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内容摘要:

煤气区域内发现煤气泄漏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向 中控 室汇报 ,并说明泄漏部位、泄露程度及现场 情况,中控室立即向车间值班领导汇报,并向调度室和安全管理部 汇报 并说明情况。 b) 中控室接到现场通知后,向车间值班领导、 安全管理部 、生产技术部和调度室汇报,并且通知维修人员到达现场。 维修人员查明情况后,将处理意见通 14 报给车间值班领导,有车间值班领导作出决定,并将决定通知中控室,由中控室负责将处理意见付诸实施。 c)少量的煤气泄漏, 修理工 进行修理时可以采用堵缝(用堵漏胶剂、木塞) ,法兰热紧 或者打补的方法来实现;如果是为螺栓打补而钻孔,可以采用手动钻或压缩空气钻床;如果补丁需要焊接, 那么在焊补前必须 设法阻止漏气,如果法兰热紧,使用铜制或木质工具敲打的办法。 如无其它方法处理,则停产后处理。 修理前必须由操作工进行确认,并由车间值班领导和技术员在场指导。 大量煤气泄漏且修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 车间值班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减负荷生产,将生产负荷降到最低以最大限度减少泄漏量, 然后按少量煤气泄漏处理。 d)在进行上述修理操作前, 现场操作工 必须对泄漏部位进行检查确认, 维修时 一般采取用铜制或木质工具轻敲的办法,查看泄漏点的形状和大小,检查泄漏部位(设备外壳或者管壁)是否适合于不停产焊补和粘接, 检查人应富有实践经验并必须佩戴呼吸器或其他防毒器具。 e)如果堵漏工作需要停煤气方可进行, 车间领导与技术人员 应根据煤气泄漏区域、管线、设备的损坏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和制定的堵漏方案联系协调该管线系统的停运工作,并组织实施煤气处理、置换方案。 f)发生煤气泄漏后,由到场的行政级别最高者现场指挥,由 质检中心 和 节能减排办公室 取煤气泄漏区域周围空间空气样做 CO 含量分析,根据测定的 CO含量结果,当 CO 含量超过 50mg/m3( 40PPm)时 ,需公司武保部与公安处一起进行人员的疏散或戒严,由节能减排 办公室、公司 办公室协助险区内人员的撤离、布岗,疏通抢险通道。 h)进入煤气泄漏区域工作按照如下标准进行: 在煤气场所工作的安全许可时间: CO 含量不超过 30mg/m3( 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CO 含量不超过 50mg/m3( 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 CO 含量不超过 100mg/m3( 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CO 含量不超过 200mg/m3( 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 1520 分 钟。 工作人员每次进入煤气泄漏区域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 2 小时以上。 15 i)带煤气作业的要求: 带煤气作业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应有 气体 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并有本公司专人监护。 按照煤气场所工作的安全标准,靠近煤气泄漏部位或进行带煤气操作的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如:氧气、空气呼吸器)或其他防毒器具,负责监护的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 煤气泄漏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进行警戒,距煤气泄漏现场 40m内,禁止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具、降温器材(如黄泥、湿麻袋等 ),有风力吹向的下风侧,应根据实际情况延长禁区范围。 与带煤气堵漏工作无关的人员必须离开现场 40m 外。 带煤气作业所采用的工具必须是不发火星的工具,如:木质、铜制工具或涂有一厚层润滑油、甘油的钢制工具。 带煤气作业不宜在雷、雨天气、低气压、雾天进行。 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 距作业点 10m 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 精神不佳,身体不好,不懂煤气知识,技术不熟练者不得参加带煤气操作。 带煤气作业不准穿钉子鞋,携带火种、打火机等引火物品。 进行带煤气作业时应对现场作业地点的平台、斜梯、围栏等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预先设置好安全逃生通道。 凡是在室内或设备内进行的带煤气作业,必须降低或维持压力,减少煤气泄漏量,尽最大努力减少 CO 含量。 室内带煤气作业应打开门窗使空气对流,所采用的排风设备必须为防爆型式,室内外严禁火源及高温。 煤气着火事故应急处理 ( 1) 发生煤气着火后,岗位 操作 人员应立即 向 中控室汇报并说明着火地点、着火介质、火势情况,现场情况。 同时拨打火警电话 119 及公司消防队 684268423 报警,报 出着火地点、着火介质、火势情况等,并派专人引导消防车到现场灭火。 