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1章 行星地球1.3.2内容摘要:
1、情 景 导 入 学 习 目 标 假设处在白昼的某一地点 , 有一飞行器以15 / 时的角速度沿纬线圈向西运动一周 , 它会经历黑夜吗 ? 2 0 1 5 年 9 月 22 日 , 国家领导人访问美国 , 乘坐的专机北京时间 14 时出发 , 飞行 11 个小时到达美国西雅图 , 当地时间却是 13 时左右 , 这是为什么呢 ? 1 . 说明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周期 ; 说出晨昏线 ( 圈 )的主要特点 , 会判断晨线和昏线。 2 . 分析地方时 差的成因 , 会进行有关区时和地方时的换算。 3 . 会判断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方向 , 结合实例说出其地理意义。 一 二一、昼夜交替和时差 2、一 )产生原因 :地球自转 ,且地球自身不透明、不发光。 (2)昼夜现象 : 昼夜半球 :图中甲所在半球为 夜 半球 ;乙所在半球为 昼 半球。 晨昏线 (圈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圈 )。 如图中 圈 ),弧 线。 (3)周期 :一个 太阳日 ,即 24小时。 一 二2 . 地方时 ( 1 ) 产生 : 地球自 西向东 自转 同一纬 线 , 东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东边比西边的地点时刻 早 同一时刻 , 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 2 ) 规律 : 经度相同 , 地方时 相同 ; 经度每隔 15 , 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 经度每隔 1 , 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一 区时 时 3、区 属性 时间 范围 产生 各个时区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 , 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全球分为 24 个时区 ,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关系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1 小时 一 二北京时间 :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 八 区的区时 (即 东经 120的地方时 )。 一 二一 思考讨论 当年麦哲伦率领他的船队 ,自西班牙启程向西航行。 三年后 ,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 ,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 ,比岸上的日期 “少 ”了 1日 ,在当时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为什么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 ,比岸上的日期 “少 ”1日呢 ?提示 :船队在自东向西经过国际日界线时应该加一天 ,而没加上。 一 二二、转 地转偏向 4、力 地表物体水平运动 方向发生偏转 虚线代表物体初始运动方向 , 实线代表偏转后的实际方向 一 二(1)如图 A,面向运动方向 ,北半球向 右 偏转。 试一试 :在右边 画上实线表示北半球物体偏转方向。 (答案 :向右偏 ,绘图略。 )(2)如图 C,面向运动方向 ,南半球向 左 偏转。 试一试 :在右边 画上实线表示南半球物体偏转方向。 (答案 :向左偏 ,绘图略。 )(3)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一 二一 流的流向、导弹发射等都有影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探究 一 晨昏线 (圈 )的特点及判读方法问题导引同一时间里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夜半 5、球 ,“阴阳割昏晓 ”。 如图所示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圈 )叫晨昏线 (圈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 ,弧线 弧线 (2)由图可知 ,晨昏线 (圈 )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 ?与赤道有何关系 ?提示 :(1)弧线 据东经度数增加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可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进而判断弧线 弧线 2)晨昏线 (圈 )所在平面永远与光线垂直。 晨昏线 (圈 )与赤道相交且平分赤道。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圈 )的主要特点(1)晨昏线 (圈 )平分地球 ,是过球心的大圆。 如图 1,昼半球和夜半球相等。 图 1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2)晨昏线 (圈 )平面与太阳光线 6、垂直。 如图 1,太阳光线垂直于弧线 )所在的平面。 (3)晨昏线 (圈 )永远平分赤道。 如图 ,赤道上昼弧和夜弧永远相等 ,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4)由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每天地方时 6时日出 ,18时日落 ,因此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18时。 如图 1,地方时为 6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5)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同为 0,但地方时不一定相同。 如图 1,A、 C、D、 E、 此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相同。 只有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才相同 ,上述五点不在同一经线上 ,因此地方时不同。 (6)晨昏线 (圈 )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7、如图 2中 ,图中所示晨昏线 (圈 )与北极圈相切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 ,该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图 2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7)晨昏线 (圈 )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重合。 如图 3、图 4和图 5都是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时太阳光照图。 图 3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图 4 图 5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8)晨昏线 (圈 )自东向西移动 ,每小时移动 15,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依据 晨线 昏线 自转法 顺地球自转方向 , 由夜进入昼的那条线 , 如图 5 中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 , 由昼进入夜为昏线 , 如图 5 中线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方法 8、依据 晨线 昏线 时间法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为 6 时对应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 如图 2 中右图所示地方时 6 时对应的昼夜分界线为晨线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为 18 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 如图 2 中左图所示的地方时 18 时对应的昼夜分界线为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或昼半球西侧的界线 昼半球东侧或夜半球西侧的界线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典例剖析【例题 1】 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 ,其中代表晨线的序号是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A. B.C. D.解析 :本题以四幅不同的太阳光照图为背景设题 , 所在图是侧视图 , 所在图是北极上空俯视平面图 9、, 所在图是矩形侧视投影图。 要判断晨昏线首先要找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2 . 