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秋九年级物理 14.1《热机》ppt课件内容摘要:
1、1 1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1 2 教学目标: 1、理解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2、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理解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通过观察汽柴油机模型和汽柴油机活动挂图的演示理解汽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能够简单描述其四个冲程。 1 3 重点难点 重点 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难点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和联系 1 4 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各种机动车辆,这些都是内燃机。 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都知道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内燃机的基本原理。 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1 5 演示实验: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给水和水蒸气,水蒸气把塞子冲出去, 2、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知识点一 : 1 6 热机种类: 汽油机 柴油机 1 7 知识点二:汽油机 火花塞 气缸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排气门 曲轴 1 8 吸气 压缩 做功 排气 汽油机的四个 冲程和工作循环 1 9 汽油机工作原理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1 10 吸气冲程 汽油和空气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1 11 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1 12 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 3、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1 13 排气冲程 燃烧后的废气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1 14 知识点三:柴油机 喷油嘴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排气门 气缸 曲轴 1 15 吸气冲程 空气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将空气吸进气缸。 1 16 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活塞把空气压缩得很小,空气的压强更大,温度更高。 在压缩冲程末,缸内空气温度已超过柴油的着火点。 1 17 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从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立即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1 18 排气冲程 4、 燃烧后的废气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1 19 热机的应用 汽油机比较轻巧,常用在汽车、飞机和小型农业机械上面。 (1)汽油机的应用 (2)柴油机的应用 柴油比较便宜,但柴油机比较笨重,主 要用在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上面。 1 20 想想议议: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1 21 1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的作用相似。 2 每个工件循环都经历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3 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靠飞轮惯性完成。 4 一个工作冲程中,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做功一次。 相同点 1 22 不同点 1构造不同:汽油机气缸顶部有火花塞,而柴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2 燃料不同: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而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 3 吸气不同:汽油机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柴油机只吸进空气。 4 点火不同:汽油机属点燃式点火,柴油机属压燃式点火。 1 23 ( 2014通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的热量就是汽油的热值 B由于沙石的比热容比海水的小, 导致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 C滑下滑梯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臀部滑到发烫 D表面干净平滑的两铅块压紧后, 分子引力使两者结合在一起 1 24 1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2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 总结梳理,内化目标。(人教版)2016年秋九年级物理 14.1《热机》ppt课件
相关推荐
1、可调亮度小台灯 台灯调光器可调节灯泡的亮度,你知道灯泡的亮度如何控制的吗。 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第四节 变 阻 器 教学目标 了解变阻器改变电阻大小的原理和变阻器的基本构造。 学会在电路中使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大小。 知识点一: 滑动变阻器 仔细观察桌面上的滑动变阻器实物 , 研究一下它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滑片 P 接线柱 D 接线柱 B 接线柱 C 接线柱 A 金属杆 瓷筒 支架
电键 k合上,电灯 l l2都不亮,伏特表示数为 6伏特,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 , l2断路 , l2短路 、 l2都断路 、 l2都短路 k,小灯泡 l l2 都发光,那么,下列图 22中错误的是 [ ] 二、填空题 ,则 1分钟里通过小灯泡的电量是______库仑 23所示的导线, a处导线的直径大于 b处导线的直径,那么通过 a处和 b处电流强度的关系 i1______i2(填大于
1、第一节:电 压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电压 , 知道电压的作用 , 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 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 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 会读电压表的示数 金属中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能导电,可金属导体上的电子为什么能够定向移动。 是谁在推动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呢。 开关 电源 灯泡 电荷 + 灯亮 电流 电压 电源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1、第二节 欧 姆 定 律 教学目标 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 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点一:理解欧姆定律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 ,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 17871854 这一规律最早在1827年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用实验方法,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得出。 人们把这一规律叫做欧姆定律。 它揭示了电路中电流遵循的基本“交通规则”,是最重要的电学规律之一。 U
、公元前 2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有一百多座城镇,其中 ,规模庞大,遗址保存完整。 中国夏朝后期的都城。 古埃及国王又称 ,既是行政首脑,也是军事 首领,并兼任 领袖,自认为是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中国的传说时代,禹铸造“ ”,作为权力的象征。 自称“巴比伦之王”和“世界四方之王”。 Ⅱ材料题: “今大道既稳,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 1)
在这段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台灯的亮度变化,并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大胆猜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变化可能跟什么有关。 实验告诉我们:通过导 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这两个因素有关。 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课题。 (板书: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实验现象,猜想:6. 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