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版高考一轮 1.3《地球的宇宙环境、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ppt课件内容摘要:

1、考点 1 考点 2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三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结构及太阳 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 3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与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图的判读 1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第三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结构及太阳 对地球的影响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 1) 天体:是宇宙间星云、 、 、卫星等各种物质的通称。 ( 2) 天体系统: 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恒星 行星 万有引力 ( 3) 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 2、星系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2 地球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 1)八颗行星分类地内行星: A 、 B 金星地外行星: D 火星、 E 、 F 土星G 、 H ( 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水星 木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自西向东 近圆 共面 3 地球的特殊性 存在生命 二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辐射与地球 (1) 太阳辐射概述: 概念:太阳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分为 、可见光、红外光三部分。 能量分布: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 波段。 电磁波 紫外光 可见光 ( 2) 对地 3、球的影响: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提供的 资源。 太阳辐射经植物的 作用,转化为生物化学能。 是地球 、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了。 光、热生物化学 大气运动 能源 2 太阳活动与地球 ( 1)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A 层, B 层, C 层。 ( 2) 太阳活动类型: A 层的 , B 层的 和日珥, C 层的太阳风,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类型,其周期约为 年。 光球 色球 日冕 黑子 耀斑 11 (3)主要影响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 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 ” 现象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空,产生“ ” 现象影响天气、气候变化 温馨提示 4、 (1) 黑子并不是黑色的。 黑子比光球层其他区域温度略低,在 明亮的光球衬托下,只是看起来有些暗罢了。 (2) 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白天较强。 (3) 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的夜晚。 短波 磁暴 极光 三、地球的结构 1 地球的内部圈层 ( 1) 划分依据: 传播速度的变化。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波 较 _ _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_波 较 _ 固体、液体 ( 2) 两个界面: 名称 波速变化 表示 _面 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 _ 表示 _面 此面以下横波 _, 纵波波速突然_ 地震波 固体 纵 快莫霍 古登堡 增加 完全消失 5、慢 下降 ( 3) 三个圈层:图中 C 为 , D 为 , E 为 ( 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 ( 4) 岩石圈:包括 和上地幔 ( 软流层以上 ) 两部分。 2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顶部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 外部条件 “ 安全 ” 和 “ 稳定 ” ( 1) “ 安全 ” 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2) “ 稳定 ” 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 自身条件 三个适中 1 ( 2016 潍坊检测 ) 旅行者 1 号 ( V r 1) 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 197 7 年 9 月 5 日发射 6、。 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读图,完成 ( 1) ( 2) 题。 ( 1) 如果旅行者 1 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 ) ( 2) 下列关于 “ 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 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解析 2 读下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的天体 M 可能是 ( ) A 7、月球或水星 B 水星或金星 C 金星或木星 D 火星或土星 (2) 与地球相比,天体 M 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 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 没有坚硬的地表 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体积和质量很小 A B C D 解析 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以我国航天基地的分布来理解航天基地形成的条件 1 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8、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 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 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 远望号 ” 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 3. 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1) 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2) 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 气候干旱 9、,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 地质条件好。 (5) 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 2016 湖北百校高三联考 ) 天宫二号是继 “ 天宫一号 ” 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预计 201 6 年前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 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 主要在于 ( ) A 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 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 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 解析: 海南文昌位于季风气候区,多阴雨天气,而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 10、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航天发射。 答案 : A 2 (2016 昆明二模 ) 下图中,美国的莫纳克亚山天文台观测条件 好,简述其优势条件。 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其优势条件。 答案: 纬度较低,能观测到部分南半球星空;海拔高,大气 能见度好,观测时间较长;美国天文观测的技术设备先进。 3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简述 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 条件和不利因素。 解析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是用来表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状况的等值线图,最常用的是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除此之外,还有能够体现太阳辐射分布的其他相关要素分布图,如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日照时数图、光合有效辐射图等。 与太阳辐 11、射相关等值线图的判读 图 1 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 图 2 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 图 3 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图 4 年平均 P A R 强度的空间分布图 该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分析影响要素时,一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回答。 一、读数值 1 读出图中最大值 ( 如图 1 中 点数值最大,介于 6 000 6 500 之间 ) 、最小值 ( 如图 1 中 点数值最小,介于 3 000 3 500之间 ) ,求出差值大小。 2 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 增大、减小方向 ) 等 ( 如图 2 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 12、北减少 )。 二、看分布 看等值线的走向 ( 如图 3 中成都西侧年日照时数线大致呈南北走向 ) 、弯曲方向 ( 如图 2 中乙地区附近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由南向北弯曲 ) 、 闭合 ( 如图 1 中 、 两地,图 2中甲地,图 4 中甲地等值线均闭合 ) 及疏密 ( 如图 1 中 地附近密集,图 2 中丙地比丁地稀疏 )。 三、析成因 与太阳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 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 ( 迎风坡、背风坡 ) 、海陆位置等有关。 2 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 ( 如图 1 中 地,图 2 中乙地附近 )。 3 等值线的闭合多与地 13、势高低 ( 如高原、盆地,图 2 中甲处为高原地形,图 4 中甲地为盆地地形 ) 、山脉走向 ( 如迎风坡、背风坡 ) 等有关。 4 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5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温馨提示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 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典题示例 ( 2015 安徽高考 )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 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 J/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 ( 1) ( 2) 题。 ( 1) 图中 M 日最接近 (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 2) a 、 b 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 A 太阳高度 B 白昼长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