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 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ppt课件内容摘要:
1、知识网络 1. 原子组成与结构 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 化学键 专题 突破 专题一 原子结构 专题归纳 本专题主要包括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核素、同位素等概念。 从实际考题分析,主要知识点有: 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的关系,原子组成的表示; 同位素的判断;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运用于元素的推断; 10 e、 1 8e粒子的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 解答有关原子结构的问题,需熟记原子 中各粒子数目之间的两个关系:一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二是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解答有关元素、核素、同位素的问题,要注意区别不同概念 2、的研究对象,抓住其本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核外电子排布的问题,首先要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确定元素的种类,然后再结合元素周期律、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综合分析。 典例精析 例 1 ( 2 015 淮北高一检测 ) 对于A 1Z 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 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 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解析】 两种粒子,质子数相同,均为 Z ,质量数分别为 A 、 A 1 ,故中子数也一定不同, A 正确;前者为原子,后者为离子,化学性质不同, B 错误;若 表示11 H ,则中子数为 0 , 3、C 错误;对于离子A 1Z X,其核电荷数为 Z ,核外电子数为 Z 1 , D 错误。 【答案】 A 例 2 ( 2 015 无锡高一检测 ) 某酸根离子 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离子 的电子数多 1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R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氮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1 ; 中 R 元素与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与 只可能被还原,不可能被氧化; R 和氮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但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A B C D 【解析】 比 电子数多 10 ,则 R 元素的一个原子比氮元素一个原子多 10 个电子,即 R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故 R 为氯元素。 氯原子有 3 个电子层,比氮原子多 1 个电 4、子层, 正确; C l O3中的氯元素与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皆为 5 价, 正确;氯元素最高价为 7 价,最低价为 1 价, C l O3中 5 价氯元素,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既能被还原, 又能被氧化,故 不正确;氯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氮原子最外层有 5 个电子,显然 不正确。 【答案】 C 例 3 用 A、 B、 、 D 、 E 、 F 、 G 和 H 分别表示含有 18 个电子的八种微粒 ( 离子或分子 ) ,请回答: ( 1 ) A 元素是 _ _ , B 元素是 _ _ , C 元素是 _ _。 ( 用元素符号表示 ) ( 2 ) D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是 5、_ _。 ( 3 ) E 是所有含 18 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分子,其化学式是 _ _。 ( 4 ) F 是由两种 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化学式是 _ _ ,电子式是 _ _。 ( 5 ) G 分子中含有 4 个原子,其化学式是 _ _ _。 ( 6 ) H 分子中含有 8 个原子,其化学式是 _ _ _。 K S H C l F 2 H 2 S H 2 O 2 、 C 2 H 6 【解析】 含有 18 个电子的微粒有:阳离子 K、 ;阴离子、 、 分子 H C l 、 2 元素最活泼、 专题二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专题归纳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6、,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是高考中每年必考的重点内容。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的逻辑推导 关系如下: ( 1 ) 同一周期 ( 电子层数相同 ) ,从左至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逐渐增加,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元素得电子能力 ( 非金属性 ) 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 ( 金属性 ) 逐渐减弱。 ( 2 ) 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逐渐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导致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则元素得电子能力 ( 非金属性 ) 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 ( 金属性 ) 逐渐增强,但由 7、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又有相似性。 解答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 律的有关问题,解题步骤为: ( 1) 定范围:即通过审题确定题目限制的元素范围,如短周期元素、常见元素、前 20 号元素等; ( 2) 挖信息:根据题目叙述,从中找出元素原子结构特征的信息; ( 3 ) 建联系:元素推断要联系元素周期表,心中有“ 表 ” 是推断元素的基础; ( 4) 巧整合:在上述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结构与已知信息整合,确定元素; ( 5 ) 用规律:推断出元素后,利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性质的判断。 典例精析 例 4 ( 2 015 镇江高一检测 ) 下列各表中的 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 8、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 ) 【解析】 1 号和 11 号元素之间相隔一个周期,第一列应为 1 、3 、 11 、 19 ,故 A 错误; 12 和 13 间有 10 个空列为 7 个副族和 1 个 族,中间列为 6 、 14 ,最后一列为 7 、 15 ,才符合位置关系,故 B 错误;中行为 10 、 11 、 12,10 号元素处于第 2 周期, 11 、 12 号元素处于第 3 周期,故 C 错误;最后一行为 16 、 17 、 18 ,处于第 3 周期且相邻,第一列 8 、 16 ,最后一列为 2 、 10 、 18 ,符合位置关系,故 D 正确。 【答案】 9、D 例 5 ( 2 015 资阳高一检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气态氢化物 M 稳定,表明非金属性 R M B 等物质的量的单质 A 与单质 B 跟足量酸反应, A 放出 金属性 A B C P 酸的酸性比 Q 酸强,则非金属性 PQ D 单质 Y 与水反应比 X 与水反应剧烈,则金属性 Y X 【解析】 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可根据金属单质跟 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而非根据置换出氢的多少,如等物质的量的 或 N a )置换出的氢多,但金属性 N aM g A l , B 项错误。 