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内容摘要:
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有关能量转化的事例同学们一定能举出许多,课本图 217中画出了一些农常用的生活、生产设备。 请同学分析在使用图中设备时能量的转化。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 如在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减少多少内能),低温物体就吸收多少热量(增加多少内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能量,但能量的总量不变。 就是说某物体损失的能量等于几个物体得到几个物体得到的能量的总和。 例如,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等,都要吸收热量,它们所吸收的热量总和跟金。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相关推荐
服摩擦做功实验: 把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子上之后,注 入约 1/4容积的乙醚,立刻塞上塞子。 用稍宽一点的布带, 绕在金属管外 ,然后迅速地来回拉布带,一会儿塞子就被冲起。 现象解释: 迅速来回拉绳子,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气体膨胀,橡皮塞被弹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演示压缩气体做功实验:注意: 气密性要好,可 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 ; 棉花要少量,并用镊子 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
1、第 7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 考点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巴黎公社 【主干回顾】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经济 :随着 _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 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工人运动爆发 ,表明工人 阶级已经 _,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工业革命 觉醒 (3)思想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德意志的 _, 英国的 _。
水中分散后是溶液吗。 为什么。 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 教师讲解 :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 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有些药水如 “钡餐 ”服用时需要摇匀,液体会变得混浊不透明,就是悬浊液,还有泥水 乳浊液: 小液滴 分散在(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牛奶,乳白色,不透明,放的时间长一些,会出现一层白色油脂,这就是乳浊液。 还有油水、肥皂水等。 浊液特点:放置后会分层。
1、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 8讲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 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 【主干回顾】 一、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开始后 ,英国为了开拓 _ 和掠夺生产原料 ,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海外市场 (2)直接原因 :林则徐 _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 借口。 (1)第一阶段 :1840年 6月 ,英国舰队侵入 _,攻 占定海 ,到达天津白河口。
1、第 9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主干回顾】 一、原因 :鸦片战争后 ,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 和 空前激化。 阶级 矛盾 二、过程 1851年 ,洪秀全金田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攻克 ,改名天京 ,定为国都。 南京 (1)北伐 :由于 ,最终失败。 但牵制了清军大 量兵力 ,为 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征 :西征军不断打败湘军
−→−→ 上、下腔静脉 −→ 右心房。 ② 肺循环: 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毛细血管 −→ 肺静脉 −→ 左心房。 5.心脏的功能。 心脏能 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 ,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 瓣膜的作用: 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写出图中编号的结构名称: ① 主动脉 , ② 肺动脉 , ③ 肺静脉 , ④ 上腔静脉 , ⑤ 下腔静脉 , ⑥ 瓣膜 , ⑦ 瓣膜。 A 左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