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开发局电力行业融资内容摘要:

1、电力行业融资趋向多元化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罗敏预计 2001 年电力建设总投资将达 1848 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电网投资 1225 亿元,电源投资 578 亿元。 到 2000 年底,全国非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电厂装机容量约为 15825 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 48。 截至 2001 年 12 月 20 日,发电类上市公司共有 39 家,累计从市场中筹资 元,有力地支持了电力工业的发展。 电力债券的发行得到了充分重视,2001 年,三峡工程 50 亿元和广东核电集团 25 亿元的电力债券相继成功发行。 目前,全国大中型中外合资电厂有 39 个,外商投资 23 亿美元,总装机容量 2700 2、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 电力工业属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目前全国电力总资产在 18000 亿元左右,约为全国固定资产的 1/6。 近几年,为加强电网建设和调整电力产业结构,国家对电力工业投资力度有增无减。 预计2001 年电力建设总投资将达 1848 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电网投资 1225 亿元,电源投资 578亿元。 按照国家电力工业发展规划, “十五” 期间,电力工业投资总规模将达到 9000 亿元,其中电网建设投资占 40,包括主干电网投资为 1700 亿元,城乡电网投资 1900 亿元。 巨大的资金需求对融资结构提出了严峻考验。 集资办电推动发展从 1980 年开始,我国每年电力缺口达 100 3、0 万千瓦以上,为此国家实行征收电力建设基金的政策,并推动集资办电,使电力行业得到迅猛发展。 “八五” 期间,我国电力行业基本建设投资达 2720 亿元,比“七五”期间增加了 ,每年投产的大中型发电机组超过 1200 万千瓦,年均增长 发电量年均增长 使我国电力市场九五期末基本呈现供求平衡的格局。 到 2000 年底,全国非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各类大、中、小型电厂装机容量约为 15825 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 48。 上市融资渐成规模我国电力企业正式涉足资本市场,从最初申能股份、深能源分别在 1992 年和 1993 年发行上市,到今年的桂东电力、华能国际发行 A 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发电类 4、上市公司已渐成规模。 截至 2001 年 12 月 20 日,发电类上市公司共有 39 家,累计从市场中筹资 元,有力地支持了电力工业的建设。 2001 年发电类上市公司共新上市 3 家、7 家配股和 1 家增发,累计筹资 外,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和山东国电 3 家发电公司先后分别到国际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筹集资金 美元。 通过发行上市,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电力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了融资结构,而且有利于增强电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统计,2000 年国家电力公司系统资产负债率为 总资产利润率为 而同期 38 家电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净资产收益率仅为 总资产利润率为 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债券市场受到青睐与股票 5、市场相比,我国电力债券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截至 2000 年底,国电公司系统负债达到7620 亿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银行贷款,债券只有 43 亿元,仅占 我国电力工业首次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并投资电力项目,当属龙源电力公司 1994 年通过下属雄亚(维尔京)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偿还期限为 7 年的 美元债券。 此后从 1995 年到 2000 年,国内先后发行了电力投资债券、国家电力债券、三峡电力债券、岷江电力债券、大渡河电力债券等规模不一的电力企业债券,但融资规模与庞大的电力年投资额相比仅是杯水车薪。 令人欣慰的是,电力债券的发行已得到充分重视。 2001 年,三峡工程 50 亿元和广东核电集 6、团 25亿元的电力债券相继成功发行。 此外,为保证“西电东送” 工程顺利进行,据悉国家电力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每年发行相当规模的电力债券。 在我国电力融资渠道逐步走向多元化的过程中,债券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外资进军节奏加快我国电力市场对外开放较早,但由于一直对外资参股比例有一定限制,目前全国大中型中外合资电厂 39 个,总容量 2700 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 外商投资 23 亿美元。 加入 ,外资进军我国电力市场的步伐会明显加快。 日前,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与云南电力集团、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共同投资 美元建设滇东电厂(120 万千瓦)的意向协议。 按照协议,中华电力将占 80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与此同时,云南曲靖电厂(60 万千瓦)股权转让合同也签定,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将向美国美亚电力有限公司转让其 37股权中的30。 据悉,美亚公司是美国一家专门从事电力开发与经销的独立发电公司,此前该公司已向甘肃靖远火电厂、江苏通州热电厂、上海浦东金桥能源公司等投资合作,成为国内多家能源企业的持股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