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版高考一轮 5.1《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考点 1 考点 2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 3 考点 4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 人口问题 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一、人口增长模式 1 人口增长 (1) 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 “ ” 形,且有快 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 人口自然增长率: 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 与 相减的得数。 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从 到上层建筑 2、领域的多种因素。 影响的根本原因: 的发展水平。 出生率 死亡率 经济基础 生产力 J 2 人口增长模式 ( 1) 表现:图中 线代表 , 线代表。 出生率 死亡率 类型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A: “ _ _” 模式 原始型 高 高 _ 传统型 高 高 _ B: “ _” 模式 (过渡型 ) 高 _ 高 C: “ 低 低 低 ” 模式 (现代型 ) 低 低 _ 高 高 低 极低 较低 低 低 高 低 高 (2 )类型及特点: 温馨提示 ( 1)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 2) 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 3、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二、人口合理容量 1 “ 人口爆炸 ” _ 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状况。 20世纪 2 环境的限制性 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 产生的 原因 由于世界人口的 _,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 _显著增加;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表现及后果 土地资源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 _,使土地承受压力越来越大; 用于 _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矿产资源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 _;有的甚至趋于 _ 急剧增长 人均消耗量 下降 农业生产 迅速减少 枯竭 表现及后果 水资源 淡水资源需求量大,对水资源的 _ 及水体污 4、染导致短缺 森林 资源 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毁坏森林,导致 _ 加剧, _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利用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 _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土壤肥力 良性循环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 1)人口容量概念: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 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 人口数量特点: 、相对性、警戒性( 2) 人口合理容量:在 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 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 3) 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 和 的大小。 经济社会 最高 临界性 有效和持续 最大 经济 5、效益 人口规模 经济规模 问题导思 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越发达,它的环境人口容量就一定越大吗。 提示: 不一定。 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获取资源的可能性越大,对资源的利用率越高,但资源的绝对数量及消费水平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重要的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 1 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模式 “ 高 高 低 ” “ 高 低 高 ” “ 低 低 低 ” 增长状况 速度 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数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模式 “ 高 高 低 ” “ 高 低 高 ” “ 低 低 低 ” 原因 6、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人口 问题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 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大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具体 影响 劳动力缺乏 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造成劳动力不足、青年壮年负担过重 对应 措施 发展生产力,提高御灾、抗病能力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2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 1) 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 ( 时间 ) :一般地,原始社会时期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属于传 7、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工业化初期属于过渡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根据国家类型 ( 空间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 2) 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定性描述:原始型是 “ 高 高 低 ” 型;过渡型是“ 高 低 高 ” 型;现代型是 “ 低 低 低 ” 型。 定量描述: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高 高 低 ” 型 高 ( 高 ( 低 ( 低 ( “ 低 低 低 ” 型 低 ( 低 ( 低 ( ( 3) 依据图形区分 3 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 1)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 2) 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发达国 8、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水平 较低 较高 原因 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传统观念影响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今后变化趋势 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许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典题示例 ( 2014 全国卷 )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完成 ( 1) ( 9、2) 题。 ( 1) 下图所示的 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 A B C D ( 2)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 A 1910 1930 年 B 1930 1950 年 C 1950 1970 年 D 1970 1990 年 审答规范培养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 1) A ( 2) C 1 ( 2015 上海高考 节选 )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 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回答 ( 1) ( 2) 题。 (1) 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 A 2003 年 B 2008 年 C 2010 年 D 20 10、12 年 (2) 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 A 基本稳定 B 逐年增加 C 先增后减 D 整体趋减 解析: 第 (1) 题,读图中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 图中 2008 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因此 B 正确。 第 (2) 题,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 0 ,故上海市人口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答案: (1)B (2)B 2 ( 2016 成都诊测 ) 读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 图 ( 单位: ) ,回答 ( 1) ( 2) 题。 ( 1) 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 ) A 2012 年 B 2010 11、 年 C 2000 年 D 1995 年 ( 2) 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 ) A 人口增长模式为 “ 高 低 高 ” B 总量呈下降态势 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 总量呈增长态势 解析 人口问题 1 ( 201 5 福建高考 )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 2050 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 ( 1) ( 2) 题。 ( 1) c 方案与 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 A 人口性别比 B 老年人口比重 C 青壮年人口比重 D 少儿人口比重 ( 2) 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 A a 方案较合理 B b 方案较合理 C c 方案较合理 12、 D 均不合理 解析 2 ( 2014 福建高考 )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 年龄 ( 15 64 岁 ) 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 1980 2030 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 ( 1) ( 2) 题。 (1)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 性别比例 B 医疗水平 C 教育程度 D 年龄结构 (2) 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 2025 年后可能出现 ( ) A 人口迁移加剧 B 劳动力渐不足 C 人口分布不均 D 社会负担减轻 解析 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原因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人教版)2017版高考一轮 5.1《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经纬小天地,世界大舞台 知识整合(一)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知识整合(二) 知识整合(三) 世界的气温与降水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考纲展示 1.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3.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 1 世界海陆分布 (1) 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1、考点 1 考点 2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二讲 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 考点 3 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答题模板 1 不同区域人类活动的差异 2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讲 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1 四大地区 ( 1) 划分依据:自然条件、 、发展水平和 _。 ( 2)
1、考点 1 考点 2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观念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 主要途径 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 要途径。 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 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必由之路 ( 1) 背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1、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三讲 世界重要国家 重要地区之(一) 日 本 重要地区之(二) 印 度 重要地区之(三) 俄罗斯 重要地区之(四) 澳大利亚 重要地区之(五) 美 国 重要地区之(六) 巴 西 第三讲 世界重要国家 考纲展示 六个国家 ( 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 的位置、范围和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日 本 1 位置与范围 (1) 位置:
1、考点 1 考点 2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二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的主导类型及分布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模板 第二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 工业区位因素。 2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
3.你能说出三次科 技革命的时间和标志吗。 存在问题 : 1。 2. 3. 五、问题讨论,合作交流 ( 12 ) 古代科技的萌芽从什么时候开始。 ( P44) 文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 P44) 3.。 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影响分别是什么。 ( P45) 六、探究拓展,巩固练习 ( 9 ) 1.★(教材改编题)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在 ____以后 ( ) A.文字的出现 B.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