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三年级上 7.2《周长》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2 周 长 学习目标 3. 会测量不同物体和图形的周长。 1. 认识周长的含义和概念。 情景导入 你认识这些物品或图形吗。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课件 索新知 活动要求: 1. 以小组为单位。 2. 合理利用工具。 课件 索新知 在活动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工具可以得到周长。 软尺 绳子 直尺、三角尺 化曲为直 课件 题精讲 下面的图形周长一样吗 ?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把右面的图形中的红线移到上面 ,变成和左面相同的图形。 右面的图形比左面的图形还多了两条蓝线 ,所以右面图形的周长比左面的长。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不一样长。 右边的比左边的周长长。 典题精 2、讲 求下图的周长。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求这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就是要把所有的边长都加起来。 通过平移图形中曲折的部分 ,正好可以拼成一个长 5厘米、宽 3厘米的长方形。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方法一: (3+5) 2=16(厘米 ) 方法二: 2+1+2+1+1+1+5+3=16(厘米 ) 答 :周长是 16厘米。 易错提醒 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错解分析: 易错提醒 错误解答错在没有理解周长的概念。 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图形边线的一周 ),它只与图形的边长有关 ,与图形内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所以图形内的线条不用描出来。 易错提醒 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学以致用 ,没有周长的画。 课件 以致用 个部分的周长长。 相等 课件 以致用 奶奶绕着公园走一圈是多少米。 150 20 80 180 100 530(米) 课件 以致用 4 4 4 4 5 5 12 5 4 5 2+4 4+12=38 5 2+4 2=18 课件 以致用 5厘米 5厘米 周长是( ) 周长是 ( ) (单位:米) 20厘米 24米 3 1 3 1 2 2 1 课件 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平面图形就是图形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 是它的周长。 图形的边缘找一点 ,由这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 ,再回到起点。(人教版)2016年三年级上 7.2《周长》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 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4 分数的简单应用 学习目标 验分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分母不大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 掌握同分母分数 (分母不大于 10)加减 法的计算方法。 情景导入 1 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 1 4 结合图说一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1 4 课件 索新知 是平均分吗。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 索新知 把 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
,请学生深情次齐声朗读歌词。 播放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找出难唱部分,随琴声视唱,解决难点。 采用齐唱、男女对唱等方式,巩固熟悉歌曲。 ( 2)感情处理 请学生探讨歌曲的情感处理及表演形式,然后分组交流展示 ,互相评价。 师归纳:第一乐句用 mf 的力度,深情的情绪演唱。 第二乐句用较欢快的情绪,表现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第三乐句力度渐强,用富有激情的声音歌颂友谊。
1、第 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 四 边 形 学习目标 3. 根据四边形的特征给图形分类。 1. 直观感知四边形 ,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情景导入 1 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 课件 索新知 四边形 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呢,比比它们的角和边,你们发现了什么 ? 课件 索新知 四边形有哪些特点。 1、有四条 直的 边 2、有四个角( 不一定是直角 ) 课件 景导入 2 你认识这两个图形吗。
1、第 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3 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母不大于 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 掌握同分母分数 (分母不大于 10)加减 法的计算方法。 复习导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任意 说出几个分数。 这些 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课件 景导入 1 一个西瓜,哥哥吃了 ,弟弟吃了。 兄弟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 8 1 8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冰山上的边防军在倾听我们的歌 —— 四、 告别沙漠之旅 师:我们的驼队走过了遥远的沙漠,终于到了高高的雪山,把粮食送到边防军叔叔手中,如果你是那位小阿哥,你想对 边防军叔叔说些什么。 在今天的沙漠之旅中,你又什么收获。 生:略 教师小结,学生在音乐中离开教室。 第五课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能说出交响通话《彼得与狼》的故事梗概,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听后感
1、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 作者 :夸美绍斯集 放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八年级物理下册 ;至 四画力的示意图的口诀:你要表示力,方法很简单。 先 重难点解读, 画一段线,长短表大小,箭头力的作用效果; 达训中注意作用卓,补在线(1)力不一定看得见,但我们 和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状| 国错警示,、,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