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六国年表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从记事上看,春秋诸侯进入战国犹存者,分别归入七雄中最后灭掉该国的年表栏内,亦即,卫附魏表,郑附韩表,鲁蔡附楚表,宋附齐表。 如何阅读《六国年表》这类年表。 ①、由右往左选择看。 例如秦献公十七年至二十三年。 这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国在特定阶段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②、由上往下节取看。 例如周显王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 这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各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③、单线看,也就是从头至尾专读一表,如秦表或齐表。 这样可以梳理出该国从建立 到灭亡的环节和链条。 ④、综合看,就是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文通盘阅读。 这样可以从宏观上鸟瞰全局,从微观上把握事态,揽战国总体形势于掌上,收七雄风云际会于眼底。 在《六国年表序》中,司马迁简明扼要地勾划出了秦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又提纲挈领地揭示了春秋到战国的演变过程和阶段性特点。 ⑤、对照看,就是与本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参稽互察。 这样会发现司马迁在编写中产生的矛盾现象和史实错误。 例如,秦魏彫阴之战是一场大战,秦斩魏军四万五千,《年表》说这次战役发生在魏襄王二年,而《魏世家》记为魏襄王五年,前后相差三年。 能力自测平台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A、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 后:然后 B、及文公踰陇,攘夷狄,尊陈宝。 尊:敬祀 C、传曰:“法后王。 ” 传:传世的典籍 D、凡二百七十年,着诸所闻兴坏之端 端:头绪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活用的一组是 A、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B、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C、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 D、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 对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虚词 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 因:根据、依凭。 B、何也。 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 以:因为 C、禹兴于西羌 于:从 D、因举而笑之,不敢道 而:连词,表转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 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横短长之说起。 矫称蜂出,盟誓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下列各组加点的字错误的一项是: A、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 擅:独揽 B、及田常杀简公 而相齐国 相:任丞相 C、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剖符:剖符为凭。 D、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 量:估量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诸夏宾之,比于戎翟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 承接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承接 C、田和亦灭齐而有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即使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翻译下面的句子 : ①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译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