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护规程内容摘要:
5. 5. 2. 11. 2 原因 A. 辅助接力器油腔过大,停机后易积存空气开机时这些空气引起振动 B. 主配压阀活塞受污油粘滞,无法在开机后移动,造成上下串动 5. 5. 2. 11. 3 处理 A. 停机关闭闸阀后,手动控制手轮使主接力器移动全行程 2~3 次,排除空气 B. 换全手动运行 5. 5. 2. 12 两台机组并列运行时 串负荷摆动 5. 5. 2. 12. 1 现象 A. 系统周波变化使调速器波动,速动性好的调速器较快恢复至平衡位置。 B. 运行速动性差的调速器调节过程保持其调节输出,当各部件将要回复至平衡位置时,瞬间系统扰动引起速动性好的调速器产生再调节,于是形成串荷。 11 5. 5. 2. 12. 2 原因 A. 两台机调速器的永态调差系数 bp 值均整定过小 B. 两台调速器传递变速机构的杠杆灵敏度不一致,个别存在死行程 5. 5. 2. 12. 3 处理 A. 适当增大速动性差的调速器 bp 值,减小速动性好调速器的 bp 值 B. 调整两台调速器的缓冲 时间常数 Tamp。 值到尽可能相一致的数值,以弥补死行程 5. 5. 2. 13 调速器增减负荷动作缓慢 5. 5. 2. 13. 1 现象 A. 红黑针移动速度缓慢,负荷增减不够灵敏 5. 5. 2. 13. 2 原因 A. 参数调整不当,造成稳定性高,而速动性差 B. 主配压阀行程过小 C.引导阀针塞搭叠太大 5. 5. 2. 13. 3 处理 A. 增大永态调差系数 bp 值和缓冲时间 Tamp。 值 B. 按调保计算要求,整定主配压阀行程 C. 重新调整引导阀针塞搭叠量,或更换 5. 5. 2. 14 压力钢管破裂 5. 5. 2. 14. 1 现象 A. 钢管剧 烈振动,并激射水流 B. 机组负荷迅速下降 5. 5. 2. 14. 2 原因 A. 由于调节设计时间失准,且辅助上下限螺母跑位,造成甩负荷时间变短水压力剧增 B. 钢管焊接处破裂造成 5. 5. 2. 14. 3 处理 A. 若闸阀前压力钢管破裂应紧急关进水处闸门 B. 若闸阀后压力钢管破裂则强行关闸阀 C. 机组与系统解列后保持空载以减小水锤压力 5. 5. 2. 15 电动操作开限或变速机构时,主接力器活塞无反应 5. 5. 2. 15. 1 现象 A.变速箱内蜗轮旋转时有打滑声 B.开限或变速机构铜镙母无法移动 C.引导阀针塞无法 移动 5. 5. 2. 15. 2 产生原因 A.变速箱外调整螺母过松或过紧 B.电动操作接线线路故障或各杠杆连杆脱落 5. 5. 2. 15. 3 处理 A.调整双调节螺母使压力适中,直至电动操作合格 B.检查电动操作回路接线及各杠杆连杆的配合情况 5. 5. 2. 16 额定转速下开限黑针摆动 5. 5. 2. 16. 1 现象 A.辅助接力器抖动频繁 B.主接力器开关方向摆动,油渗漏加大 12 C.调速轴与推拉杆动作频繁 5. 5. 2. 16. 2 产生原因 A.引导阀搭叠量偏小,造成灵敏度过高 B.开限切换阀搭偏小,或反馈杆杠死行程 C.主接力器和主 配压阀油路中含气较多 5. 5. 2. 16. 3 处理 A.更换引导阀针塞 B.调节切换阀针塞,或调整各反馈杠杆卡阻造成的死作程 C.关闭闸阀并全行程开关主接力器,使其排除系统内残存空气 5. 5. 2. 17 手动操作开限机构关机,主接力器活塞不动 5. 5. 2. 17. 1 现象 A.开限黑针无法关闭 B.接力器无法向关机侧移动 5. 5. 2. 17. 2 原因 A.辅助接力器活塞杆上的上限位螺母调好后未锁锭,造成上移过位 B.主配压阀或辅助接力器杂物卡塞阀体造成无法传递液压放大的作用 5. 5. 2. 17. 3 处理 A.主接力器活塞 杆上的关闭侧限位螺母下调,直至主接力器活塞能向关机侧移动并再依据调试计算的关闭时间,整定后锁紧 B.若关机限位螺母下调后级无法动作,则应全手动关机,并拆洗主压阀和辅助接力器 5. 5. 2. 18 飞摆电机温升过高 5. 5. 2. 18. 1 原因 A.装配不当引起磨擦力矩过大,造成过载 B.开限切换阀润滑油孔被堵,油无法渗进引导阀,使其阻力加大,使飞摆电机过载 C.电机线圈,轴承等受污严重,造成短路或阻塞 5. 5. 2. 18. 2 处理 A.切换为油压手动运行后检查 B.