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开发局矿权登记总表内容摘要:

1、- 1 - 1江 西 省 地 矿 局 矿 业 权 明 细 表(2004 年 11 月 09 日)一、 探矿权(176 个) (一) 912 大队(21 个)序号 登记和有效期 项 目 名 称面积() 矿 区 范 围 矿 种 许 可 证 号 工 作 概 况 及 投 入 情 况1 )171000027 5515- 27 5615 铅锌 设,次延续。 2001调查投入 1/万土壤化探和 1/万地质测量工作,面积 用投入 10万元。 土壤化探测量圈定土壤化探异常 2 处(麻地、东坑) ,地质测量圈定铅锌(银)矿体 2 个(麻地、东坑)。 麻地地表花岗斑岩见铅锌矿化,已见类似于冷水坑斑岩银铅锌矿化和重要的含 2、银铅锌矿推覆构造带;东坑地表见铅锌矿体,产于含铅锌矿硅化破碎带中,破碎带长约 100m,部分地段铅锌达工业品位。 经初步研究认为区内具进一步工作价值,但目前尚未进行资源量估算。 2 171200527 5600- 27 5700 铅锌 设,次延续。 2001调查投入 1:1 万土壤化探测量 :1 万地质修测 槽80学样 30 个;光谱定量分析样 120 个。 费用投入约 2 万元。 对区内花岗斑岩接触带及 1 号矿化蚀变带进行了短槽揭露和地质路线控制。 通过工作,初步控制 1 号铅锌矿化带长 200 米,宽618 米。 部分地段铅锌可达边界品位。 在花岗斑岩外接触带的覆盖区见较茂盛的铜草。 存在问题:区内地质工 3、作程度低,需要进一步投入,经初步研究认为区内具进一步工作价值,但目前尚未进行资源量估算。 3 西省宜黄县 1622300 银 3600000430045 设,更范围。 狮溪银铅锌矿普查27 3500700 铅 锌续。 地质路线检查于下狮溪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内外接触带中,初步圈定 6 条金银铜钨锌石英脉。 存在问题:区内地质工作程度低,需要进一步投入,初步研究认为区内具有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前景。 4 164615528 5230400铜 铅 设,次延续。 次延续。 2001 年大调查,对该矿点进行了矿点检查。 采集化学样 80 个。 在爆发角砾岩体及石英闪长玢岩脉内及附近,发现有较好的铜、银矿(化)体,一般厚 4、度 1 米左右。 矿石品位:铜 银最高潮 t,金 t。 在爆发角砾岩体及石英闪长玢岩脉内及附近,发现有较好的铜、银矿(化)体,一般厚度 1 米左右。 矿石品位:铜 伴生银 t,金 t。 存在问题: 区内地质工作程度低,需要进一步投入。 5 162130028 1130- 28 1300金、铜 设,次延续。 次延续。 2001 年大调查完成 1/万激电剖面测量 4点检查 2 处。 投入4 万元。 通过工作,求得 3341铜资源量 吨。 已提交成果报告。 本区激电异常南段 S 最高异常值为 一般 S 在 右,异常宽度 200 米。 北部 S 异常最大值为 一般 S 右,异常宽 160 米。 与 b 矿化带位置对应,为矿化体 5、引起。 区内圈出铜、铅矿体各 1 个,赋存受到炉古岭硅化破碎带严格控制,铜矿体产于深部及硅化破碎带底板附近,长度 3600 米,平均水平厚度为 ,真厚度为 得 3341 铜金属量 吨。 铅矿体产于浅部及硅化破碎带顶板附近,长度 1200 米,平均厚度 ,最厚 ,一般厚度为 ,铅矿目前尚未进行资源量估算。 初步认为区内具进一步工作价值。 6 163600028 1600- 281900 铜 设,次延续。 次延续。 2001 年大调查完成 1:1 万地质图修测 8 探 200m、探槽500 学样 80 个。 投入 20 万元。 寻找铜矿前景良好。 已提交- 3 - 3成果报告。 龙宜铜矿点处于东乡枫林铜矿南西端,新发 6、现 b、土壤综合异常,与枫林异常区段有一定的可比性,显示为矿致异常。 物探成果该区有 极化异常,为深部金属硫化物引起。 七宝岭铜矿点本次工作新圈定了 b、 异常土壤综合异常,激电异常总体呈低阻高极化反映,与炭质层或金属硫化物有关。 在泥盆表偶见辉黄铜矿化。 孔深 见铜矿化, 位 已提交成果报告。 存在问题:尚未进行资源量估算。 初步认为具进一步工作价值。 7 162600027 3230- 27 3400银 铅 设,续范围。 次延续。 区内路线地质调查发现北东向银铅锌矿化硅化破碎带长 1000 余米,可见宽 525 米。 