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筑师复习6000题20xx版(调整后的版)253页内容摘要:
198. 夏热冬冷地区:合肥、长沙 199. 夏热冬暖地区:广州 200. 温和地区:昆明 201. 夏至日的赤纬角为 23176。 27′;冬至日为 23176。 27′ 202. 场地设计一般需要取得的气温资料有: 常年绝对最高气温和常年绝对最低气温 历年最热月、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 203. 总平面布置时必须满足规划要点有: 用地红线范围的建 筑高度限制;退让距离;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204. 新建 10 层以上建筑必须做深基础,可利用地下空间,建‘满堂红’人防地下室 205. 规划确定的新建居住区、统建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建人防地下室 206. 市区新建 9 层以下、非深基础的民用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 7000M2者应修建人防地下室 207. 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宜设置在主干道两侧 208. 地震设防的城市,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让 58M 209. 次干道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等设施 210. 市区建筑容积率大于 4 的地区(城市规模≤ 200 万人口的城市),其道 路支路的密度应在 68公里 /公里 2 211. 建筑物一级耐久年限 100 年以上 建筑物二级耐久年限 50100 年 建筑物三级耐久年限 2550 年 建筑物四级耐久年限 15年以下 21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中总建筑密度为第二位、绿地率位第三位 213. 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 不得 向 道路 上空 排泄 雨水 214.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要求在门诊、急诊入口附近均 应设 车辆 停放场 地 215. 改扩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 10M(不按人流量确定) 新建步行商业街,应留出不小于 5M 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步行商业街如设有上空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 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 500M 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 应设 置 停车场 地 216. 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宽度可采用 1015M 紧急疏散出口的间距为 160米 距城市次干道距离不宜大于 200 米,距公交站不宜大于 100 米 步行区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217. 村镇道路是规划范围内的宽。 分四级:一级 1420M,二级 1014M,三级 67M,四级 218. 山地南低北高,依山势平行建住宅群,可在满足日照要求条件下,缩小建 筑间距,对提高建筑密度有利 219. 夏季主导风向应朝向长的建筑吹,并引导风穿堂过 220. 居住 区级公建服务半径 8001000M; 小区 级公建服务半径 400500M; 组团 级公建服务半径 150200M; 221. 居住区 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20M,道路车道宽为 9米 小区 路按路面宽度计算58M 组团 路按路面宽度计算 35M 宅间 小路也应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222. 道路旁设骑楼,柱外缘距道路红线大于 ;骑楼底层外墙到道路红线 米;净高 米;骑楼地面应于人行道 地面相平,无人行道时高出路边界 223. 小区路设人行便道时,人行便道不计算 224. 配建停车场属于公建用地 ,居民小汽车停方场属道路用地 225. 居住区规划的总用地分别为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二类 226.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为 227. 居住区的室外儿童游戏场的适用坡度应为 % 228.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 ,其纵坡宜按 非机动车道 要求控制 229. 公共汽车站停车场停车总数不超过 50 辆时可设 一个 出入口 客车进出口应用文字和灯光分别标明进站口和出站口 每组 停车数量不宜超过 50 辆 站场停车超过 50 辆, 应按组设汽车水箱供水点 230.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主体部分与建筑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汽车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20 米 231. 广场地面坡度,一般满足排水 %3%,尤以 %2%为宜 232. 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消防车道净高不宜小于 4M 建筑的沿街部分超过 160M 时,应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 233. 易受积水雨水影响的楼地面应比同层相邻使用空间部分低 2050,以免溢水 234. 居住区住宅建筑应避免视线干扰,窗对窗及阳台视线干扰距离不宜小于 18 米 235. 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通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236. 汽车坡道出入口与平 地相衔接按坡度 1/2 i‰计 237. 残疾人非机动车道最小宽度不得小于 ,横向坡度 % 238. 当建筑设有进车道时,室内地坪应尽可能接近室外平整地标高,一般室内外高差为 239. 