停机检查装配质量及传动联接处的配合情况 程 6. 1 运行规定 6. 1. 1 每台发电机均应按其本站的顺序编号,并将序号明显地标明在发电机外壳上,发电机的附属设备应有相应的编号。 6. 1. 2 发电机按照部颁各有关规程的规定所装设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机构、原理更改,均应有正式批准的方案和图纸。 在发电机的监视测量仪表上标出运行额定的红线。 6. 1. 3 发电机所有的水、气管路均应按规定着色。 (详见附录 A) 6. 1. 4 为了检查制造、安装和检修后的质量,掌握发电机的参数和特性,应按照部颁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必要的、定期的试验,以决定发电机是否可以投入运行。 6. 1. 5 每台 发电机均应建立档案及运行备品,其主要内容有: a.运行维护所必须的备品 b.发电机安装维护使用说明书和随机供应的图纸 c.发电机安装、检查和交接试验的各种记录 13 d.发电机运行、检修、试验和停机的记录(包括技术文件) e.发电机缺陷和事故的记录 f.发电机及附属设备的定期预防性试验及绝缘分析记录 g.现场运行规程 6. 2 发电机的正常运行方式 6. 2. 1 发电机按照制造厂铭牌数据规定的运行方式称额定运行方式。 发电机在该运行方式下可连续运行。 不得超过或无根据地 限制出力运行。 6. 2. 2 发电机机端电压允许在额定值的177。 5%( 5985V。 6615V)范围内变。 其功率因数为额定值时,可带额定负荷。 机端电压允许值根据系统功率进行调整,但不得使赤坑电站发电机的励磁电流超过 274A。 6. 2. 3 发电机定子线圈、转子线圈和铁芯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得超过 120℃,温升不得超过 80℃。 发电机定子线圈及铁芯温度超过允许温度或温升时,必须降低定子电流,直至温度维持在允许温度范围内。 6. 2. 4 发电机连续运行的最高允许电压不得大于额定值的 110%。 最低不应小于额定值的 90% (— )。 6. 2. 5 当发电机电压下降到低于额定值的 95%( 5985V)时,定子电流长时允许的数值以转子电流不超过额定值为限,最大不得超过额定定子电流的 105%( 120A)。 6. 2. 6 频率的变动范围不超过177。 赫兹(即 ~ )时,发电机可按额定容量运行。 6. 2. 7 发电机冷却方式的空气温度要求。 6. 2. 7. 1 赤坑发电机允许进风温度最低不得低于 0℃,否则,电机在运转前必须先进行预热;最高不得超过 40 度;并应保持管道通风之轴流风机工作正常。 a.当冷却空气温度在 35℃ ~40℃范围内时,每增加 1℃定子电流的允许值应较额定值降低 % () b.当冷却空气温度在 40℃ ~45℃范围内时,每增加 1℃定子电流的允许值应较额定值降低 %即 ( A) c.当冷却空气温度在 45℃ ~50℃范围内时,每增加 1℃,定子电流的允许值应较额定值降低 %即 () 6. 2. 8 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为滞相 ,运行中的发电机功率因数一般不超过滞相。 当发电机运行中的的功率因数与额定值有出入时,发电机负荷应调整到使定子电流和转子电流不超过在当时冷却空气温度下所允许 的数值。 必要时可以在功率因数为 1 的条件下运行,不得进相运行,此时应加强监视,防止机组发生振荡。 6. 3 发电机正常运行的监视检查维护 6. 3. 1 发电机的启动、并列、加负荷和停机 6. 3. 1. 1 备用中的发电机及其全部附属设备,应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监视,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随时能立即起动。 6. 3. 1. 2 发电机启动和并列许可 a.必须接到龙潭调度电话命令或征得值班调度员的许可。 b.发电机检修后开机,在启动前应将检修工作票收回;拆除有关设备上的接地线(刀闸 )、短路线、标示牌及临时遮栏等安全措施,检 查发电配备部分及其周围完好清洁,无杂物存在 如工具、木块、擦机布、螺栓、螺帽等等。 