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规程汇编_制度规范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内容摘要:
停留和行走,起重臀、物件必须与架空电线保持安全距离。 起吊物件应拉溜绳,速度要均匀,禁止突然制动和变换方向,平移应高出障碍物 以上, 下落应低速轻放,防止倾倒。 物件起吊时,禁止在物件上站人或进行加工;必须加工时,应放下垫好并将吊臂、吊钩及回转的制动器刹住,司机及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起吊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动作。 起吊重物严禁自由下落,重物下落应用手刹或脚刹控制缓慢下降。 1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应将起吊物件放下,刹住制动器,操纵杆放在空档,并关门上锁。 移动式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移动式起重机含:履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等。 起重机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 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凭操作证操作,严禁无证开机。 移动式起重机发动机启动前应分开离合器,并将各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上。 同机操作人员互相联系好后方可启动。 履带式起重机吊物行走时,臂杆应在履带正前方,离地高度不得超过50cm,回转、臂杆、吊钩的制动器必须刹住。 起重机不得作远距离运输使用。 移动式起重机行走拐弯时不得过快过急。 接近满负荷时,严禁转弯,下坡时严禁空档滑行。 用变换档位起落臂杆操纵的起重机,严禁在起重臂未停稳时,变换档位,以防滑杆。 轮胎式、汽车式起重机禁止吊物行驶。 工作完毕起腿、 回转臂杆不得同时进行。 汽车式起重机行驶时,应将臂杆放在支架上,吊钩挂在保险杠的挂钩上,并将钢丝绳拉紧。 汽车式全液压起重机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 .作业前应将地面处理平坦放好支腿,调平机架。 支腿未完全伸出时,禁止作业。 2) .有负荷时,严禁伸缩臂杆。 接近满负荷时,应检查臂杆的挠度。 回转 11 不得急速和紧急制动,起落臂杆应缓慢。 3) .操作时,应锁住离合器操纵杆,防止离合器突然松开。 龙门吊安全操作规程 工作前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具,拆除锁轨装置。 开车前必须检查所有机械部分、 电气部分是否处良好状态(包括限位器、钢丝绳、吊钩、制动器),同时进行润滑。 龙门吊每次启动前必须行铃提示地面人员,并空载试车,检查卷扬限制器是否灵活,应指定专人负责挂钩指挥作业。 调运重物时,严禁从人头上穿过,应听从地面人员指挥,移动物件提升高度至少应在 米以上。 不许吊着重物在空中长时停留,吊着重物时,司机和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吊车运行时,严禁任何人停留在机架上。 经常检查各部件是否有松动现象,防止螺栓螺钉等物件落下伤人。 修理吊车时应先断电,拔掉保险,并在电闸上挂上不准合闸的警示牌。 吊车工应严格遵守“十不吊”的规定。 严禁酒后操作,工作中不许与他人闲谈。 1工作完毕,将吊车开到指定地点,将控制手柄放到零位,并切断电源。 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起重工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凭操作证操作,严禁无证操作。 起重指挥应由技术熟练、懂得起重机械性能的人员担任。 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所发信号应事先统一,并做到准确、宏亮和清楚。 80 吨以上的设备和构 件,风力达五级时应停止吊装。 所有人员严禁在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停留或行走。 