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 3.4.1《糖类》ppt课件内容摘要: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让我们把 2008 2015 食品安全事件做个大盘点:三聚氰胺奶粉之祸、地沟油上餐桌、面粉增白剂掺石灰、问题小龙虾、福尔马林浸泡银鱼、造假葡萄酒不含 葡萄汁、苏丹红染色脐橙、双汇瘦肉精猪肉、雀巢致癌婴儿食品、催熟芒果、上海染色馒头、水银刀鱼、墨汁做红薯粉条、万能牛肉膏、硫黄熏制的毒生姜、可致癌的毒豆芽、回炉面包、蒙牛学生奶 “ 中毒 ” 、死猪泡农药腌腊肉、人造鱼翅、神奇 “ 月子水 ” 、新西兰毒奶粉、染色毒瓜子 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 人们不仅要问:在现在的情况下吃什么相对安全一些。 为了维系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摄取食物,食物中含有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2、是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营养物质,是维持人体物质组成和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也是重要的 工业原料。 那么,在我们的饮食中,每日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哪些。 你能说出它们的主要成分吗。 2 新知识 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 掌握糖类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用途。 2 掌握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 3 能够设计实验确认淀粉水解的产物及水解的程度。 新知预习 1 基本营养物质及其组成、代表物 2 糖类的分类及代表物 分类 单糖 双糖 多糖 元素组成 C 、 H 、 O 代表物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 麦芽糖 淀粉 、 纤维素 代表物的 分子式 6物是否为同分异构体 是 是 不是 3. 3、糖类的化学性质 ( 1) 特征反应 用于检验。 淀粉 蓝 ( 2) 水解反应。 蔗糖的水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最终有 红色沉淀 生成 实验结论 蔗糖水解生成 葡萄糖 , 葡萄糖 _ 和新制 C u ( 悬浊液共热生成 红色沉淀 化学反应方程式 多糖的水解 淀粉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糖类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1) 医疗输液中用到的糖类物质是 葡萄糖 ; ( 2) 食用白糖、冰糖等的成分为 蔗糖 ; ( 3) 用来生产葡萄糖和酒精的糖类物质是 淀粉 ; ( 4) 纤维素 在人体中可以加强胃肠蠕动,其含量丰富的物质可以用来造纸。 问题探索 1 下列物质不是人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的是 ( 4、 ) A 糖类 B 油脂 C 蛋白质 D 纤维素 【答案】 D 2 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D 葡萄糖是蔗糖水解的唯一产物 【解析】 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答案】 D 3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B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所以具有甜味 C 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 D 葡萄糖可用于医疗输液 【答案】 B 4 ( 双选 ) 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葡萄糖和果糖 B 蔗糖和麦芽糖 C 淀粉和纤维素 D 乙酸 5、和乙醇 【解析】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A 、 B 两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分子组成中的 n 值不同,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 C 项错误;乙酸和乙醇的分子式不同,一定不是同分异构体, D 项错误。 【答案】 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1) 糖类就是有甜味的物质,有甜味的物质就是糖。 ( ) ( 2) 某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后呈蓝色,则该溶液中含有 I。 ( ) ( 3) 可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 ) ( 4) 糖类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 ( 5) 糖类都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和银氨溶液反应。 ( ) 【答案 6、】 (1 ) (2 ) (3) (4) ( 5 ) 3 新课堂 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糖类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细解教材 1 几种糖的组成 单糖 双糖 多糖 特点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一分子双糖能水解成两分子的单糖 一分子多糖能水解成多分子单糖 化学式 C 6 H 12 O 6 C 12 H 22 O 11 (C 6 H 10 O 5 ) n 常见物质 葡萄糖、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特别提醒 a 糖类一般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够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b. 糖类的分子式大多能用 2O)些糖却不符合该通式,如鼠李糖 (,有些符合该通式却不是糖,如乙酸 ( C O H 7、)。 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官能团,即羟基 ( 和醛基 ( C H O ) 属于多羟基醛。 果糖含有 和 者性质不同。 2 葡萄糖与果糖的结构式特别提醒 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完全相同 (,但结构不同 ( 葡萄糖含醛基,果糖不含醛基 ) ,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也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虽然分子式都是 (n,但由于组成分子中的 n 值不同,因此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3 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 1) 分子结构特点 ( 2) 化学性质 官能团决定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因此葡萄糖兼有醛基和羟基的性质。 醛基的性质 官能团 化学反应 现象 在加热、 8、碱性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 产生光亮的银镜 在加热、碱性条件下与新制的 C u( O H )2悬浊液反应 产生砖红色沉淀 醛基 加入酸性 K 使之褪色 羟基的性质 ( 类比乙醇 ) A 与金属钠反应放出 1 m 萄糖与足量钠反应放出 m B 酯化反应。 1 m 萄糖能与 5 m 酸发生酯化反应。 完全氧化: 6 一定条件6C 6该反应放出热量,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特别提醒 果糖的结构简式为 ,因此果糖不具有醛的性质。 常利用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a. 发生银镜反应或 b. 与新制C u( O H )2悬浊液生成砖红色沉淀来鉴别葡萄糖与果糖或检验葡萄糖的存在与生成,但注意这两个反应发生的条件 9、均是碱性且需加热。 典例精析 例 1 ( 2 015 试题调研 ) 现有下列物质: 纤维素、 甲酸 甲酯( H C O O C 、 淀粉、 乙酸,其中符合 2O ) 不属于糖类的是 ( ) A B C D 【解析】 纤维素和淀粉的组成可表示为 (C 6 H 10 O 5 ) n 即C 6 (H 2 O) 5 n ,符合 C n (H 2 O) m 的组成,且属于多糖;甲酸甲酯和乙酸的分子式为 C 2 H 4 O 2 ,符合 C 2 (H 2 O) 2 ,但不是糖类,符合题意。 