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1地球的内部结构内容摘要:
与壳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内外核的。 不过请留意,我们对行星内部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理论推导,就算是对地球的也是如此 有别于其它类地行星 ,地球的最外层 (包含地壳及上部地幔的顶端)被切分为数块,「飘浮」于其下的炽热地幔之上,这就是著名的板块构造运动学说。 这个学说主要描述两种运动:拉张与隐没,前者 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远 离,其下的岩浆涌 出而生成新地壳之处;后者则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潜入另一方之下,终至消灭于地函中之处。 此外,也有一些板块边界是横向错 开式的相对运动或两个大陆板块硬碰硬地撞在一起。 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很年轻 ,只有 5 亿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来看确实很短。 但也有很少的地方露出 了当年地球地 壳形成时的基底 —— 花岗岩,如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就有裸露,由于形成花岗岩时的冷却时间长,所以花岗岩内的结晶 体都非常发育,边长在 12 厘米,故把其命名为绥中花岗岩。 由于侵蚀作用及构造地质运动不断地破坏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地表早期的地质记录不容易找到,例如撞击坑 ,所以早期地球历史大部分都已不见踪迹。 地球约有 45 至 46 亿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约 40。湘教版地理选修1地球的内部结构
相关推荐
动,称为 恒星的本动 空间分布 除了单独的恒星之外,联星系统可以是两颗或更多的恒星受到重力的约束而在轨道上互绕着,最普通的联星系统就是联星,但是三颗或更多恒星的系统也有被发现。 而因为轨道要稳定的缘故,这些联星系统经常会形成阶级制度的共轨联星。 也存在着更大的、被称为 星团 的集团:范围从只有几颗恒星的星协, 到最庞大的拥有数十万颗恒星,称 为 球状星团 的集团 m]
( 1) 思考:①大气的厚度有多大。 ②水圈由哪些水体构成。 可按哪些方式进行分类。 ③什么是生物圈。 其范围包括哪些部分。 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什么。 ( 2)知识点:三大圈层的理解和记忆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习活动】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P25图 121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关系” ①科学家是怎样利用地震波“透视”了地球内部的。 ②什么是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
1、第八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立足长远求发展,造福子孙把功建 考点 1 考点 2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一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一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 思想的演变 1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 概念 由于 或
理措施 环 境 质 量 下 降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汽车、飞机、火车 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影响人体健康和植物的繁殖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 固体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1、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物华天宝风光异,人杰地灵百业兴 考点 1 考点 2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1 区域的含义。 2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 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
,它们在 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 化 石。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人们提出了许多猜想,书本上 P68 阅读材料中便是其中一种。 学生阅读 P68《陨石: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 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说说你的看法和设想。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 视频展示其他设想。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