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地下水低的地段,可考虑挖方,减少建筑基础埋深,地下水位高的地段不宜挖方 240. 居住区干道有纵坡控制要求应大于 %坡,宜平缓,稍低于附近居住区用地的标高 241. 建筑物坡道,汽车一般最大 8%,手推车不大于 6%,电瓶车不大于 4%,自行车可不大于 3% 242. 顺风坡区,风向平行等高线,建筑斜交等高线布置,通风良好 迎风坡区,风向 垂直等高线,建筑顺等高线或斜交等高线布置,通风良好 243. 山地高压风区,风压较大,不宜建高楼以免背面涡风区产生更大涡流 244. 背风区,可能产生绕风或窝风,布置居住建筑,通风不好 245. 山地建房时,为防山洪危害,要靠修建排洪沟,拦洪坝 246. 面积较大,地势较平坦的地段,多用暗沟排水 场地排水方式,建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多用明沟排水 建构筑物标高变化比较多的地段,多用明沟 道路标高高于建筑物标高的地段,多用明沟 247. 室外管线亚热带地区不需要专门规范及标准设计 248. 供水管材一般不用工程塑料管 249. 膨胀土地区管线布置应避免埋深 、依据山势布置、采用管沟敷设是应避开暗流地带、建筑物四周不应作明沟排水 250. 蒸汽管或热水管可架空敷设,地沟敷设,不可与煤气管共架敷设,不应直埋 251. 直埋电缆与建筑关系不允许埋入散水,且距建筑物散水 252. 地下电缆可与道路交叉布置,但电缆中心线至路面最小垂直净距应为 1M 253. 污水在下,给水次之,煤气在上,电力、电讯依次靠近建筑,彼此错开 254. 公园游人集中场所范围内不宜选用大规格的苗木 255. 绿地率指居住区内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四种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等人工绿地 256. 土方工程系统图,‘ +’表示填方,‘ ’表示挖 方,中间无符号表示不需工程挖填土方量,属施工待整平区 257. 表示道路横拱排水应在路面之上画箭头 258. 对车流量较多基地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红线大于 70M 距人行道、引桥道、地铁出入口大于 5M 距公交站台大于 10M 距中小学、公园、残疾建筑大于 20M 当基地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259. 在大城市车辆较多的主干道,靠近交叉路口附近设置公交中途站,一般应设在交叉路口 100 米以外处 260. 不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台阶、平台、窗台 、 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 、 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 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 261. 有人行道的 2米以上窗扇、窗罩, 米 米以上活动遮阳,人行道减 1米,≤ 3米 米以上阳台、凸形封闭窗、雨蓬、挑檐≤ 1米 米以上雨蓬、挑檐,人行道减 1米,≤ 3 米 262. 无人行道的 米以上窗扇、窗罩, 米 米以上雨蓬、挑檐,≤ 1 米 26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的 倍,不得小于 5 米 264. 场地雨水暗沟的坡度大于 %;明沟的坡度大于 % 265. 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洪水位标高 米,否则应采取防洪措施 266. 市区中心的临街建筑,应 根据面临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高度 267.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 无 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米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 有 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米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并 通汽车 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68 米 各类管道支架和围墙时为 268. 居住区道路边缘到建筑物的距离 无 出入口居住区道路高层 5米 ,多层 3 米;小区路 3 米;组团、宅间 2 米 有 出入口居住区道路高层 5米 ,多层 5 米;小区路 5 米;组团、宅间 米 距山墙高层 4米 ,多层 2 米;小区路 2 米;组团、宅间 米 距围墙均为 米 269. 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 %;地面坡度大于 %时应分成 台地 ,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土墙或护坡 270. 基地车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 %,亦不应大于 % 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 %,但其长度不应超过 80 米,路面应有防滑措施 56%(800)、 67%(500)、 78%(300)、 89%(150)、 910%(100)、 1011%(80), 横坡宜为 % 271. 基地人行道的纵坡不应大于 % 大于 %时宜设踏步或局部坡度可不大于 %的坡道,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 % 272. 建筑物底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至少 米 273. 当场地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再衔接城市干道 274. 人行道> ;横坡 12%;距建筑物 275. 道路的转弯半径小车 6M;货车 9M 276. 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小型车为直线 15%;曲线 12% 277. 在竖向设计中,计算土石方平衡时,对于非粘性土壤使用的松散系数为 278. 当道路的纵坡为 1%时,雨水井的设置间距宜为 6080米 279. 当场地的汇水面积大于 3000 平方米时,应设至少 2个雨水井 280. 