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可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非任何酸( 如低价含氧酸和无氧酸 ) 都 10、可以,如酸性 H I H B r H C l H F ,但非金属性 I C l K 离子键和共价键 ( 或离子键和极性键 ) O 3 、 A l (O H ) 3 其 ( 或 A r ) 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 ( 或 M 电子层 )有 8 个电子,这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原子结构 【解析】 ( 1 ) B ( 2) 元素非金属性 ( 金属性 ) 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碱性 ) 越强,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 各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H C l 性最强的是K O H。 ( 3) 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S ,则 ( 4) 是 S , 是 11、是 K ,它们的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按 、 K的顺序依次增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 5) 是 C , 是 N , 是 O ,由 C 、 N 、 O 和 H 组成的常用作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 中, 与 H C O3之间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内的原子间、 H C O3内的原子间的化学键是共价键,也是极性键。 ( 6) 是 含有 素、既能与 N 液又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常见的有 l ( O H )3。 ( 7) 是 其原子电子层结构的稳定性决定了化学性质具有稳定性。 专题三 化学键 专题归纳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高考考 查的重点内容。 其中对微粒结构示意图、电子 12、式、结构式的正确书写及正误判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但也会以元素的推断为背景,综合考查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电子式及结构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1 化学键分类及表示方法 2 化学键概念 “ 五澄清 ” ( 1)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 ( 2) 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一定无离子键,含共价键的也可能是非金属单质。 ( 3) 含活泼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 是离子化合物,如 A l C ( 4) 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 ( 5) 化学键被破坏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但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 13、成。 解答有关化学键的问题,需透彻理解有关的基本概念,如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认真审题,正确使用电子式等化学用语。 解答有关化学反应的判断问题,需明确化学反应的实质包括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两个过程。 典例精析 例 7 ( 2 015 无锡高一检测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 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H C l 溶于水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 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解析】 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A 正 14、确;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也可能是非金属单质, B 错误; H C l 溶于水破坏了共价键, C 错误;干冰升华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D 错误。 【答案】 A 例 8 ( 2 015 试题调研 ) 短周期元素 X 、 Y 、 Z 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 原子序数之和为 20 ,且 与 Z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 A B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 X 、 Y 、 Z 分别为第 1 、 2 、 3 周期元素,结合 与 Z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 Y 、 Z 分别为 O 、 再结合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0 ,可知 X 为 H。(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 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相关推荐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南方的香蕉在未成熟时采摘下来 ( 青香蕉 ) 运到北方后,有经验的消费者常把购回家的青香蕉同几个熟透的苹果一起放入塑料袋中,放一段时间后就会吃上金黄的、香喷喷的香蕉;同样在一些水果存贮库及花店里,人们常把水果或花朵密封好后再放入一些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就大大提高了它们的保鲜期,延长了销售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 1) 你知道青香蕉变熟的原理吗。 ( 2)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让我们把 2008 2015 食品安全事件做个大盘点:三聚氰胺奶粉之祸、地沟油上餐桌、面粉增白剂掺石灰、问题小龙虾、福尔马林浸泡银鱼、造假葡萄酒不含 葡萄汁、苏丹红染色脐橙、双汇瘦肉精猪肉、雀巢致癌婴儿食品、催熟芒果、上海染色馒头、水银刀鱼、墨汁做红薯粉条、万能牛肉膏、硫黄熏制的毒生姜、可致癌的毒豆芽、回炉面包、蒙牛学生奶 “ 中毒 ” 、死猪泡农药腌腊肉、人造鱼翅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传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在枯树洞里,时间久了,剩饭散发出奇异的芳香。 于是杜康不断研究,最终得到了散发着浓香的液体,就是 “ 酒 ” ,杜康自然就成了酿酒的鼻祖。 他的儿子黑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至第 21 天酉时开缸时,发现酒液已酸,于是黑塔便把 “ 廿一日 ” 加一 “ 酉 ” 字,称这种酸水为 “ 醋 ”。 在烹调一些菜肴时,适时加些醋和酒,炒出来的菜格外香
1、1 新 情境 激趣引航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其经济价值可观,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 资金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难题的可靠途径。 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海洋正成为人类繁衍发展的生命线。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 1800 0 k m ,海岛海岸线长达 14 000 k m
》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 备》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 乐山物联网智能化矿山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 9 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1202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 503122020)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现在我们家庭中大多都是不锈钢或陶瓷餐具,铝制餐具已逐渐退出,但在铝刚被提炼出来的 19 世纪,拿破仑大宴宾客及大臣时,其他人用银做的餐具而他自己却用铝做的餐具。 1889 年,俄国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到英国伦敦访问和讲学,英国科学家为表彰他在化学上的杰出贡献,尤其是在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建立元素周期表上的贡献,赠给他一件贵重的奖品,就是用金和铝制成的一架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