中控室立即向车间值班领导汇报,并向调度室和 安全管理部 汇报并说明情况, 操作工根据车间值班领导安排,在着火区域设置简单路障。 车间值班领导负责疏散现场不必要的人员再用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 a)现场人员通知中控室后,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并根据中控室指挥在现 16 场采取措施。 并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安排。 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由现场操作人员负责协调组织布置岗哨 ,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进入煤气危险区域的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 ,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 煤气中毒的器具。 在第一时间根据现场火势选择灭火器具与灭火方法,将初期火灾尽可能扑灭。 b)中控室接到现场通知后,向车间值班领导、 安全管理部 、生产技术部和调度室汇报,并且按照操作规程作减产、停产处理,事态严重时作紧急停车处理。 在处理时负责指挥现场操作人员操作。 c)车间值班领导 与班工长 接到中控通知时,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明情况,并作出处理意见,由中控室负责将处理意见付诸实施。 车间值班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减负荷生产,将生产负荷降到最低以最大限度减少泄漏量,从而将火势减到最小。 并安排人员设置安全 标识牌、警戒线,煤气泄漏燃烧现场的紧急疏散等。 煤气大面积泄漏燃烧时,应立即设立警戒范围,所有人员依据 “逆风(煤气)而逃的原则,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中毒人员扩大。 ( 2) 如果煤气着火后伤及人身,当班人员应迅速通知煤气防护站、医院、消防队及时赶扑现场救人。 ( 3) 事故现场由 现场操作人员 负责配合消防队设立警戒线,由公司 武保部、节能减排办公室 、 公司 办公室协助险区内人员的撤离、步岗,疏通抢险通道。 ( 4) 由 车间领导 根据煤气着火的现场情况和施工抢险方案来决定是否需停煤气处理,并迅速做相应安排。 ( 5) 使用湿草 (麻)袋、黄泥、专用灭火器灭火,涉及或危及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 ( 6) 若煤气着火导致设备烧红,应逐步喷水降温,切忌大量喷水骤然冷却,以防设备变形,加大恢复难度,遗留后患。 ( 7) 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低于 100Pa,严禁突然关闭煤气阀门,以防回火爆炸。 ( 8) 直径小于或等于 100mm 的煤气管道着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轻微着火可用湿麻袋或黄泥堵住火口灭火。 ( 9) 事故发生后,煤气隔断装置、压力表或蒸汽、氮气接头应安排专人控 17 制操作。 ( 10) 未查明原因前,严禁送煤气恢复正常生产。 煤气爆炸事故应急处理 ( 1) 发生煤气着火爆炸后,岗位操作人员应立即向中控室汇报并说明着火地点、着火介质、火势情况,现场爆炸情况。 同时拨打火警电话 119 及公司消防队6842 68423 报警,报出着火地点、着火介质、火势情况、爆炸后现场情况等,并派专人引导消防车到现场灭火。 中控室立即向车间值班领导汇报,并向调度室和 安全管理部 汇报并说明情况。 a)现场人员通知中控室后,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并根据中控室指挥在现场采取措施。 并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安排。 事故现 场应划出危险区域,由现场操作人员负责协调组织布置岗哨 ,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进入煤气危险区域的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 ,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在第一时间根据现场火势选择灭火器具与灭火方法,将初期火灾尽可能扑灭。 b)中控室接到现场通知后,向车间值班领导、 安全管理部 、生产技术部和调度室汇报,并且按照操作规程作减产、停产处理,事态严重时作紧急停车处理。 在处理时负责指挥现场操作人员操作。 c)车间值班领导接到中控通知时,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明情况,并作出处理意见,由中控室负 责将处理意见付诸实施。 车间值班领导负责疏散现场不必要的人员。 车间值班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减负荷生产,将生产负荷降到最低以最大限度减少泄漏量,从而将火势减到最小。 再用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 并安排人员设置安全标识牌、警戒线,煤气泄漏燃烧现场的紧急疏散等。 