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一年级上 4.1《立体图形的认识》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4单元 认识图形(一) 立体图形的认识 学习目标 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1. 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 立空间观念。 情景导入 1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下面这些形状相同。 探索新知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 立体图形。 探索新知 长长方方的 ,有 6个平平的面 ,不易滚动。 探索新知 四四方方的 ,有 6个平平的面 ,6个面大小一样 ,不易滚动。 探索新知 直直的 ,上下一样粗细 ,上下两个底面圆圆的、平平的 ,易滚动。 探索新知 圆圆的 ,易滚动。 情景导入 2 拼一拼 ,搭一搭 ,能搭成什么 ? 探索新知 长方体 立 2、体图形 拼搭时一定要平面与平面紧密相接才稳固。 探索新知 把相同的面紧密贴在一起 ,可以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 探索新知 用圆柱拼搭 ,平面和平面紧密贴在一起 ,可以拼成一个新的圆柱。 情景导入 3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把较大的面紧密贴在一起 ,一个接一个地摞起来 ,就能搭得稳。 典题精讲 正方体有( )个,长方体有( )个, 球有( )个 ,圆柱有( )个。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先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分别有哪些特征,再根据每个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最后数一数,这几类各有多少个。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正方体有( 2)个,长方体有( 4)个, 球有( 3)个 ,圆柱有( 3 )个。 典 3、题精讲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数正方体的个数时 ,一般采用分层数的方法。 图中有两层 ,上面一层有 2个小正方体 ,下面一层看到的有 2个 ,看不见的有 1个 (上面正方体的下面一定还有 1个 ,不然上面的小正方体会掉下来 ),所以下面一层有 3个小正方体。 把两层的个数加起来 ,就是小正方体的个数。 答案是 5个。 一枚一元硬币是( ) 易错提醒 选择 : D A 、正方体 B、长方体 C、圆柱 D、球 错解分析: 易错提醒 因为我们常见的圆柱都是比较大的,而一元硬币比较扁,很难和圆柱联系在一起,因此观察物体属于哪一类时,一定要看它的主要特征与哪类相同。 易错提醒 计算 : 一枚一元硬币是( ) A 、正方体 B、长方体 C、圆柱 D、球 D 一枚一元硬币是( ) C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2 2 3 4 学以致用 5 ( )个 有几个小正方体。 ( )个 4 课件 以致用 把这个物体圈起来。 课件 以致用 一填。 4 6 1 2 课件 堂小结 可以拼搭成一个新的立体图形 ,用侧面不能把两个圆柱拼在一起。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尽量把立体图形的较大的平面重合叠加 ,这样比较稳固。 方体的平面紧密贴在一起 ,可以拼搭成一个新的立体图形。(人教版)2016年一年级上 4.1《立体图形的认识》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 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7 0的认识和 0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0”的加减法。 0” ,理解“ 0”的含义 ,了解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 0”。 0” 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景导入 1 盘子里的桃子分别用几表示 ? 探索新知 0表示一个也没有。 0读作: 零 2 1 0 探索新知 0表示起点。 0还表示什么呢。 探索新知 0就像一个拉长的圆
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 2.师生交流花艺的基本知识以及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持久。 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艺花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 课件展示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课件展示各种下花、绢花、塑料花、纸花等图片 方法探索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 逐枝欣赏,并设疑:
师:同学们真聪明。 今天就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来一起制作美丽的纸花吧。 老师为我们这节课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妙手生花。 (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有没有兴趣。 上课 二、 探究质 疑 师: 今天我们第一次合作,老师想送给大家一份见面礼,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呢。 这束花我想送给同学们怎么送呢。 这样吧,每个组派个代表上台领两支。 (师分) 师:拿到我的礼物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看大屏幕: 探究要求
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抓住重难点,展开 “互助互动”。 教师出示写实恐龙图片,请学生欣赏,教师引导思考:恐龙的身体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 我该如何去表现它呢。 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商讨后认为:用基本形去概括比较好。 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画法指导(示范),巧妙解决了重难点。 从表面看是学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实质是学生自己帮助了自己。 第三、结合作业,“ 互助互动”,美术作业 与其他作业不同
(即毛笔要在调色盒中转动,使墨色能较均匀地由笔锋向笔根方向渗透 ),二是蘸色笔在宣纸上行走时应根据绘画的需要掌握好用笔的变化,如:由上往下,从左到右,由下往上,从右到左等不同 方向来用笔。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尝试,从中体会不同的笔墨有不同的效果,感受墨色的丰富变化。 小训练二是墨与色的搭配练习,通过先调淡墨后蘸浓墨,先调墨后蘸色,先用墨后染色以及先用色后点墨,让学生感受
课题:绿色呼唤 课型:绘画课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森林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围绕画树这一活动,让学生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 本课涉及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学科知识技能是让学生了解色彩运用的方法,学会使用与色彩画相关的工具材料。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画树,树的外形是由树干、树枝、树叶三个部分具体组织而成,虽然树千姿百态,但都可以用近似的几何形体如锥形或圆球形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