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语文八上隆冬话竹内容摘要:

一、教学重点、难点: 、引用说明、 描述等说明方法及作用。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讲读第一部分和第九部分。 1. 指名朗读第一节。 要求: 178。 划出描述性的语句。 178。 找出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2. 提问: 178。 文章一开始该我们描绘了两种情景,是哪两种。 (异常肃穆、令人注目) 178。 作者通过这两种情景的对比,主要想突出什么。 (竹子生机勃勃的形象,借以唤起读者的兴趣。 ) 178。 这部分着眼于介绍竹子的外部形态 和内在气质的是哪几句。 使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 (作比较。 拿竹子和松柏、腊梅作比较,以显示竹子的特征。 ) 178。 这段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的说明方法来介绍竹子,那么还有哪一段也是采用这种手法。 (第九段。 ) 3. 齐读第九段。 4. 提问:(完成课后练习三) 178。 指出中心句。 178。 这一段是怎样围绕中心句依次进行说明的。 分别说出它们的要点。 178。 这段的二三句,如果把“昂然挺立”“遮天蔽日”删去,行不行。 为什么。 178。 这段的第六句,为什么再“方竹”“实心竹”“哺鸡竹”的后面用分号,而再“吊丝球竹”“一节竹”的后面用逗号。 178。 划分这段的层次。 178。 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 (三) 讲析第二节。 1. 齐读。 2. 提问: 178。 划分层次。 (学法指导:利用中心句或关键句分析层次。 ) 178。 第一句在全段的作用。 (总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