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AX基础教程内容摘要:

3DMAX基础教程 3、屏幕的布局自定义 选择i 定义>载入自定义界面)命令 选择、功能区介绍 1、修改系统设置 1、文件菜单:(1) 2、仅保存视图中的物体可以重新编辑物体 3、新生成删除当前所有物体等属性 (2)存当前文件 (3)改名字路径存储当前文件 (4)另一个名字存储已选择的物体 (5)开已经保存的文件 (6)新设置3户自定义的设置将被删除 2、工具行:只有在1280×1024的分辨率下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工具右下角有“”标记表示还含有多重按扭的选择。 3、命令面板:用于模型的创建和编辑修改,共有6个基本命令面板组成,每个面板下面为各自的命令内容,有些命令仍有分支。 点取面板每一项,会在下面出现各自的次级命令选项,点取次级命令会在其下出现相应的控制命令,命令按种类不同划分为各个项目面板在项目面板顶部为自身的项目名称左边有“+、”号,控制其下的内容是否显示。 4、状态行:显示当前所选择物体的数目, 表示用于选择物体锁定。 右侧提供鼠标和坐标的位置及当前网格使用的距离单位。 5、提示栏:显示当前使用工具的提示文字,右侧按钮可设多种模式 6、命令输入行:在状态行和提示行左面,可通过命令输入的方式来执行一些操作 7、画面控制区: 8、视图区: 系统内定四个视图:、自定义视图:选择定义>视图设置) 2、切换视图:单击每个视图类型的首写英文字母。 右击可激活视图、按“W”键可以 单屏显示视图 3、调整视图布局比例:鼠标单击拖动视图边框线,右击视图线“复布局比例 输入数值可直接到达关键帧 在关键帧之间前跳后退 回到最后一帧 回到起始帧 控制动画记录开关 高级选项 播放动画 1、滑+高光 2、框显示 3、它 4、透视图中带材质的线框显示 装订线 4、改变视图显示方式:右击视图标签 按“D”键有选择的刷新视图 9、视图控制区: 1、视图大小的控制: 以拉近或放缩视景 视图中只显示鼠标拖动产生的选择区域中的物体 透视中出对视景和视角都发生改变 时将所有视图近拉或远推,不会影响到当前所有可视的视图 前视图以最大化的方式显示与 相同 选择的物体以最大化方式显示 相同 图最大化、最小化切换 2、视图位置角度的控制: 转视图 选择物体为轴旋转视图 动视图中的显示,但并不拉近或远推视图 注:视图控制是可变的,某些按钮,相对于不同视图会改变为其它按钮。 3、坐标轴 1、在计算机中三维对象都被抽象到二维平面中。 3D 、Y、角正交方式存在。 空间中的一个点可以用 X、Y、Z 三个坐标值来定义。 (三个坐标值表示的是从该点开始分别向三个轴引垂线,而与轴的交点之间的距离。 三轴交点为坐标中心,即原点(0,0,0)的位置)坐标三角轴是表示变换坐标系的一种直观表示。 (在3D 会显示出坐标轴,分别以X、Y、示的就是坐标系的三个轴向。 ) 2、视图中的坐标轴表示: (1)坐标轴定向指出了当前所用坐标系的定向。 (2)坐标轴的三条轴线的交点即为变换中心 (3)高亮显示轴线,表示变换操作在该轴线方向上将受到约束 二、坐标系统:坐标系统是进行对象变动的依据 (1)轴为水平方向、轴为景深方向。 这个坐标在任何视图中都是固定不变的。 (2)幕坐标系统:X 轴为水平方向、Y 轴为垂直方向、Z 轴为景深方向,各视图都使用同样的坐标轴。 (3)D 实就是透视图中使用它视图使用(4)物体自身拥有的操作系统 Z X Y 坐标原点 会以滑板的自身方向移动 装 (5)动拾取坐标系统:在一个物体上使用另一个物体的 身坐标系统。 (这个坐标系统是由用户而定,它取自物体的自身坐标系统) 三、坐标控制钮 1、 用选择物体自身的轴心作为变换的中心点。 2、 用所有选择物体的公共轴心作为变换的中心点。 3、 用当前坐标系统的公共轴心作为变换中心点。 四、坐标轴项控制 3D 按可以在视图中沿任意轴向进行变换即“变换坐标”对此功能调节。 快捷键是“X”键。 五、坐标轴心的控制 选择 (层级)面板中的 (轴心)选项下的 (仅影响轴点)命令,用 移动工具进行操作。 3、视图类型 1、正交视图:按世界坐标系的固定观察角度来定义的视图,也就是采用正交投影的方法。 在正交视图中对象所有的部分都与观察平面平行。 2、用户视图:观察方向不与对象垂直,是以等角投射的方式来观察的。 但是没有景深变化。 3、透视图:人们所按受的对象外形在深度方向上的投影,可以让我们从任意角度来观察所生成的场景,照相机视图也属于透视图。 