并用小于 0. 2MPa 的压缩空气吹扫发电机内部等转动间隙。 c.检修和停机时间超过 72 小时的机组,在开机前必须进行发电机定子和励磁回路绝缘电阻测量。 14 定子回路绝缘电阻应使用 2500V 摇表测量,换算至 75℃时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前次数值的 1/3~ l/5,吸收比 (R60′ /R15′ )应大于。 否则应查明原因并将其消除。 励磁回路绝缘电阻应使用 500V 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兆欧,所测绝缘电阻达不到上述要求, 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恢复,如一时无法恢复,则是否允许投入运行应由电站技术主管负责人决定。 d.启动频繁的发电机、定子和励磁回路测量绝缘工作不必每次启动前进行,但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测量绝缘工作均须在停机后进行。 6. 3. 1. 3 发电机启动前检查项目 a.有关设备的各部接头及盘后接线应接触良好,无松动、脱焊、掉线及绝缘损坏等现象。 b.继电保护、自动化和励磁盘各有关插件插入并接触良好。 c.有关继电保护、自动化回路完好,信号继电器已复归,有关压板在规定位置上,控制屏各有关表计 及信号灯完好,指示正确。 d.集电环、碳刷引线周围应整洁,无碳粉集存,碳刷在刷架内应能上下移动自如,不能偏转且碳刷与集电环接触紧密良好。 碳刷引线与机壳或不同极性的碳刷之间无相碰现象。 灭磁开关完好且确已断开,触头无烧灼痕迹。 可控硅励磁装置检查及操作按规定项目进行。 e.励磁变压器清洁,一二次接线完好,瓷瓶光滑无裂纹,高压熔丝外部完好无损。 f.发电机的真空断路器在分闸位;隔离刀闸分合灵活;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外部清洁,无可疑痕迹,接地良好;高压熔断器外部完好无损;开关柜各支持瓷瓶清洁,无裂纹、联锁装置完好,分合闸指示正确,储能操作机构完好,无异常。 g.厂用电源及直流电源正常;操作回路、控制回路、保护回路、熔断器完好,并恢复各回路正常供电,直流系统无失地现象。 h.微机继保操作系统运行正常。 6. 3. 1. 4 全站性停机后启动及操作原则 a.全站性停机后开机前准备工作按 5. 3. 2 条内容进行检查和试验外,应再进行主变,高压配电装置,厂用电配电装置及其继电保护与直流等有关部分按其规定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b.启动和操作的原则 (1)先通过 35KV 赤龙线线路向主变及 10KV、 母线充电,具体按《操作票制度》进行。 (2)先保证厂用电,若厂用电需进行投入或切换则按厂用电的投入或切换的操作程序进行。 (3)发电机起动,升压及并列运行应在值长的统一带领下,各值人员到位后,由值长下达命令。 操作顺序按《操作票制度》执行。 6. 3. 1. 5 发电机开始转动后,即认为发电机及其全部设备均已带电。 对检修后第一次启动的机组,应缓慢升速并监听发电机,水轮机有无异常响声及振动情况,如不正常应查明原因并加以消除。 当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 50%左右时,应检查集电环上碳刷是否有跳动、卡涩 或接触不良的现象,如有上述现象应设法消除。 在转速达到额定值时,应检查: a.轴瓦油温、油位及甩油正常。 b.检查机组冷却水压、流量均应正常。 6. 3. 1. 6 升压、并列、操作原则 a.发电机启动正常后,升压前值长应与各值班工联系好后,由值长下达升压、并 15 列命令,操作顺序按《操作票制度》执行 b.在升压过程中应注意; (l)发电机三相定子电流应为零,如果定子回路有电流,应中止操作票执行,并立即跳开灭磁开关,停机检查。 查明原因并予以消除。 (2)升压过程中应防止空载过电压 ,当发电机升至额定电压时,应检查励磁电流是否与平常空载值相符 ()。 否则应查明原因并予以消除。 c.电站的并列方式为自动准同期和手动准同期并列。 值长应视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并列方式。 