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版高考一轮 选修6-《环境保护》ppt课件内容摘要:

1、选修 6 环境保护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考点 1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环境污染问题 考点 2 考点 3 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资源开发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 一 ) 水污染及其防治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污染过程 生物所需的氮 、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 (汞 、镉 、 铅 、 铬等 )进入水体经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 、 畜伤害 近海石油的开采 、加工和运输过程中 , 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来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 、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 2、采 、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 “ 水花 ” (水华 )” , 又称“ 藻花 ” ;海洋水体:称为 “ 赤潮 ”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 、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水体中植物死亡; 鱼类死亡; 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 , 最终危害人 、 畜身体健康 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 、 皮丧失保温性能 , 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 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 , 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 , 间接危害生物 防治措施 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 3、 、 农药 , 发展生态农业 , 加强氮 、 磷污染防治;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防止石油泄漏 ( 二 ) 大气污染及防治 1 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 主要类型 成 因 危害 酸雨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 烟雾 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主要类型 成 因 危害 温室效应 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 4、能力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和自然灾害加剧等 可吸入 颗粒物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燃煤烟尘、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 “ 尘肺病 ” 、恶性病变等 2.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 三 )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 1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与危害 2 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 ( 1) 垃圾的处理应坚持 “ 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 的原则,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比较如下: 处理方法 优势 缺点 填埋法 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低,可处理所有种类垃圾 永久性占 5、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潜力大 堆肥法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杀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 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 焚烧法(热处理 ) 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菌体 耗资巨大,设备投资大;焚烧后所剩 10%的灰烬是难以处理的部分;大气污染严重 目前,世界上应用较普遍的是填埋法。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垃圾填埋和焚烧两种方法。 ( 2) 垃圾越境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尤其是有毒危害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在日益增多,而人类对它们的处理技术水平和能力却非常有限。 因此,在一些国家,累积的废弃物已失去控制,大量运往发展中国家。 ( 四 ) 土壤污 6、染及防治 1 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 2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3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 1)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 2) 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 ( 3) 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 4)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1 (2016 长春三模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交界处,曾被誉为“ 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 ”。 2014 年 9 月 6 日媒体报道,腾格里沙漠腹地部分地区出现巨型排污池 ( 如图 )。 当地牧民反映,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 7、污池,任其自然蒸发,然后将沉淀物用铲车铲出,直接埋在沙漠里。 指出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对该地区造成的污染并提出整治措施。 解析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北京市 2013 年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布图。 ( 1) 描述北京市二氧化硫浓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 2) 二氧化硫气体可能给北京市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北京市对此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解析 3 (2012 福建高考 ) 下图为 2000 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 的成分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2) 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 8、害。 解析 4 ( 2014 江苏高考 ) 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 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 4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 4 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土壤中镉、汞、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 _ _。 (2) 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 _ _。 (3) 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 ,其原因是 _ _ _ _。 (4) 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_ _。 为防止我 9、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 _ _。 解析 生态环境问题 ( 一 ) 主要生态环境资源及其保护 1 森林的生态效益及毁林的危害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 2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1) 草地退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 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 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 ( 2) 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 3) 保护草地: 主要措施:控 10、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发展。 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 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 1) 湿地的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 2) 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的减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具体如下图所示: ( 3) 保护湿地:签署湿地公约,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 4 物种灭绝及保护 ( 1) 灭绝的原因: 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 2)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 11、保护和管理。 ( 二 ) 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生态问题 主要分 布区 人为原因 自然 原因 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 、 西南 、 华南 滥垦 、 滥伐 ,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森林火灾等 封山育林 、 计划砍伐 、 采育结合 、 退耕还林 、 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 、青海 、 宁夏 、 新疆 过度放牧 、垦殖 气候干旱 、 降水减少 退牧还草 、 封育草场 、 舍饲养畜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 人为原因 自然 原因 措施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 、 湖滨 、 海滨 环境污染 、围湖 12、 (海 )造田 、 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停止围垦 、 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 、草原 、近海海域 人类的狩猎采集 、 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扩大自然保护区 , 建立生态走廊 、 采育结合 、 合理放牧 、 实行禁渔期制度 生态问题 主要分 布区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措施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 黄土高原 、 东南丘陵 人口稠密 、过垦严重 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退田还林 、植树种草 、改坡为梯 土地荒 漠化 西北 、华北半干旱区 过牧严重 降水少 、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 , 严禁乱砍滥 13、伐 1 ( 2013 海南高考 ) 下图示意我国 39 N 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 成 ( 1) ( 2) 题。 (1)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 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解析 2 (2014 全国卷 )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目前全球只有 1 000 只左右。 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 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 50 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 200 只左右。 14、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 50 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解析 3 (2013 福建高考 ) 下表是我国某区域 2008 2010 年占用、增 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平均坡度 / 平均海拔 /m 占用耕地 增补耕地 1 (1) 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 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4 ( 2013 山东高考 )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 图,图中海岸为砂质海岸。 读图回答问题。 ( 1) 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 2) 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 区域资源开发问题 ( 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