煤气大面积泄漏燃烧时,应立即设立警戒范围,所有人员依据 “逆风(煤气)而逃的原则,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中毒人员扩大。 d)煤气大面积泄漏燃烧时,应立即设立警戒范围,所有人员依据 “逆风(煤气)而逃的原则,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中毒人员扩大。 ( 2) 如果 煤气着火爆炸后伤及人身,当班人员应迅速通知煤气防护站、医院、消防队及时赶扑现场救人。 ( 3) 事故现场由现场操作人员负责配合消防队设立警戒线,由公司武保部、 18 节能减排办公室 、 公司 办公室协助险区内人员的撤离、步岗,疏通抢险通道。 ( 4) 由车间领导根据煤气着火的现场情况和施工抢险方案来决定是否需停煤气处理,并迅速做相应安排。 ( 5) 使用湿草(麻)袋、黄泥、专用灭火器灭火,涉及或危及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 ( 6) 若煤气着火导致设备烧红,应逐步喷水降温,切忌大量喷水骤然冷却,以防设备变形,加大恢复难度,遗留后患。 ( 7) 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低于 100Pa,严禁突然关闭煤气阀门,以防回火爆炸。 ( 8) 直径小于或等于 100mm 的煤气管道着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轻微着火可用湿麻袋或黄泥堵住火口灭火。 ( 9) 事故发生后,煤气隔断装置、压力表或蒸汽、氮气接头应安排专人控制操作。 ( 10) 未查明原因前,严禁送煤气恢复正常生产。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一般是煤气 设备被炸损坏,冒煤气或冒出的煤气产生着火,因此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着火事故,或者发生二次爆炸,所以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a 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同时立即通知后续工序。 并迅速充入氮气、蒸汽等惰性气体把煤气处理干净。 b 对出事地点严加警戒,绝对禁止通行。 c 在爆炸地点 40m 内禁止火源,以防事故的蔓延和重复发生,如果在风向的下风侧,范围应适当扩大和延长。 d 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在未查明原因之前,绝不允许送煤气。 e 组织人员抢修,尽快 恢复正常生产。 煤气中毒的现场应急处理 ( 1) 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区域的有关人员 ,立即通知 中控室,由中控室通知 调度室及有关单位并进行现场急救 (进入煤气区域 ,必须佩戴呼吸器 ,未有防护措施 ,严禁进入煤气泄漏区域、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 ( 2) 现场人员通知中控室后,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设置安全标识牌、警戒 19 线,煤气泄漏现场的紧急疏散等。 并根据中控室指挥在现场采取措施。 并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安排。 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由现场操作人员负责协调组织布置岗哨 ,阻止非抢救人员进 入。 进入煤气危险区域的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 ,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 3) 车间领导 到达现场后,立即成立临时性机构,指挥机构设在上风侧便于观察和指挥的安全区域,通讯联系以 中控室 为信息枢纽。 ( 4) 中毒区域岗位负责人清点本岗位人数。 ( 5) 现场指挥人员负责组织查明泄漏点及泄漏原因 ,并 通知中控室,中控室通知维修人员 对泄漏点进行处理。 ( 6) 中毒人员的抢救: a 设备泄漏,引起人员轻微煤气中毒 煤气岗位因设备泄漏,引发人员轻微煤气中 毒,中毒者可自行或在他人帮助下先尽快离开室内到空气新鲜处,喝热浓茶,促进血液循环。 或在他人护送下到煤气防护站或医院吸氧,消除症状。 在做好轻度中毒者保护性措施后,其他值班人员应迅速打开轴流风机,排空室内泄漏煤气,然后用便携式 CO 报警仪确定煤气泄漏部位,通知本车间领导,由车间领导负责安排设备泄漏点的处理。 b 煤气容器设备内检修作业时人员轻微煤气中毒 轻度中毒者应在他人保护下撤出煤气容器设备,到空气新鲜处,或在他人护送下到煤气防护站或医院吸氧,消除症状。 在保护轻度中毒者撤出煤气容器设备的同时, 其他参与作业的人员应同时撤出作业容器。 由安全监护人员监测煤气容器内一氧化碳浓度,确定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处理和是否需要佩戴氧气呼吸器重新投入作业。 c 作业现场发生人员中、重度煤气中毒 由作业现场安全员负责配合医院或煤气防护人员将中毒人员迅速脱离作业现场,至通风干燥处,由医院或煤气防护站工作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若因大量煤气泄漏引发煤气中毒事故发生,应急小组在指挥对中毒人员抢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