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上谁能传播声音内容摘要:
样的。 ( 2)学生 讨论汇报。 (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 ( 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 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 ( 3)汇报实验结果。 ( 4)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青岛版科学五上谁能传播声音
相关推荐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 3讲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 显微镜的构造 (1)能放大物像的是 _和 _, 二者合称镜头 , 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分。 (2)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_和 _。 (3)升降镜筒幅度较大的是 _, 找到物像以后 , 通过调节使物像更清晰的是 _。 物镜 目镜 反光镜 光圈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2 显微镜的使用 (1)对光 转动转换器 , 使 _对准载物台上的 _。
1、 了解生物圈 第 2讲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光、 _、水等。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 , 就会影响生物的 _, 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 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 _关系、竞争关系、_关系、 _关系等。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 _环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1、 认识生物 第 1讲 一、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 _;生物能进行 _;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_;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_;生物能生长和 _;除病毒外 , 生物都是由 _构成的。 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2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有: _和调查 ,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 也可以借助放大镜、 _等仪器 , 或利用照相机、 _、_等工具 , 有时还需要测量。 营养 呼吸
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成为矿产。 3 煤的形成:很早以前,地球上的植物被埋入地下,由于巨大压力和适宜温度的作用,逐渐变为煤。 4 煤 的 用途:作燃料,制燃料,制药,制杀虫剂,制消毒剂。 5 可以开发新能源:太阳能。 风能。 潮汐能,水能。 地热能 7 人类对矿产的开采要领:接纳露天开采、地下开采。 像石油这样液体质的矿产,接纳管道开采。 9 矿产的开采方法不同。 分布于地表或埋藏得较浅的煤
乐,学生先把手放在耳后,手掌围住耳朵。 师喊口令“开”,学生把手掌向后打开,喊口令“收”,学生就把手掌围住耳朵,留一个小洞。 (师边喊口令边示范) ( 2)说发现:把手掌张开,声音就小,手掌合拢就大。 ( 3)质疑:手掌合拢时就像我们耳廓的延续,现在谁能告诉我,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吗。 (收集声音) ( 4)小结: 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同时还有保护耳朵内部构造的作用。 (1)耳朵内部的
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学生分组 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名称、玩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 师:弹簧有力量吗。 弹簧在什么情况下有力量呢。 (学生根据试验现象及生活经验交流) 师:当我们把弹簧压缩或拉长时,它就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我们周围的物体,除了弹簧能产生弹力外,还有那些物体也能产生弹力。 试着找一找。 (学生自由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