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 1.2 诗两首内容摘要:
1、两首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道一声珍重 , 道一声珍重 ,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 赏析 这是徐志摩诗歌中最华美的短章之一。 诗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开头 , 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 “ 一低头的温柔 ”与 “ 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 两个并列的意象妥帖地重叠在一起 , 是写人还是写花 , 我们已分辨不清了 , 但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 透彻肺腑。 接下来 , 是阳关三叠式的互道珍重 , 情透纸背 , 浓得化不开。 “ 蜜甜的忧愁 ” 当是全诗的诗眼 , 使用矛盾修辞法 , 不仅拉大了情感之间的张力 , 而且使其更趋于饱满。 “ 2、 沙扬娜拉 ” 是迄今为止对日语 “ 再见 ” 一词最美丽的音译 , 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 , 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 悠悠离愁 , 千种风情 , 尽在不言之中 ! 识链接 基础梳理在 20世纪 30年代前后的中国诗坛上 ,活跃着一大批激情澎湃、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 ,他们或结成一定的文学社团 ,或单兵鏖战在自己的书斋诗房 ,有的讴歌爱情、渴求希望 ,有的为自己和祖国的命运前途担忧着、求索着。 时代的动荡自然会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因此 ,20世纪 30年代的诗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 ,诸如雨巷再别康桥等。 识链接 基础梳理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 ,也是其前期的代表作。 这首诗写于 3、1927年夏天。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 ,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 ,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冰的深渊。 戴望舒写这首诗时只有 22岁 ,当时他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 ,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 ,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就是这种心境的反映。 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 ,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 ,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 ,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此诗写于 1928年 11月 6日诗人归国途中。 康桥 ,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 1920年 10月至 1922年 8月 ,诗人游学于此 ,曾满怀深情地 4、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识链接 19051950),浙江杭县 (今余杭 )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有 “雨巷诗人 ”之称 ,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识链接 18971931),浙江海宁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 笔名有南湖、云中鹤等。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 ,散文集巴黎的鳞爪等 ,还有小说、日记、译著等。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因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等。 该诗派提倡新格律诗 ,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从理论 5、到实践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识链接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彳亍 c h c h 颓圮 t u 河 畔p n 青 荇x n g 浮 藻z o 漫 溯识链接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凄 w n 婉 竹 篙 w n 惜 惋 艾 蒿 斑 l n 斓 笙 x i o 箫 波 l n 澜 x i o 条 萧 )彷徨 :走来走去 ,犹豫不决 ,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 (2)彳亍 :走走停停的样子。 (3)悠长 :形容词 ,漫长。 多用来形容时间、声音等。 (4)颓圮 :坍塌 ,破败。 (5)浮藻 :漂浮的水藻。 识链接 )沉淀 沉积辨析 :“沉淀 ”: 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 ; 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 6、固体物质 ; 凝聚 ,积累。 “沉积 ”: 水流、风等流体在流速减慢时 ,所挟带的沙石、泥土等沉淀堆积起来。 指物质在溶液中沉淀积聚起来。 某些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堆积起来 ,如海洋生物的遗体堆积等。 沉淀 ,积聚 (多用于抽象事物 )。 如文化沉积、历史沉积。 例句 : 经历数千年的历史风雨 ,这片土地上 沉淀 了丰厚的文化遗存。 来自太阳的热量让彗星变得温暖 ,蒸发了埋藏在地壳之下的水冰 沉积 物。 识链接 基础梳理(2)斑斓 斑驳辨析 :“斑斓 ”指灿烂多彩 ,如五彩斑斓。 “斑驳 ”一般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 ,花花搭搭的 ,如树影斑驳、斑驳的旧画等。 例句 : 这些构思精巧的水彩画 7、,呈现了一个色彩 斑斓 的世界。 穿过狭长的青石板弄堂 ,推开油漆 斑驳 的大门 ,走进这幽深而古老的院宅 ,我的老家就在其中。 标二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目标一】 赏析雨巷巷中 ,诗人描绘的景物有哪些 ?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 油纸伞 :泛黄的伞面 ,纤细的伞骨 ,散发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雨巷 :幽深寂静而又细雨迷茫 ,给人一种压抑、惆怅、彷徨之感。 丁香 :暮春绽放、纤小文弱、花色清淡、花束似结。 篱墙 :颓圮、衰败。 巷中 ,写了几个人物 ?人物的主要感情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诗歌中写了 “我 ”和 “丁香姑娘 ”两个人物。 主要感情特征是 :忧郁 8、、彷徨、苦闷、迷茫、惆怅。 3.雨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 ,营造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迷离、缥缈、超然、朦胧的抒情意境。 标二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巷一诗中 ,诗人为什么要用 “丁香 ”来形容 “姑娘 ”?参考答案 :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 ,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 ,“丁香一样的 ”姑娘 ,就象征诗人心中高洁、美丽又令人惆怅的理想。 本诗是现实的沉寂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诗人内心的沉郁和彷徨反映在笔下的形象上 ,就形成了这一个独一无二的忧郁美丽的丁香姑娘。 标二问题导思 多维 9、探究 文脉图解【目标二】 体会再别康桥情诗、哲理诗 ,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诗 ?参考答案 :属于抒情诗。 参考答案 :诗歌的第二节借景抒情。 诗人借对河畔金柳的描写、赞美 ,表达了对母校的爱恋。 那榆阴下的一潭 ”明明指的就是湖水 ,为什么诗人却说“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参考答案 :这种写法 ,叫作 “移情 ”。 诗人唯恐读者把那清泉只是当作普通的泉水 ,看不出它的特殊之处 ,所以才用这样的写法来提醒读者。 在诗人眼里 ,这的确不是一般的泉水 ,那里有作者的 “梦 ”,所以说是 “天上虹 ”。 标二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结束一节是“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 10、轻轻 ”与 “悄悄 ”可以互换吗 ?参考答案 :不可以。 开头 “轻轻的 ”是一种行为状态 ,结尾 “悄悄的 ”是一种心理状态 ,一片寂静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轻手轻脚走来、又轻手轻脚离开的身影。 但在诗人的内心深处 ,留恋的情感又深了一层。 维探究 巷是一首充满象征意味的诗。 那么 ,诗中的 “雨巷 ”“姑娘 ”分别象征了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 :对这两个意象的理解 ,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理想分析。 参考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 ,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被蒙蒙细雨笼罩的“雨巷 ”“悠长 ,悠长 ”,没有尽头 ,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 ,是当时社会环境 11、的象征。 诗中的 “姑娘 ”可以认为是实指 ,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 ;也可能是有象征意义的 ,“姑娘 ”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 ,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 ,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 ,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维探究 文脉图解2.再别康桥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 ,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 ?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提示 :意象即带上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 ,从文中很好寻找 ;意象的作用可结合事物的特点及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分析。 参考答案 :再别康桥的主要意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水草、星辉等。 诗人告别康桥时 ,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建筑、车流等平常物象 ,而选取这些自然景物 ,营造出 12、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 ,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人物 ,温润可人。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 ,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 ,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 ,影子倒映在水中 ,像美丽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 ,在水中荡漾 ,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景中见情 ,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 其他意象的选择也是如此。 维探究 9380003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是 “新月诗社 ”的主要组织者 ,也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在诗歌创作上 ,新月派诗人主张诗歌要有 “音乐的美 ”“绘画的美 ”和 “建筑的美 ”,再别康桥是怎样体现这 “三美 ”主张的 ?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 :先了解 “三美 ”主张的具体内容 ,再结合诗歌本身的特点对应分析。 维探究。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 1.2 诗两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