注:在正交视图用 工具旋转,会自动将正交视图转为用户视图 二、透视角度 1、一点透视:相机和目标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房 间的一面墙体,而相机的取景框的上 下边和屋顶平行时,相机视图呈现一 点透视。 圆环会以滑板的坐标方向移动 过 旋转工具进行比较 装订 2、二点透视:相机和目标点之间的连线不垂直于 房间的一面墙体,但平行于房间的 地面时,相机视图呈现二点透视。 3、三点透视:相机和目标点之间的连线不垂直于 房间的一面墙体也不平行于房间的 地面时,相机视图呈现出三点透视。 注:透视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作图方式和作图的工作量,3D 个过程需要指定虚拟观察者和观察点的位置,所谓的相机只是为了定义位置而存在的。 相机和目标点是两个可以移动和旋 转但没有大小、颜色和材质的物体,在最终渲染时是不可见的。 3择 创建面板,然后选择 几何体项目面板下的 基本几何体 1、方体: 2、锥体: 方体 键盘输入 名字与颜色 创建顺序 立方体 参数 长、宽、高的段数 生成贴图坐标 中心 边 圆锥底圆半径 圆锥底圆顶径 装订线 3、体: 4、何球体: 5、柱体: 直径 中心 测量线 四面 二十面 八面 半球 基点至轴心 内圆半径 外圆半径 高度 边数 高度分段数 盖子的段数 半径 片段 半球 挤入 切除 基点至轴心 装订线 6、状体: 7、环: 8、锥: 9、壶: 中心 基点/顶点 宽度、底面积的大小 深度、底面积的高度 高度 片数、高度上加列的段度 内圆半径 外圆半径 旋转 扭曲 边数、高度上加行的段数 全部 边数 没有 片数 茶壶部件 主体 把手 壶嘴 壶嘴 半径 片数 装订线 10、面: 33要明确一个顺序“先选择对象再执行功能” 一、基本物体选择 (1) 直接点取选择:单一选择工具:只具备单纯的选择功能。 注:a、配合b、选择模式: 交叉选择、 窗口选择。 c、选择物体的方式: 分别是矩形、圆形、徒手区域。 (2) 通过名字或颜色选择: 选择过颜色选择。 (3) 图解视图选择:选择 注:图解视图选择:双击图解视图中每个物体的名称块。 (4) 通过材质的选择:把相同材质的物体进行选择 二、复合功能选择法 (1) 选择并移功 左::绝对值 (2) 选择并放缩 右键单击出现设置窗口 (3) 选择并旋转 右:相对值 (4) 选择并操纵:物体上显示绿色圆圈,可以在视图中调节物体的一些属性 (5) 区域选择并移动:选择多个物体同时对它们进行操作 正方形 矩形 渲染倍增器 变比 密度 总面数 装订线 三、选择集合的命名 选择集合在输入框内输入名称并按回车键 删除已定义的名字:选择、选择集合的锁定 锁定钮(位于屏幕下方)或按空格键 五、3捉命令的介绍 捕捉是指使新的实体定位于已有的实体上的功能 1、捕的类别: (1) 二维捕捉:只捕捉激活网格面上满足设置条件的点,常用于 平面图形捕捉。 (2) 二点五捕捉:捕捉当前构造面上的点,以及对象在面上的投影点。 (3) 三维捕捉:可以捕捉三维空间内所有满足捕捉条件的点。 (4) 角度捕捉:用于设定进行旋转时的角度间隔。 (5) 百分比捕捉:设定缩放或挤压操作时的百分比例间隔。 (6) 数值输入栏捕捉:设定数值输入栏中数值的变化单位量。 注:空间捕捉:2D、D,当使用2D、能捕捉到直接位于绘图平面上的节点和边,当空间捕捉移动时,被移动的对像是移动到当前栅格上还是相对于初始位置。 按捕捉增量移动,就由捕捉的方式来决定的。 百分比捕捉:将以缺省的10%的比例进行变化(关闭时将以缺省1%的比例进行变化。 2、捕捉与栅格的设置 据造型方式可以将捕捉分成“标准类型”和“型 1、 顶点:捕捉网格物体或可编辑网格物体顶点 2、 边:捕捉物体边界上的点 3、 面:捕捉物体表面上的点背点上的点无法捕捉 4、 垂直:绘制曲线时,捕捉与上一次垂直的点 5、 轴心点:捕捉物体的轴心点 6、 栅格点:捕捉要栅格的交点 7、 端点:捕捉样条曲线或物体边界的端点 8、 中间点:捕捉样条曲线或物体边界的中点 9、 面的中心:捕捉三角面的中心 10、 相切:捕捉样条曲线上的相切点 11、 边界盒:捕捉物体边界框八个角 12、 落 栅格线:捕捉栅格线上的点 来设置捕捉的强度、范围、大小和颜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