思路展示 : ( 1 ) ( 2 ) 答案 : 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探究 二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问题导引2015年 9月 3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北京时间 10时 ,中国国家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 北京时间 10时 59分 ,空中护旗方队飞过天安门 ,20架直升机呈现 “70”字样 ,让观众眼前一亮 ,为之振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结合材料探究 :(1)当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时间 10时开始发表重要讲话时 ,位于美国旧金 10、山 (西八区 )的华侨同步收看电视直播 ,当地区时是几时 ?(2)20架直升机呈现 “70”字样图案飞越天安门时 ,北京 (116E)的地方时大约是多少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提示 :(1)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 ,旧金山 (西八区 )区时比北京时间晚 16小时 ,北京时间 9月 3日 10时 ,旧金山区时为 9月 2日 18时。 (2)北京时间是 120北京 (116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 16分钟 ,北京时间 10时 59分 20架直升机呈现 “70”字样时 ,北京的地方时为 10时 43分。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名师精讲图 1 图 2 究点二 探究点三(1)早晚判断 :由于地 11、球自西向东自转 ,偏东的位置时刻要早。 如图 1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相比 ,乙地相对位置偏东 ,乙地时刻较早 (甲地地方时为 2时 ,乙地地方时则为 10时 );图 2中同纬度 A、 8时 ,4时 )。 (2)同一经线等时 :图 1中 ,甲、丙位于同一经线上 ,地方时相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3)计算方法 : 某地地方时 = 已知地方时 4 分钟 /1 两地经度差 时间差 :东加西减 (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 ,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 )。 经度差 :同减异加 (同为东经或西经相减 ;一个东经一个西经相加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4)例析 :要计算上面图 2中 E、 12、思路如下 :第一步定时 :即确定计算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经度的地方时 ,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 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12时 ,如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24时或新的一天 0时 ,如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时 ,如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时 ,如 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第二步定向 :即确定所求地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如图中 以 则 点以东 ,应“东加 ”;若求 以 则 点以西 ,应 “西减 ”。 第三步定差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 ,以确定时差 ,如 点所在经线相差 45,时差为 3小时。 第四步定值 :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 13、计算出所求时间。 如 2+45/15=15时 ,415=21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原理 :区时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两地相差几个时区 ,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 ,即“东早西晚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2 ) 计算公式 : 所求地区时 = 已知地区时 (1 小时 两地的时区差 ) (3)计算步骤 : 根据时区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关系 ,东侧的地点时刻早。 若两地均为东时区 ,时区数大的在东侧 ,其时间早 ;若两地均为西时区 ,时区数小的在东侧 ,其时间早。 若一地为东时区 ,另一地为西时区 ,则东时区的时刻比西时区 14、的时刻早。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计算两地的时区差。 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 ,时区数相减 ;一东时区一西时区 ,时区数相加 ,即 “同减异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按公式算出结果。 若结果大于 0小于 24时 ,说明所求地和已知地是同一天 ,那么日期不变 ,钟点取计算结果 ;若结果大于 24时 ,说明所求地比已知地早一天 ,那么日期增加 1日 ,钟点取计算结果减 24;若结果是负数 ,说明所求地比已知地晚一天 ,那么日期减 1日 ,钟点取计算结果加 24。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典例剖析【例题 2】 小强远在纽约 (西五区 )留学的姑姑 25日 9时乘飞机回沈阳探亲。 自纽约至沈阳 ,飞机飞行时间约 17小。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1章 行星地球1.3.2
相关推荐
1、第五章 传记阅读三年考点列阵 适用于全国卷 年份 选篇出 处 题型及 分值 考点分布2015 朱东润自传 选择 1简答 3,共 25分 分析和概括文本有关内容; 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语言特色;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4 科学巨人玻尔 选择 1简答 3,共 25分 分析和概括文本有关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知识网络 自我构建 生物 平衡 统一 从沿海向内陆 垂直一 二核心归纳 思维深化一、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地理环境区域地带性分异的一种 ,其形成是随海拔的升高 ,热量和水分发生变化 ,其植被也随之发生变化。 下面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一些特点。 一 脉的坡向、山脉的海拔 (尤其是相对高度 )等因素有关。 山体所在纬度越低 ,自然带越复杂 ,纬度越高越简单 (如下图所示 )
逻辑关系,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肆、 . . 教案选登 课题:数据的运算(第 4单元 第三节 第 1课时) 教学目的:。 、修改、复制、删除等方法。 ,掌握简单函数的应用。 、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教学方法: 采用以 “指导 ——参与 ”为基本形式的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即教师仅粗线条地讲解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和实践
B.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 C.选择“方向”栏中的“横向”,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练习 学生分组探究“页面设置”中其他选项的作用。 分组汇报。 ( 2)分栏。 教师演示 A.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分栏”命令,弹出“分栏”对话框。 B.在“预设”框中选择“两栏”,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练习 学生分组探究“分栏”中其他选项的作用
眉、页脚和页码的设置及其灵活运用。 ( 4) 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创作优秀的作品。 ( 5) 正确鉴赏他人作品。 三、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一本完整的图书由哪几部分组成,它又是如何制作的呢。 下面我们就以制作图书《生命的拔节》为例,分别来介绍卷首语、正文、目录、封面和封底的制作,以及如何打印或发布。 新课讲授 ( 1) 规划应用文档 制作前应 对页面的结构进行设定。 ( 2) 制作卷首语
比较 要求比较“超市 ”和“超市 ”两个工作表,和有不同。 不同:“超市 ”表格将食品类别进行了细分,并且做了修饰,很明显表格 2比表格 1更能反映情况。 二、规划工作表 基础概念介绍(以“超市 ”为对象) ( 1) 规划工作表就是把数据“表格化“,其关键在于 确定工作表的行和列所代表的含义。 ( 2) 字段:一列,每个字段的数据通常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 3) 记录: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