使用卡环应使长度方向受力,抽销卡环应预防销子滑脱,有缺陷的卡环严禁使用。 起吊物件应使用交互捻制的钢丝绳(安全系数见下表 1)。 钢丝绳如有扭结、变形、断丝、锈蚀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降低使用标准或报废(见下表 2)。 钢 丝 绳 的 安 全 系 数 表 1 钢 丝 绳 的 用 途 安 全 系 数 缆风绳缆索起重机承重绳手动起重设备机动起重设备作吊索无弯曲作捆绑吊索用于载 人的升降机 ~ 66~ 78~ 1014 钢丝绳断丝折减或报废标准(一个节距内) 表 2 折减或报废 钢 丝 绳 种 类(交互捻制) 6 19+1 6 24+1 6 37+1 6 61+1 12 报 废 0~ 56~1011~ 1616以上 0~ 78~1415~ 2020以上 0~ 1011~2021~ 3030以上 0~ 1516~2526~ 4040以上 编结绳扣(千斤)应使各股松紧一致,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15 倍, 并且不得短于 300mm。 用卡子连成绳套时,卡子不得少于三个。 地锚(桩)应接施工方案确定的规格和位置设置,如发现有沟坑、地下管线等情况,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采取措施。 使用绳卡,应将有压板的放在长头一面。 其应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表3) 绳 卡 应 用 范 围 表 3 绳卡型号 卡杆直径( mm) 允许承载力( t) 适用于钢丝绳直径( mm) 绳卡间距( mm) 绳卡使用数量(个) Y16Y28Y310Y412Y515Y620Y722Y825Y928Y1032Y1140Y1245Y1350 M6M8M10M12M14M16M18M20M22M24M25M27M30 ...00 ~ ~~1415~~~~~~3739~~~ 5660以上 909090100100120200160180200250300300350 33333445556667 使用二根以上绳扣吊装时,绳扣间的夹角如大于 100176。 ,应采取防止滑钩等措施。 1用四根绳扣吊装时,应在绳扣间加铁扁担等调节其松紧度。 1 使用开口滑车必须扣牢。 禁止人员跨越钢丝绳和停留在钢丝绳可能弹及的地方。 1 起吊物件,应合理设置溜绳。 1组装起重桅杆应用芒刺对孔。 高空拧紧和拆卸螺丝应用固定扳手,如用活动扳手应系安全带。 1捆转向滑车或定滑车,捆绕数不宜多,并须排列整齐、受力均匀。 捆绑定滑车应有防滑措施,但起重量大的定滑车应用吊环。 1缆风应合理布置,松紧均匀。 缆风与桅杆顶应用卡环连接;缆风与地锚连接后,应用绳卡轧死。 1缆风跨越马路时,架空高度应不低于 7m。 1缆风与高压线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距离。 如需跨过高压线,应采取停电、 13 接地、搭设防护架等安全措施。 1桅杆移动的倾斜幅度,当采用间歇法移动时,不宜超过桅杆高度的 1/5;当采用连续法移动时,则应为桅杆高度的 1/20~ 1/15。 相邻缆风要交错移位。 装运易倒构件应用专用架子,卸车后应放稳搁实,支撑牢固。 2起吊屋架由里向外起板时,应先起钩配合降伸臂;由外向里起板 时,应先起伸臂配合起钩。 2就位的屋架应搁置在道木或方木上,两侧斜撑一般不少于三道。 禁止斜靠在柱子上。 2使用抽销卡环吊构件时,卡环主体和销子必须系牢在绳扣上,并应将绳扣收紧。 严禁在卡环下方拉销子。 2引柱子进杯口,撬棍应反撬。 临时固定柱的楔子每边需二只,松钩前应敲紧。 2无缆风校正柱子应随吊随校。 但偏心较大、细长、杯口深度不足柱子长度的 1/20 或不足 60cm 时,禁止无缆风校正。 2禁止将物件放在板形构件上起吊。 吊装不易放稳的构件,应用卡环,不得用吊钩。 2设备吊装三角架(三木塔)下 脚应相对固定,倒链应挂在正中,移动时应防止倾倒。 2装运重心高、偏心大或易滚动的设备等,应合理搁置,并采取稳固措施。 2用顶升法装车,托梁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 顶升速度应一致,前后应交错进行,高差不宜过大。 用滚动法装卸车时,滚道的坡度不得大于 20176。 ,滚道的搭设应平整、坚实,接头错开。 滚动的速度不宜太快,必要时应设溜绳。 在滚道一侧的车体下面应用枕木垫实。 