d.自动准同期并列时,如果自动准同期装置不能及时调整机组在同期条件下时,可手动帮助调整。 e.手动准同期并列操作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当整步表指针很快地转向中心线或来回摇动和指针没有转动便停留在中心线上不动时,均不允许合闸。 (2)应在整步表指针慢慢地转向中心线且稍提前一定 角度发出断路器 的合闸指令。 6. 3. l. 7 发电机并网后,机组应根据值班调度员的分配承带负荷、有功、无功应按正常比例分配方式运行。 a.加负荷时必须监视发电机线圈及铁芯温度、碳刷工作情况。 b.在电网特殊情况下,电站应根据调度命令承担电网的调频、调压任务。水工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护规程
相关推荐
1、第一章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蛔 虫 虫体圆柱形,中段较粗,两端逐渐变细,乳白色雌虫 较大,尾端尖直雄虫 较小,尾部向腹部卷曲蛔虫长期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 有三片唇:适于吸附在寄主肠壁。 角质层:可防止虫体被消化液侵蚀。 消化管结构简单 :适于吸食半消化的食物 生殖器官发达,每天可产卵
1)主、再热蒸汽的压力、温度和过热度, ( 2)凝结器的真空; ( 3)大轴弯曲值; ( 4) 润滑油温; ( 5)调速油压、润滑油压; ( 6)汽缸各主要金属测点的温差在规定范围内; ( 7)蒸汽品质符合要求; ( 8)胀差、串轴数值都在正常规定范围内。 5凝汽式汽轮机冷态启动前为什么要先抽真空。 答:汽轮机冷态启动前因内部存有大量的空气,若不抽真 空将带来以下危害: (
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自觉 做好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和 培训工 作。 4) 必须及时把新进场人员 名单情况 上报 安全员 ,协助 搞好 新进场人员 的 安全 教育、安全交底及签认工作 ,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保证本劳务队人员的安全,提高劳务队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 葛洲坝汉江 2号桥项目部 主桥连续箱梁施工安全 专项 方案 第 18 页 18 5)
1、鱼形态各异的鱼鱼类中华鲟鲢鱼镛鱼青鱼草鱼淡水鱼类淡水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中,常见的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及鲤鱼和鲫鱼等。 四 大 家 鱼青鱼草鱼鲢鱼 鳙鱼海洋鱼类银鲳鲨鱼带鱼黉海洋鱼类生活在海洋中,常见的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鲆鱼,鳕鱼,鲑鱼等。 头躯干尾鳃盖鲫鱼的身体结构口 眼 侧线一、鲫鱼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淡水中,食水生动植物,适应性强,最适宜水温是 1530。 鱼类、体色特征二、
1、 一用心选择,慧眼识金(每题 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陆生动物特征的是 ( ) A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用体壁呼吸 C绝大多数用气管或肺呼吸 D一般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B 2下列各种生物中,属于水中生活的动物有 ( ) 虾 海马 蚯蚓 蜘蛛 鲸鲫鱼 珊瑚虫 海蜇 A. B. C. D.D 3在常见的腔肠动物中,能食用的是( ) A水螅 B海蜇 C海葵 D珊瑚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