【答案】 A 【点拨】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 1) 熟悉常见的糖类物质。 ( 2 ) 理解糖类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0、特点。 例 2 ( 2015 肇庆高一检测 ) 分别取 1 m 萄糖进行下列实验: ( 1) 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标准 状况下的体积是_L。 ( 2) 与乙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 _ _ _g 醋酸。 ( 3) 若使之全部转化为 2O ,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_ _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_ _ _ _。 ( 4 ) 与新制的 C u( O H )2反 应 的 现 象 是_ _ _ _ _ _ _ _ _。 56 300 1 3 4 C 6 H 12 O 6 6O 2 点燃 6C O 2 6H 2 O 生成红色沉淀 跟踪练习 1 ( 20 15 试 11、题调研 ) 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者都属于糖类,所以都有甜味 B 两者化学式相同,所以属于同分异构体 C 两者具有相同的通式,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D 两者碳元素的百分含量相等 【解析】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没有甜味, A 项错误;两者常用 (C 6 H 10 O 5 ) n 表示,但 n 值不同,分 子式不同,结构也不同,所以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化学性质也不同,故 B 、 C 两项错误。 【答案】 D 2 ( 20 15 武昌高一检测 )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C H O H C H O H C H O H C H O H C H O ,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 12、 A 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 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 能发生银镜反应 D 可与小苏打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解析】 葡萄糖含有羟基,故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无羧基,所以不与N O 3 反应, D 错误。 【答案】 D 知识点二 糖类的水解反应 细解教材 1 糖类的水解规律 类型 水解规律 实例 单糖 不发生水解 葡萄糖、果糖 双糖 1 m 解生成 2 m 糖分子 蔗糖、麦芽糖 多糖 1 m 解生成很多单糖分子 淀粉 2. 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反应 ( 1) 蔗糖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方程式为。 ( 2) 麦 芽 糖 含 醛 基 , 能 发 生 13、 银 镜 反 应 , 水 解 方 程 式 为。 3 淀粉的水解反应 淀 粉 在 稀 硫 酸 的 催 化 作 用 下 发 生 水 解 反 应 :( 1) 单糖 ( 葡萄糖、果糖 ) 不发生水解反应。 ( 2) 蔗糖和淀粉水解均用稀硫酸作催化剂且水浴加热,水解产物均有葡萄糖。 4 检验淀粉水解及水解程度的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现象 A 现象 B 结论 溶液呈蓝色 未产生红色沉淀 未水解 溶液呈蓝色 出现红色沉淀 部分水解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红色沉淀 完全水解 特别提醒 a 书写双糖、多糖水解方程式时,要在化学式下边注明其名称。 b 淀粉的检验,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 N 液反应。 c 因反应是用硫酸作催化剂 ,而银镜反应或与新制 C u( O H )2悬浊液的反应的溶液必须呈碱性,所以应先中和再检验。 典例精析 例 3 ( 20 15 广州高一检测 ) 学生甲在一支试管中放入 0.5 g 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 20 % 的硫酸溶液,加热 10 m i n 后,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无银镜出现,另一份溶液加入碘水,结果无蓝色出现;学。(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 3.4.1《糖类》ppt课件
相关推荐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传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在枯树洞里,时间久了,剩饭散发出奇异的芳香。 于是杜康不断研究,最终得到了散发着浓香的液体,就是 “ 酒 ” ,杜康自然就成了酿酒的鼻祖。 他的儿子黑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至第 21 天酉时开缸时,发现酒液已酸,于是黑塔便把 “ 廿一日 ” 加一 “ 酉 ” 字,称这种酸水为 “ 醋 ”。 在烹调一些菜肴时,适时加些醋和酒,炒出来的菜格外香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你能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人们使用电冰箱保存食物吗。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我们会遇到很多化学反应,有的反应进行得轰轰烈烈瞬间完成 ( 如烟花的燃放 ) ,而有些反应却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 如铁的生锈 ) ,有的则需要上亿年的时间 ( 如煤、石油的形成 )。 所以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你可能听过这则广告: “ 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 so ea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 点读机、学习电脑等都属于教育电子产品。 教育电子产品自诞生至今都在不断挖掘和满足广大学子的需求,已历经: “ 录音机时代 ” ( 第一代 ) 、 “ 复读机时代 ” ( 第二代 ) 、 “ 电子词典时代 ” ( 第三代 ) 、 “ 视频学习机时代 ” ( 第四代 )。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南方的香蕉在未成熟时采摘下来 ( 青香蕉 ) 运到北方后,有经验的消费者常把购回家的青香蕉同几个熟透的苹果一起放入塑料袋中,放一段时间后就会吃上金黄的、香喷喷的香蕉;同样在一些水果存贮库及花店里,人们常把水果或花朵密封好后再放入一些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就大大提高了它们的保鲜期,延长了销售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 1) 你知道青香蕉变熟的原理吗。 ( 2)
1、知识网络 1. 原子组成与结构 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 化学键 专题 突破 专题一 原子结构 专题归纳 本专题主要包括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核素、同位素等概念。 从实际考题分析,主要知识点有: 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的关系,原子组成的表示; 同位素的判断;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运用于元素的推断; 10 e、 1
1、1 新 情境 激趣引航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其经济价值可观,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 资金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难题的可靠途径。 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海洋正成为人类繁衍发展的生命线。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 1800 0 k m ,海岛海岸线长达 14 000 k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