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教版思品九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容摘要:

是怎样的情景。 (学生回答 109页上练习) 教师归纳:小康的核心 是一个“富”字,其最终的目的是富民,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全面小康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意味着无论是发展的结果还是发展的措施,都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使人民群众分享增长的成果。 本课总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康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国家统计局根据科学的测算, 2020 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辉煌业绩,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四、 教后反思 教学顺序作了适当的调整,先讲三步走战略目标,再讲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区别,这样学生更能理解,目标线索明确,否则会弄混。 其次有关 2020 年的畅想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展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斗志和决心。 第二课时 奔向全面小康 一、教学目标 了解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懂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需要艰苦奋斗。 客观认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客观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具体困难。 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 巨性,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 难点: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艰苦奋斗。 三、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到上世纪末,也就是在 2020年左右,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分析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 教师:小康水平应该是 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我们现在达到的总体上的小康并不是全面的小康,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着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不小。 那么这个差距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需要以求真务实地态度对比进行科学地分析。 ⑴ 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它主要表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而且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 学生阅读 109页中间楷体字,形成对我国现有小康总体水平的综合性认识。 教师补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020年底我国人均 GDP 只有 800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 而到 2020 年,我国人均 GDP 将超过 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 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⑵ 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 总体小康偏重于经济指标,侧重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阅读 109 页至 110 页“事实一”至“事实三”,并分别用一至两句话概括各自反应的问题。 事实一:公众科学素养及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中下水平。 事实二:公民素质低下,有待提高。 事实三: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司法成本不断增加,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