3使用管子(滚杠)拖运设备,管子的粗细应亠致,其长应比托板宽度长50cm。 填管子,大拇指应放在管子的上表面,其他四指伸人管内,严禁戴手套 和一把抓管子。 3旋转法起吊时,设备的中心线、桅杆和基础中心应在同一平面内。 采用多根主缆风时,应有调节受力的装置。 在滑车组的相反方向应有制动措施。 3采用人字桅杆起板法吊装时,桅杆两腿闹的夹角应不大于 45176。 ,受力方向应在两腿的中间。 桅杆的高度,应为设备长度的 1/~ 1/2。 桅杆两腿和设备绞座应放在一起。 3滑行法吊装应遵守下列各项: 1) .两桅杆或四桅杆吊装时,桅杆的前倾或后仰应一致,并选用同种型号同速卷扬机。 2) .设备直径大于 3m 时应设两套溜绳,其间要有平衡轮调节,使滑车受力一致;设备直 径小子 3m 时,可设一套溜绳,但设备中心线、溜绳与基础中心应 14 在同一直线上。 3) .溜绳的滑车组,应有防止扭转的措施。 4) .负载的独脚桅杆倾斜时,应用卷扬机松缆风,并确保缆风受力均匀。 机动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规定,驾驶车辆必须证、照齐全,不准驾驶与证件不符的车辆,严禁酒后开车。 机动车发动前应将变速杆放在空档位置,并拉紧手刹车。 发动后应检查各种仪表、方向机构、制动器、灯光等是否灵敏可靠,并确认周围无障碍物后,方可鸣号起步。 汽车涉水和通过漫水桥时,应事先查明行车 路线,并需有人引车;如水深超过排气管时,不得强行通过;严禁熄火。 在坡道上被迫熄火停车,应拉紧手制动器,下坡挂倒档,上披挂前越档,并将前后轮楔牢。 车辆通过泥泞路面时,应保持低速行驶,不得急刹车。 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应装防滑链条,下坡时不得滑行,并用低速档控制速度,禁止急刹车。 车辆陷人坑内,如用车牵引,应有专人指挥,互相配合。 气制动的汽车,严禁气压低于 公斤/厘米 2 时起步,若停放在坡道上,气压低于 4 公斤/厘米 2 时,不得滑行发动。 货车截人,应按有关管理部门规定执行,任何人 不得强令驾驶员违章带人,严禁人货混装。 自卸汽车的车箱内严禁载人。 1 装载构件和其他货物时,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箱 20cm,从地面算起不得超过 4m,长度前后共不得超过车身 2 米,超出部分不得触地,并应摆放平稳,捆扎牢固,如装运异形特殊物件,应备专用搁架。 1 运输超宽、超高和超长的设备和构件,除严格遵守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外,还必须事先研究妥善的运输方法,订出安全措施。 1 装运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险品时,应遵守有关安全行车规定。 1 自卸车发动后,应检试倾卸液压机构。 1 配合挖土机装料时,自卸汽车就 位后,拉紧手刹车。 如挖斗必须超过驾驶室顶时,驾驶室内不得有人。 1 自卸车卸料时,应选好地形,并检视上空和周围有无电线,障碍物以及行人。 卸料后,车斗应及时复原,不得边走边落。 1 向坑洼地卸料时,必须和坑边保持适当安全距离,防止边坡坍塌。 1 重车下坡和转弯应减速慢行。 下坡应提前换档,不得中途换档。 1 检修倾卸装置时,应撑牢车箱,以防车箱突然下落伤人。 15 机动翻斗车向坑槽或混凝土集料斗内卸料时,应保持适当安全距离和设置档墩,以防翻车。 2 机动翻斗车除驾驶员外,车上严禁带人。 转弯时应减速,行 驶中应注意来往行人及周围物料、设备。 防水工安全操作规程 在紧固铁丝或拉铁丝网时,用力不得过猛,不得站在保温材料上操作或行走。 从事矿渣棉、玻璃纤维棉(毡)等作业,衣领、袖口、裤脚应扎紧。 地下设备、管道,应先进行检查,确认无瓦斯、毒气、易燃易爆物或酸类等危险品,方可操作。 聚苯烯使用电加热切割,应用 36 伏电压。 装运热沥青不准使用锡焊的金属容器,装入量不得超过容器深度的四分之三。 苯、汽油应缓慢倒人粘结剂内并及时搅拌。 调制时,距明火不少于 10m。 在地下室、基础、池壁、管道 、容器内等处进行有毒、有害的涂料防水作业,应定时轮换间歇,通风换气。 患皮肤病、眼结膜病以及对沥青严重敏感的工人,不得从事沥青工作。 沥青作业每班适当增加间歇时间。 装卸、搬运、熬制、铺涂沥青,必须使用规定的防护用品,皮肤不得外露。 装卸、搬运碎沥青,必须洒水,防止粉末飞扬。 溶化桶装沥青,先将桶盖和气眼全部打开,用铁条串通后,方准烘烤,并经常疏通放油孔和气眼。 严禁火焰与油直接接触。 1 熬制沥青地点不得设在电线的垂直下方,一般应距建筑物 25m;锅与烟囱的距离应大于 80 厘米,锅与锅之距离应大于 2m;火口与锅边,应有高 70cm的隔离设施。 临时堆放沥青、燃料的场地,离锅不小于 5m。 1 熬油必须由有经验的工人看守,要随时测量控制油温,熬油量。安全操作规程汇编_制度规范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