矿化发育在花岗斑岩脉内部及外接触带含石墨石英片岩的构造破碎部位。 花岗斑岩脉内部以银铅锌矿化为 7、主。 蚀变主要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叶腊石化、高岭石土化、碳酸盐化等。 其中绢云母化、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与银铅锌矿化关系密切。 存在问题: 区内地质工作程度低,需要进一步投入, 目前尚未进行资源量估算。 初步认为区内具进一步工作价值。 8 161330028 1200- 28 1300 金 立,次续登,次延续。 2002 年大调查完成机械岩心钻探 164m;1:1 万地质测量 2.8 探 600; 学样 200 个;费用投入 12 万元。 找矿前景良好。 已提交成果报告。 异常区段有两个土壤异常带,具异常梯度及浓集中心明显、相互重叠性好、两个异常带东部联合的特点。 新发现的两个 8、低阻高极化异常带,向东亦有复合趋势,与土壤异常带、矿化带及推覆面褶皱位置和形态基本一致,初步证实异常由金属硫化物引起。 该异常区段内含金韧性剪切带规模较大,见矿情况较好,发现多处含金较好的化学样品等找矿信息。 存在问题: 区内地质工作程4度低,需要进一步投入,目前尚未进行资源量估算。 初步认为区内具进一步工作价值。 即将到期,准备续登。 9 160800028 0600- 28 0645立,更范围。 2002 年大调查完成钻探 165m, 地方合作勘查钻探 176m,坑探 248m。 费用投入 66 万元。 矿区内圈定金矿体 6 个,其中新发现金矿体 3 个,经估算 6 个金矿体 333+334 级资源量 克 9、。 已提交成果报告。 项目未完, 2004 年省局下达普查项目,费用投入 70 万元。 韧性剪切带是重要控矿储矿构造;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与金矿关系密切;具地表矿化贫、深部矿化富的特点。 区内金矿源层,含金韧性剪切带规模大,异常强度大且与地表矿化吻合,金矿化强,品位高。 新发现 矿体矿化好,地表控制程度偏稀,浅部也只有一个工程或无工程控制。 金矿体往深部仍有延深。 初步认为区内具进一步工作价值。 即将到期,准备续登。 10 0527 3945- 27 4045立,次延续。 获资源量 3341 金 1280 入工作量:1:1 万地质图修测 槽 500学样60 个;光谱样 10 个。 费用投入 3 万元。 已提交成果 10、报告。 金集中分布在硅化破碎带。 该硅化破碎带长 1000 余米,可见宽525 米。 绢云母化、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金矿化还见于花岗斑岩脉内部及外接触带石英片岩的构造破碎部位。 花岗斑岩脉内部以金矿化为主。 外接触带构造破碎部位可见银矿化。 已发现的金矿石类型有细脉浸染型和碎裂蚀变岩型。 存在问题: 区内地质工作程度低,需要进一步投入,初步认为区内具进一步工作价值。 11 5528 1045- 28 1130设,更名称,更范围,更名称,登。 2000大调查完成 1:1 万地质修测 4械岩心钻探 721m;坑探 100 m;槽探500 学样 100 个;其他样品 50 个,费用投入 43 万 11、元(大调- 5 - 5查 27 万元、省局 16 万元)。 获资源量 333+3341金 8051 千克。 已提交成果报告。 新居上、荷叶岭、雪山岭三个金矿区内共圈定金矿体 8 个,矿体产于拼接推覆构造带内的韧性剪切带中,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 赋矿岩石主要为石英脉,次为糜棱岩和千糜岩。 矿体总体呈似层状,延伸较稳定。 长 100,厚度一般。 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伴生有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赤铁矿等。 矿石类型: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和含金蚀变构造岩型。 初步认为区内具进一步工作价值,需要进一步投入。 12 0027 1500- 27 1530设,证,登。 1998 年局普查完成坑探 106m,2002 年 912 队与黎川选矿厂合作勘查坑探3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