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2.2.1内容摘要:

1、情 景 导 入 学 习 目 标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 , 欧洲的商船来往于欧洲、非洲、美洲之间。 但是在南、北纬 30 附近的海面上经常无风 , 这可苦坏了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们 , 马匹因为缺少草料而死去 , 只好抛入大海给鱼吃。 人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 “ 马纬度 ”。 你知道为什么南、北纬 30 附近的海面上经常无风吗 ? 1 . 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 , 以及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 2 . 学会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下的冷暖、干湿状况。 3 .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4 . 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形成的 相应气候类型。 一 二一、气压带 2、和风带的形成 1 . 大气环流 ( 1 ) 概念 : 全球性 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 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 2 ) 形成 : 太阳辐射的 纬度差异 高低纬度间的 热量 差异 大气不断 地运动 气压带、 风带的 形成 ( 3 ) 意义 : 影响全球的 天气 和 气候。 一 以北半球为例 ) 一 二( 1 ) 成因 : 高低纬度间的 受热不均 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2 ) 三圈环流甲 : 低纬环流 圈乙 : 中纬环流 圈丙 : 高纬环流圈一 二(3)结果 :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4)气压带 : 赤道附近 :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 ,空气膨胀上升 ,气压降 3、低 ,形成图中 道低气压 带。 30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西风 ,并不断堆积下沉 ,使近地面气压升高 ,形成图中 热带高气压 带。 一 二 60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盛行西风与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极地东风在此相遇 ,暖空气爬升 ,形成图中 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附近 :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最少 ,空气堆积下沉 ,形成图中 地高气压 带。 (5)风带 :从南向北依次是 北信风 带、 风 带和 地东风 带。 一 二思考讨论 南北半球风带名称相同 ,风向也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 信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 ,在南半球是东南风 ;极地东风在北半球是东北风 ,在南半球是东南风 ;西风带在北半球是西南 4、风 ,在南半球是西北风。 一 二二、气压带、太阳直射点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在北半球 ,与二分日相比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 北 ,冬季偏 南。 探究探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问题导引地球表面的降水量分布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大气中水汽的多少 ;二是大气中上升运动的有无。 探究在赤道地区海洋广阔 ,陆地上分布着广阔的热带雨林 ,气温高 ,年降水量一般为 1 0002 000毫米 ,可称为 “赤道多雨带 ”。 在南北纬 15 30 的副热带地区 ,年降水量较少 ,一般不到 500毫米。 地球上的沙漠多数分布在这个地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此地带可称为 “副热带少雨带 ”。 在温带降水又有 5、增加 ,年降水量达 5001 000毫米 ,成为 “温带多雨带 ”。 到两极地区 ,气温低 ,水汽少 ,降水量显著减少 ,而且主要是降雪 ,这里是 “极地少雨带 ”。 探究结合材料探究 :(1)“赤道多雨带 ”是如何形成的 ?(2)“副热带少雨带 ”和 “温带多雨带 ”的形成与气流运动有何关系 ?提示 :(1)在赤道地区海洋广阔 ,陆地上又分布着广阔的热带雨林 ,气温高 ,蒸发强烈 ,大气中水分含量充足 ,终年盛行上升气流 ,多对流雨 ,因此形成降水量最多的地带。 (2)副热带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不利于云雨形成 ,因而形成 “副热带少雨带 ”。 温带冷暖空气易在此交汇 ,暖空气沿锋面上升 ,形成较多的 6、降水。 探究名师精讲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成因三步曲(1)冷热不均使其动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 ,地球不自转 ,则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 ,北半球的热力环流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探究(2)地球自转使其偏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 ,地球自转 ,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 ,会形成全球性三圈环流 ,如下图 (以北半球为例 )。 探究 7个气压带 : 7 个气压带 分布 气流 影响 极地高气压带 (2个 ) 南北纬90 附近 下沉 干冷 副极地低气压带 (2个 ) 南北纬60 附近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 (2个 ) 南北纬30 附近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 (1个 ) 0 附近 7、上升 湿热 探究 6个风带 : 6 个风带 分布 风向 影响 ( 性质 )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 带 (2 个 ) 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西风 带 (2 个 )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 带 (2 个 )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探究(3)地球公转使其移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探究探究探究探究探究探究探究典例剖析【例题】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1)图中 气压带或风 8、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润(2)图示季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题 ,由图中给出的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信息判断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 ,干燥。 第 (2)题 ,图中气压带的位置偏南 ,据此判断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此时 ,北京为冬季 ,昼短夜长 ,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南 ,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 ,案 :(1)A (2) 3 5 6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 ,完成第 12题。 1 3 5 )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地转偏向力A. B.C. D.1 3 5 )1 3 5 6解析 :第 1题 ,形成三圈环流 9、的前提是地表均匀的情况下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 ,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第 2题 ,示意图为北半球 ,气流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时都会向右偏。 答案 : 3 5 6下图为全球性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 ,完成第 34题。 1 3 5 )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 ,正确的是 ( )0 3 5 6解析 :第 3题 ,由图可知 , 4题 ,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 60附近相遇抬升 ,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答案 : 3 5 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 3 5 6解析 :在北半球 ,与春、秋分日相比 ,气压 10、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 ,冬季偏南。 我国白昼最短时是冬至日 ,即 12月 22日前后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西风带风向错误 ;分日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 答案 : 3 5 完成下列问题。 1 3 5 6(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 ,。 (2)在 B、 D、 3)低纬环流除高空风外 ,近地面包括的气压带是 和 (填字母 ),风带有 (填字母 )。 在图中标注低纬环流的环流方向。 (4)在 A、 C、 E、 属于上升气流的是 ,属于下沉气流的是。 在图中标注分布地区中心位置的纬度数。 1 3 5 6解析 :三者与高空中的风共同组成低纬环流。 盛行西南风 ;气流上升 ;盛行东北风 ;气流下沉。 答案 :(1)赤道低气压 东北信风 副热带高气压 西风(2)略。 (3)C A B 标注略。 (顺时针 )(4)A、 E C、 G 标注略。 (A0 C30 N E60 0 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