道路交叉口的视距> 21M 281. 一般小型汽车场 2530M2/辆;小型汽车库 3040M2辆 282. 停车场 直线 通道的最大纵坡可以做到 15% 停车场 曲 线通道的最大纵坡可以做到 12% 283. 倒车进,顺车出的行驶方式进入停车场可使得通道宽度最小 284. 停车场的场内车行道的宽度最小为 6 米 285. 地面停车场内,小汽车与小汽车之间的横向净距应保证有 米 286. 停车场出入口, 50 辆以上 2个, 500 辆以上 3 个;出入口之间大于 15M 287. 地下 停车库 100 辆以上 2个出入口 288. 多层车库 < 100 辆,可设 一个双 车道出入口;出入口宽度> 7M;单车宽 +( );双车宽 +( ) 289. 自行车单台停车尺寸为 2*,自行车坡道净宽 不应小于 ;纵坡一般在 %范围 290. 环境保护三同时为主体工程与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91. 建筑造价的相关因素:建筑场地购置费用;建筑设计费用;建筑施工费用;建筑施工监理;不可遇见费用 292. 建筑法规的相关因素:建筑各项法规的约束;建筑规范的要求;地区民族、传统、信仰的传统要求 293. 区域性地形图常用 1/5000 至 1/10000;总图常用 1/500 至 1/1000 的地形图 294. 图例中有地物符号、地形符号、标记符号三类 295. 纵向 X轴南北坐标,横向 Y 轴东西坐标。 城市地域一般用方格独力坐标网绘地图。 296. 我国地图等高线是 以 青岛 平均海平面作零点高程,以米为单位计 297. 九度地震设计烈度地区不宜建设;八度以下地震区要注意高度、密度、防火、防爆、疏散等措施 298. 停车场出入口处视线避免遮挡,出入口后退 2M 的道中线上两侧各 60176。 角范围无障碍物 299. 地面设计小于 3%自然坡一般选择平坡式 大于 3%一般拟定台阶式;场地长度超过 500M,坡度小于 3%,也可用台阶式 中坡地与陡坡地的分界线为 25% 300. 场地建筑至道路的排水坡度最好 13%。 一般允许 % 301. 场地建筑地坪高,进车道略低,一般差 302. 场地建筑地坪高,遇人行道一般差 ;允许 303. 城市型道路有雨水口,一般最小纵坡 %,比建筑室内地坪低 304. 郊区型道路有边沟排雨水,竖向设计为方便排水,场地坡度宜在 %范围 305. 明沟排水坡度一般为 %;特殊困难可采用 %; 306. 地下管线从建筑向道路路牙,由浅至深,依次为通讯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沟、压缩空气、煤气、氧气、乙炔、给水、雨水,最后为污水管 307. 地下管线重叠,将常检修和小管径放上面 308. 地下管线可敷设于绿化下,但不宜于乔木下面 309. 煤气管与热力管至乔木中心的最小水平距离为 米 310. 各种地 下管道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 米 311. 土石方图方格网间距一般为 2040M;一般概算可取 20M 格,详细计算可采取 5M格 312. 绿化布置分规则式(西洋式)、自然式(结合地貌空间)、混合式(中西合一)、中国式(因山取势人工造园)工四种 313. 树木与建筑物的间距 至乔木中心。一级建筑师复习6000题20xx版(调整后的版)253页
相关推荐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1928 年夏天,军长孙殿英把贪婪的目光盯上了豪华富丽的东陵慈禧墓,他要趁军阀混战的机会开墓盗宝,发笔横财。 经过两三个月的挖掘,奉命开墓的官兵终于打开了慈禧墓。 进入墓室后,一片富丽堂皇,尤其是慈禧旁边的一个精致的烟盒,里面还装着上等的鸦片。 旅长韩大宝顿时烟瘾大发,摸出火柴就想美美地抽它几口,可刚把火柴一划,突然间卷起一片火光,墓室爆炸了,他们被炸得血肉横飞。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凯库勒是德国化学家, 19 世纪中期,随着石油、炼焦工业的迅速发展,有一种叫做 “ 苯 ” 的有机物的结构成了许多化学家面临的一个新的难题,凯库勒就是其中的化学家之一。 为了探求谜底,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工作起来就忘记了休息,黑板、地板、笔记本,甚至是墙壁上,到处都是他写下的化学结构式,但一直没有什么结果。 18 65 年,一天夜晚,他在书房中打起了瞌睡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现在我们家庭中大多都是不锈钢或陶瓷餐具,铝制餐具已逐渐退出,但在铝刚被提炼出来的 19 世纪,拿破仑大宴宾客及大臣时,其他人用银做的餐具而他自己却用铝做的餐具。 1889 年,俄国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到英国伦敦访问和讲学,英国科学家为表彰他在化学上的杰出贡献,尤其是在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建立元素周期表上的贡献,赠给他一件贵重的奖品,就是用金和铝制成的一架天平。
不得小于 50mm,颈部高度不应当超过 50mm; (5)炉墙上椭圆形人孔一般应当不小于 400 450mm,圆形人孔直径一般应当不小于 450mm,矩形门孔一般应当不小于 300 400mm。 注 31:若由于结构原因颈部或者孔圈高度超过本规程 规定,孔的尺寸应当适当放大 锅炉钢结构 基本要求 支承式和悬吊式锅炉钢结构的设计应当符合 GB/T 22395《锅炉钢结构设计规范 》的要求 平台
1、知识网络 1. 化学能与热能 2 化学能与电能 3 化学反应速率 4 化学平衡 专题突破 专题一 化学能与热能 专题归纳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吸热或放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学习,建议从两个方面入手: ( 1) 熟记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各有哪些类型; ( 2 ) 掌握键能与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
、资料查询及技术计算、模拟试验等等。 7 (三)、现场勘察 资料搜集 ( 1)物证搜集; ( 2)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 3)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有关事实; ( 4)证人材料搜集。 实物拍照 方位拍照;全面拍照;中心拍照;人体拍照。 现场绘图 根据事故的类别和规模以及调查工作的需要应绘制出下列示意图。 事故全貌摄影 事故图 清理事故现场 (四)、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