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历史八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内容摘要:

家蔓延,在与阵营各国紧急协商后,苏联决定出兵干预匈牙利。 11 月 1 日起,大批苏军开进匈牙利,占领首都布达佩斯和各重要据点,对武装暴动分子和抵抗者进行强力镇压。 当天,纳吉政府宣布退出华沙条约,并呼吁联合国阻止苏联的入侵。 同日,卡达尔宣布解散已瓦解的劳动人民党,成立社会主义工人党,随即离开首都,秘密前往苏联,与纳吉分道扬镳。 11 月 4 日,卡达尔在匈牙利东部的索尔诺克通过广播发表《告匈牙利人民书》,宣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以新政府的名义请求苏军进入,帮助粉碎 “反革命 势力 ”,恢复秩 序。 同一天,在苏军进攻下眼看大势已去的纳吉逃入南斯拉夫大使馆避难(注: 1956 年 11月 23 日,在苏联压力下,纳吉被迫离开南斯拉夫大使馆,随即被逮捕, 1958 年 6 月 16日,被匈牙利最高人民法庭以 “反革命罪 ”判处死刑。 1989 年 6 月获平反,被重新安葬。 )。 11 月7 日,卡达尔政府迁回布达佩斯,到 11 月中旬,局势被平定。 历时三周的动乱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 1/4。 这场民族的悲剧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的卡达尔政 府以稳定局势、恢复秩序为首要任务。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十月事件的后遗症,卡达尔提出 “谁不反对我们,就同我们在一起 ”的口号,对参与十月动乱的大部分人实行宽容政策。 1956 年底,政府宣布,凡因动乱而逃亡国外者,只要在 1957年 3 月 15 日前回国,一概不予追究。 1962 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作出决议,对所有曾卷入动乱的群众不再予以追究,并释放了绝大部分被监禁者。 同时,匈牙利党还通过《关于结束个人崇拜时期对工人运动活动家的违法事件的决议》,纠正拉科西时期的错误,为冤假错案平反,拉科西、格罗等人则被开除出党。 在经济 方面,卡达尔政府也采取了宽松政策,修改五年计划,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允许农民退出强制组织的合作社,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搞 “第二次合作化 ”,并取消农产品的义务征购,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资。 上述政策使一个本来缺乏社会基础的政权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卡达尔的个人威信也有很大提高。 此后,卡达尔开始推行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 师: 1964 年 9 月,匈牙利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 1966 年 5 月,匈党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批准改革方案; 1968 年 1 月 1 日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 改革的目标是将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改革后的新体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中央政府不再向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而是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调节管理,中央的宏观计划主要贯彻于投资和发展领域。 实行新体制后,匈牙利的经济表现出比过去较多的活力,工业年均增长率从 60 年代下半期的 %,上升到 70 年代上半期的 %,农业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1968~ 1973年,匈牙利的经济以平均每年 6%的速度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每年也增加 5%~ 6%,一度进入经互会国家的前列。 在这个时期,匈牙利外贸出现顺差,国际收支有盈余。 匈牙利也因此被誉为 “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 师,那么,匈牙利卡达尔的改革有没有什么不足呢。 难道匈牙利的经济因此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时期。 生:(略) 生: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并没有最终突破计划经济框框,而是在面临突破时陷于停顿。 70 年代中后期,由于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机制的矛盾日益尖锐,领导层在决定性的选择面前出现分歧。 卡达尔为首的主流派缺乏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的理论意识和政治魄力,他们满足于计划经济框架内改革的成果, 并顾虑进一步改革会引起苏联的干涉,因此用放慢改革步伐乃至停止改革来谋求国内外局势的平稳。 然而,这种做法只能延迟矛盾的激化,却不能解决矛盾,卡达尔执政后期的匈牙利在平静的表象下酝酿着一场更加激进的社会变化。 (展示板书: 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 师:早在 1948 年苏南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处境极其困难。 这在客观上迫使南斯拉夫作出选择,是继续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决定从本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探索一条符合本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南斯拉夫从 1950 年开始逐渐抛弃苏联模式,走上社会主义自治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南斯拉夫认为,苏联式的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消极后果,在中央集权制下,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工人不能直接管理企业,不 能充分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工人不能从物质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 第二,实行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办法。 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 30 多个民族。 自治制度可以促使各民族的发展保持平衡,有利于解决矛盾。 第三,南斯拉夫有自治的传统。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南共在解放区建立人民解放委员会,工 人接管了资本家的工厂,恢复并管理生产。 南共认为这是自治制度的最初萌芽。 第四,南斯拉夫之所以走上自治道路,最直接的原因是苏南冲突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对南斯拉夫实行的经济封锁、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 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既是一种政治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制度。 它在 80 年代之前曾推动过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也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师,此外,在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下,在匈牙利改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