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九年级上册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内容摘要:

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1 空 气化学九年级上册想一想问题 1 日常生活中哪些实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呢。 问题 2 你如何“捕捉”到空气。 说出你的方法。 问题 3 你已经知道空气中有哪些物质。 请用具体的实例说明。 想一想问题 1 拉瓦锡是怎么探究空气成分的。 得到了什么结论。 问题 2 仿照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和装置,你能设计出测量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案吗。 实验装置、原理、集气瓶,燃烧匙,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烧杯。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 内气体减小,压强减小,水倒流入瓶内,倒流入瓶内水的体积就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从而得出氧气的体积含量。 ( 1)组装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3)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内,立即盖紧瓶塞;( 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 1)装置气密性要良好;( 2)红磷要足量;( 3)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立即塞紧瓶塞;( 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友情提醒(1)小组成员互相协作;(2)装置 密封 ;(3)红磷 足量 ;(4)点燃后 迅速 伸入集气瓶,立即盖紧瓶塞;(5)等装置 冷却到室温 后才能打开止水夹进行读数。 独立思考后讨论1. 红磷燃烧时的现象。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 (填物质状态)。 2.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 ;红磷过量的目的是。 3. 点燃红磷前打开止水夹,水能否倒流。 为什么。 4. 3、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 由该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5. 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练一练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乙 4、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 D.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概念 由不同物质组成 由一种物质组成特性没有固定的组成,没有固定的性质,如熔沸点等,各成分保持原有的性质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如熔沸点等举例 空气、盐水、糖水、石油、墨水、海水等 氧气、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等联系 混合物 纯净物分离、提纯 混合问题( 1)如何判定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 2)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吗。 ( 3)空气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吗。 ( 4)冰水是由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吗。 ( 5)酒精汽油是由酒精和汽油组成的纯净物吗。 主要知识点氮气 78%氧气 21%一、空气 稀有气体 氧化碳 它气体和杂质 、 .( 1)氧气 ( 2)二氧化碳 ( 3)水蒸气6.( 1)偏小 产生浓厚的白烟( 2) 1/5 氮气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