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说课稿内容摘要:
上课开始,我拿着一盒蜗牛进入 教室,准备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各部分。 但一拿出蜗牛,就听到一片欢呼声。 生:“老师,给我们组一只蜗牛。 ” (由于第一次把动物带到课堂上,学生兴奋不已,嘴里不停地喊 )看到这一情景,我只好把提前准备好的导课搁置一边。 把蜗牛按小组发给了大家。 师:“大家拿到蜗牛后要仔细观察,看哪个组发现的秘密最多,小组长作好记录。 ” 学生拿到蜗牛后,问题出现了,原来身子舒展的蜗牛,不知怎么地全都缩到壳里,学生看着缩回去的蜗牛,束手无策。 看到这一情景,我心里很着急。 突然灵机一动,说:“同学们,如果蜗牛不出来,我们可以先观察它的外壳。 ” 话音落了,学生还是老样子,似乎我的提示并没起多大作用,可以看出学生的兴趣不在蜗牛的壳上,而是在它的身体上,他们正在想怎样才能让蜗牛出来。 过了一会儿,办法被他们想出来了,有的组的同学认为蜗牛喜欢潮湿,就拿出自己带来的凉开水浇在蜗牛身上,有的小组认为蜗牛怕光,就用手捂住蜗牛。 有的不敢大声说话,担心会把正在往外伸展的蜗牛吓回去,还有的几种方法同时使用,这样的活动持续了几分钟,蜗牛在同学们的关心下,接二连三地把身体露出来。 同学们高兴地扯着我的衣服,让我到他们组里去看。 下课了,但我还在思考。 如果刚开始学生不停地喊 时,就批评他们,让他们安静下来,按照自己原来的计划进行教学,先观察蜗牛的身体、壳,再观察它怎样运动,那么,这一节课还能这样生机盎然吗。 如果不是我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许我将会不断地重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学教材”的那种传统课堂教学,这一切都真实地证明了,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感悟较为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上课时,教师应勇于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和旁听者”。 教师要敢于把课堂学习时间充分交给学生,并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尊重他们的意愿,以开放的心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 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此时,学生会自主地观察、实践或讨论,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上课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中,学生的兴趣占了整个观察活动的主线,我没有让学生经历一个有序的观察过程(也就是按照头腹尾的顺序观察 )在这方面与原教材有出入,基于这一问题,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观察是以序为主。 还是以兴趣为主。 很显然,以兴趣为主,更能激发 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效果更好,虽然这一过程与教材不同,但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能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有何不可。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本身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但他们的自主学习并不一定能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 在课堂中,学生看不到蜗牛的 腹足,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解决的。 因此,教师的作用就要体现在:促成儿童从自发的不成熟的自主学习,走向科学的自主学习。 实践是科学的魅力 “怎样才能让蜗牛从壳里出来呢。 ”一个简单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做,短短几分钟学生已经解决了问题 ,而且方法真不少。 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出现新问题。 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获得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独立探究,自行获取的能力,这远比教师直接传授获得的知识有价值的多。 一次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因此说“实践”是科学的魅力。 教材只是看见美丽大自然的一个“窗口”,教师必须带着学生走出“门”,踏上“实践”这条路,投入到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中。 《蜗牛(一)》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大庆市火炬小学的郭 桂娟,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蜗牛(一)》。 我说课分为以下四大步骤: 一、教学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法和学法 四、教学流程 一、教学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它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及自主探究的精神,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学会尊重,乐于与人合作。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蜗牛(一)》这一课, 本节教材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中《蜗牛(一)》一课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具体 观察一种动物的开始,观察研究活动以蜗牛为载体,鼓励学生在通过植物单元的学习,观察能力已有所发展的基础上。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说课稿
相关推荐
3 为什么水葫芦会浮在水面上。 二.记一记(科学概念) 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根 、 茎 、 叶 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 水分、阳光 和 空气。 三. 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找出它们
1、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生产系统检修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定和现代企业对设备检修管理的要求,为规范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所属各生产单位的检修管理,落实检修管理工作责任制,提高生产系统检修(抢修)工作质量水平,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检修分为计划检修和非计划检修。 连续生产装置的计划检修时间遵循三年两修。 第三条 检修管理的主要内容
研究时注意什么。 谈话:你看到了什么。 和你猜测的情况一样吗。 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讨: 你认为,气泡是从哪里来的。 气泡到哪里去了。 你认为跑出来的是什么气呢。 学生小组制定简单的研究步骤,明确研究的过程和注意点。 学生小组展开研究活动,观察研究现象。 学生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看法。 明确研究任务,保证有序合理地开展研究活动。 重视对观察到的现象 进 行 整理。
空气占满了杯子里的空间,那水倒不进去了喽。 空气真的占据空间吗。 (揭题) (二)实践体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设计 经典实验 ,明确 “空气占据空间” 1)过渡 师:空气真的占据空间吗。 (不占据、占据) 预设 1:确定空气不占据空间。 好像也对的哦。 但我之前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做这样的 实验,把杯子倒过来,塞进纸,塞紧,然后竖直倒扣到水里,如果按照我们的推测空气不占据空间,会看到怎样的现象。
中 ?什么是浮 ,沉 ?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使学生明确此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 a、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实验。 b、操作员每次拿起只拿起一样物品轻轻的放入水中,等大家仔细观察后再取出。 c、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结果,请如实填写。 d、实验中,组内低声讨论,以免影响其他小组。 e、实验后,卫生员将物品的水擦干,保持桌 面整洁,将浮的物品放在一起
( ) 三、选择题。 1.古代造纸术是由( )发明的。 A蔡伦 B爱迪生 C牛顿 2.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曾经用( )来作为记事的材料。 A兽皮 B竹木片 C光碟 3.砖块属于( )。 A建筑类材料 B金属材料 C陶瓷类 4.金属具有( )的特性。 A传热 B吸水 C透明 5.下列材料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 A木条 B塑料条 C金属条 6.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下列材料中,( )吸水能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