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音乐家三年级下册赶花会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课件或录象 歌片 彩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听音乐进教室 :音乐《编花篮》中学生自由律动进教室,师在门口与学生对拍,微笑迎接学生进教室,创设融洽和谐的气氛。 游戏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你们常玩哪些游戏。 需要和同学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的游戏有哪些。 导出《编花篮》 师生共同玩这个游戏,其余学生边拍手边读《编花篮》的儿歌。 比较感受有无儿歌朗读进行游戏时情绪气氛的区别。 如果有音乐伴奏,边唱边游戏的话,情绪会有什么变化。 放《编花篮》范唱,部分学生游戏 ,部分学生随音乐节拍自由点头、拍手或摇晃身体。 揭题《编花篮》 二、歌曲教学 欣赏歌曲范唱 上节课我们去赶花会看到了好多鲜花,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河南看 花,好吗。 你们知道河南最有名的是什么花吗。 (牡丹)(课件或录象) 让我们编个花篮到河南的南山上去看牡丹,摘几朵带回来做纪念,好吗。 欣赏《编花篮》范唱,同时出示歌片。 声势动作 a、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再听音乐,自编声势动作随音乐拍击。 b、师表扬创意好的学生,同时统一声势动作 如:前 5 个乐句用 X 0 │ X 0 │ 跺 脚 捻 指 后 2 个乐句用 X X │ X X │ 跺脚拍手 拍手 拍手 c、随音乐进行声势动作。 学唱歌曲 a、讨论歌曲中最上口的、和儿歌节拍最接近的是哪些乐句。 生说,全班学唱,同时指导模仿装饰音的唱法。 b、师生接唱 生唱学会的部分,与老师配合接唱第一段。 逐步熟悉所有旋律,从感知到掌握完整的歌曲旋律。 c、完整演唱 提醒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情绪、怎么唱比较能表现歌曲情绪。 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加入声势动作边拍边唱。 三、拓展:音乐游戏 歌词转换演唱 :把游戏时的儿歌编入歌曲演唱。 韵律活动 学生分 4 小组,分别成正方形队列面向中间站立,面对面的二人持一条彩带的两头。 横向的同学把手中的彩带以高低错开拉直,纵向学生一人拉住彩带不动,另一人带着彩带从横向同学的彩带中穿过,最后成编织样式。 (横向和纵向学生最后把彩带拉平成编织图案,在穿过高低错综的彩带时要按节奏钻过或跨越,其余学生原地演唱。 ) 四、结束小结 师 :童谣和游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它们都来自我们的生活,只要小朋友们平时多注意观察,多开动脑筋,一定会编出更好听的童谣,更好玩的游戏。 第四教时 教学内容: 听:茉莉花(齐唱) (竖。苏教版音乐家三年级下册赶花会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1 1( 2)nnaana ,能写出这个数列的前 5项吗。 思考: 已知在数列 na 中 1 2nnaa ,那么这个数列中的任意一项是否都可以写出来。 二、研探新知 1.递推公式 ( 1)递推公式的概念: 知识都来源于实践,最后还要应用于生活 奎屯王新敞 新疆用其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观察钢管堆放示意图,寻其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模型一: 自上而下: 第
解: (1)当 m+ 1> 2m- 1即 m< 2时, B= 满足 B A. 当 m+ 1≤ 2m- 1即 m≥ 2时,要使 B≤ A成立, 需 m+ 1≥- 22m- 1≤ 5 ,可得 2≤ m≤ 3 综上 m≤ 3时有 B A (2)当 x∈ Z时, A= {- 2,- 1, 0, 1, 2, 3, 4, 5} 所以, A的非空真子集个数为: 28- 2= 254 (3)∵
1、情 景 导 入 学 习 目 标 地貌千姿百态 , 它们是外力作用这个大自然的 “ 雕塑师 ” 在内力作用基础上精心 “ 雕刻 ” 而成的。 风蚀蘑菇是由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呢 ? 1 . 说出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 . 举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 . 说出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4 . 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一 二 三一
1、专题三 理解分析文意需提防移花接木和无中生有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温馨提示 理解分析文意需提防移花接木和无中生有。 移花接木 ,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时 , 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 ,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 , 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无中生有 , 指利用原文中的语句组成一种新的语意关系 ,而这种语意关系在原文中是不存在的。
( 1)听录音范唱 ( 2)新歌学唱 a 跟琴声用 la 来哼唱旋律 b 跟着老师的歌声,找出旋律相同或相似的乐句,把相同的乐句涂上相同 的颜色,并唱一唱。 (设计意图:用相同的颜色来画一画相同的旋律,帮助学生熟记旋律,降低了学习难度 ) c 完整地用 la 哼唱 d 学唱歌词 a)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b)轻轻地跟琴声填词 唱 c)提出注意点唱数遍(有错就纠正。 尤其后半段的弱起,教师范唱让学
柴,而他们上山砍柴的时候,特别喜欢唱山歌,他们的情绪乐观爽朗,抒发了自己热爱家乡美好生活的感情。 新歌教学,寓教于乐 ( 1)让学生讨论并且说一说如何学唱这首歌曲。 ( 2)鼓励学生跟琴轻声模唱,要求 咬字清晰 ( 3)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歌曲,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并及时纠正唱错的地方,可以由小老师来教。 、 ( 4)让学生提出过去中较难唱的地方,大家来讨论如何解决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