程式 4 . 酯化反应的概念: 酸 与 醇 反应生成 酯 和 水 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5 酯化反应的特点 ( 1) 反应速率很慢,一般加入 浓硫酸 做催化剂并 加热。 ( 2) 反应是 可逆 的。 生成的乙酸乙酯在酸性 4、条件下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 3) 酯化反应的产物是酯,一般由 有机酸 与醇 脱水 而成。 6 酯的用途 人工合成的各种酯,可用作饮料、糖果、 香水 、化妆品中的 香料 ;也可用做 指甲油 、胶水的 溶剂。 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于 酯的混合物。 问题探索 1 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 A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 乙酸的分式为 子里含有 4 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C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答案】 B 2 乙酸的结构简式是 O H ,其官能团是 ( ) A C D C O O H 5、 【答案】 D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羧基是乙酸的官能团,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 B 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C 乙醇能与钠反应,也 能使酸性 K D 乙酸不与钠反应,也不能使酸性 K 【答案】 D 4 酯化反应属于 ( ) A 中和反应 B 不可逆反应 C 离子反应 D 取代反应 【答案】 D 5 下列物质不能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的是 ( ) A 金属钠 B C C 石蕊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答案】 A 6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1) 乙醇和乙酸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此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 ) ( 2) 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 6、。 ( ) ( 3) 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 以 C 3为主 )。 ( ) ( 4) 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 ( ) 【答案】 (1 ) (2 ) (3) (4) 3 新课堂 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乙 酸的结构与性质 细解教材 1 乙酸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 1) 乙酸属于饱和一元羧酸,符合通式 ( 2) 分子式相同的羧酸、酯和羟基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如 O H 、 H C O O C 甲酸甲酯 ) 、 ( 羟基乙醛 )。 2 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普通食醋中含 3% 5 % ( 质量分数 ) 的乙酸,因此乙酸俗称醋酸。 乙酸是一种具有强 7、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 1 ,熔点 ,易挥发,易溶于水和乙醇。 当温度低于 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为冰醋 酸。 3 乙酸的化学性质 ( 1) 弱酸性: 乙酸是一种典型的有机酸,其酸性比盐酸、硫酸弱,比碳酸、次氯酸强。 乙酸是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发生电离: O H O H。 具有酸的通性。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碱反应,如 2C O H C u( O H )2 ( C O )22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 2C O H ( C O )2 与较活泼金属反应,如 2C O H ( C O )2。 与某些盐反应, 如 2C O H 2C O N a 说明 8、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 注意: a. 电离出 H的能力 O H 2O C 此四种物质均能与 应; b. 能与 N 液反应的有 O H 、c. 能与 O H 、 d. 能与N 3溶液反应的只有 O H。 ( 2) 酯化反应 乙酸的酯化反应 ( 教材实验 3 4) : 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饱和 可闻到香味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 乙酸乙酯 ) 化学方程式: O H 特别提醒 a 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浓硫酸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 b 为防止反应物液体发生 暴沸,加热前应加入几粒沸 9、石 ( 或碎瓷片 )。 c 导管兼起冷凝回流的作用,导管的末端不能伸入饱和 止倒吸。 d 饱和 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 利于分层得到酯 )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酯化反应原理 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其反应原理如下: O C 发生酯化反应时, “ 酸脱 羟基,醇脱氢 ”。 酯的结构式是。 酯化反应的特点: a. 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为 100 %。 b. 加热的温度不能过高,目的是尽量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 典例精析 例 1 ( 双选 ) ( 201 5 山东济南高一检测 ) 下列有关醋酸的应用或性质 10、中,主要体现了醋酸酸性的是 ( ) A 醋酸不小心滴到大理石桌面上,桌面失去光泽 B 熏醋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 C 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用醋烹饪鱼,除去鱼的 腥味 【解析】 醋酸与 C C C O H ( C O )2 显酸性。 大理石的成分是 C 垢的主要成分是 C O H )2等,所以, A 、 C 项体现 O H 的酸性。 熏醋防止感冒是 O H 的消毒作用,不是 O H 酸性的体现,用醋烹鱼也不体现酸性,做鱼时通常还加入料酒,让酸和醇反应生成有特殊香味的酯。 【答案】 例 2 ( 2 015 经典习题选萃 ) 俗话说: “ 陈酒老醋特别香 ” ,其原因是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 11、香味的乙酸乙酯。 在实验室 里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该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在大试管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各 2 m L ,乙醇 3 m L ,加入试剂的正确操作是 _ _ _ _ _ _ _ _ _ _。 ( 2) 浓硫酸的作用是 _ _ _ , _ _。 ( 3)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_ _ _ _ _ _ _。 ( 4) 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只能插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处,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 _ _ _ _ _ _ _ _ _ ,长导管的作用是_。 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作催化剂 作吸水剂 中和挥发出来的 12、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防止由于受热不均匀而引起倒吸 将反应生成的 乙酸乙酯 蒸汽 导出 并 冷凝 ( 5) 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 ;分离时,乙酸乙酯应从仪器 _ _ ( 填 “ 下口放出 ” 或 “ 上口倒出 ” )。 ( 6 ) 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 ( 7) 试 管 乙 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_ _ _ _ _ _ ,由此可见,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 _ _ ( 填 “ 大 ” 或 “ 小 ” ) ,而且 _ _ _。 分液漏斗 上口倒出 防止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 上层产生油状液体,并闻到香味 小 易挥发 ( 8 ) 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