相关推荐
其性能和操作方法,经试顶确认良好,方可使用。 千斤顶应安放在有足够承载能力而又稳定的地面或建筑物上。 上、下接触面之间,应垫以木板或麻袋等防滑材料。 千斤顶的放置,应对正被顶物件的中心位置,当同时使用二台以上的千斤顶进行操作时,不得超过允许承载能力的 80%,须使各台千斤顶受力的合力作用线与被顶工 作物中心吻合,以防千斤顶负重后发生倾斜。 千斤顶安置好后,应将物件稍微顶起,确认无异常时
1、14 1 整式的乘法第十四章 式的乘法第 2课时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知识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1 计算 2x(31)的结果是 ( )A 52x B 61C 62x D 62计算 x(2x 1) x)的结果是 ( )A x B 1 D 1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4x)(23x 1) 8124(643612( x)(2x 1) 21D ( 3 231) 693618 ( 例题变式 )
1、14 1 整式的乘法14 式的乘法 (4课时 )第 1课时 单项式乘单项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1 探索并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 、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 并运用它们进行运算 2 会进行整式的混合运算 重点单项式与单项式 、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灵活地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 、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一 、 复习导入1 知识回顾:回忆幂的运算性质:ama n n(m,
1、14 1 整式的乘法第十四章 式的乘法第 4课时 整式的除法知识点 1:同底数幂的除法1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108 108 10C x ( m)4 ( m)2 (2015孝感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2a 3 36 (2a)3 8若 则 )A 4m B 3m C 3 D 2:零指数幂4 下列各式的计算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3x 2)0 1 B 0 0C (1)0
1、14 1 整式的乘法14 式的乘法 (4课时 )第 4课时 整式的除法1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应用 重点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一 、 情境导入问题:木星的质量约是 1024吨 , 1021吨 , 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 重点研究算式
1、法公式第十四章 全平方公式第 2课时 添括号及活用乘法公式:添括号的法则1 将多项式 324x 5添括号后正确的是 ( )A 3(24x 5)B (34x) (25)C (35) (24x)D 2(34x 5)2 下列添括号正确的是 ( )A a b c a (b c)B a b c a (b c)C a b c a (b c)D a b c d (a c) (b d)下列添括号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