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届高三一轮 3.8《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 8讲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 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 【主干回顾】 一、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开始后 ,英国为了开拓 _ 和掠夺生产原料 ,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海外市场 (2)直接原因 :林则徐 _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 借口。 (1)第一阶段 :1840年 6月 ,英国舰队侵入 _,攻 占定海 ,到达天津白河口。 (2)第二阶段 :1841年初强占 _,并攻占东南沿海 一些城市 ,清政府屈辱求和。 虎门销烟 广东海面 香港岛 签订 南京条约 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割 _给英国 ;赔款 2 100万银元 ;开放 _、厦门、 2、福州、 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英双方协定关 税。 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 _国家。 香港岛 广州 宁波 半殖民地半封建 【特别提醒】 中国 英国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 ; 朝政日益腐败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 自然经济为主导 ;财政入不敷出 商品经济发达 ;开展工业革命 军事 装备陈旧 ,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 外交 闭关自守 ,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强国 ,迅速崛起 (1)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 3、者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矛盾。 (3)中国人民从此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 :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想进一步打开 _。 (2)直接原因 :英法等国提出 _的要求 ,遭到 拒绝。 中国市场 修订条约 (1)1856年 ,英军进攻 _,战争爆发。 (2)1860年 ,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 ,火烧 _。 (3)沙俄趁火打劫 ,乘机强占 _大片领土。 广州 圆明园 北方 天津条约 (1858年 ) 北京条约 (1860年 ) 割地 割 _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 4、00万两白银 九龙司 天津条约 (1858年 ) 北京条约 (1860年 ) 开埠 增开 _十处通商口岸 ,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 口岸通航 增开 _为 商埠 其他 权利 允许 _进驻北京 ,允许 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 和传教 承认 _ _ 有效 沿海沿江 外国公使 天津 天津 条约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 ,主权受到严重侵害。 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_了。 (2)中外 _公开勾结 ,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 抗。 加深 反动势力 【特别提醒】 (1)所谓半殖民地 ,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 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 ,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 5、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2)所谓半封建 ,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史论要旨】 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大门 ,变中国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领域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攫取中国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史料探究】 材料 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 ,是鸦片染成的战争 其实 ,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费正清 伟大的中国革 6、命 探究 1: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你如何认识材料中的观点 ? 提示 :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国实行 “ 闭关锁国 ” 政策 ,不愿 “ 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 ”。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是站在西方立场上作出的结论 ,他没有看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市场。 材料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 ,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 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探究 7、 2:鸦片战争给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 提示 :(1)政治上 ,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上 ,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属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 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 ,新部署尚待进行。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 ,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 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 我们可以希望 ,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 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 8、2月 13日英国 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探究 3:材料反映了英国人怎样的要求 ?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 提示 :英国人对对华贸易的扩展有限感到失望 ,希望通过 “ 修约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名家评史】 【观点】 (1835年 6月格拉斯哥印度协会致英国外交大 臣巴麦尊信件 ):中国行省垄断贸易 ,压迫英商 ,且常常 发生破产事件 ,而广州英商又无生命财产保障 ,凡此 ,都 妨碍英国对华贸易 ,不符合相应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与英 国开放贸易自由的机会 我们认为陛下政府倘在中 国沿海取得一个或几个岛屿 ,作为进行贸易的基地 ,以 避免中国政府的勒索、控制和烦扰 9、 ,则必将对于我们的对外贸易大有好处。 严中平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集团 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解读】 英国资产阶级迫切想打开中国市场。 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政府实行闭关自守 ,所以英国对华贸易受阻 ,所谓“压迫英商”“勒索”“控制和烦扰”等话语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对这种情况的不满。 考点二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主干回顾】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根本原因 :日本 _后 ,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 不断膨胀。 (2)导火线 :1894年日本趁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之机 ,派 军入侵朝鲜。 明治维新 (1)平壤战役 :清军失败 ,退回国内。 (2)黄海战役 :中方主力尚存 ,由于 _保船避战 10、, 日本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 (3)辽东战役 :日本占领 _、旅顺等地。 (4)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日本攻占威海卫 ,_ 全军覆灭。 李鸿章 大连 北洋舰队 马关条约 签订。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割辽东半岛、 _及 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给日本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害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巨额赔款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台湾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开放沙市、 _、 苏州、杭州为商埠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 _ _ 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 _,产品免收 内地税 拓展了列强对华 _的 途径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重庆 中国 内地 投资设厂资本输出 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 11、“势力范围” ,掀起了 _的狂潮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 加深了。 瓜分中国 【特别提醒】 (1)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 ,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掀起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运动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二、八国联军侵华 (1)19世纪末 ,随着 _的加深 ,中国人民反抗帝 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2)义和团运动打着“ _” 的旗号在京津地区 形成高潮。 民族危机 扶清灭洋 (1)爆发 :1900年 6月 ,八国借口镇压 _ 12、,联合发动 侵华战争。 (2)八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 ,先后占领 _、北京。 义和团 天津 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本息 合计 加重人民负担 ,使中国 _受到列强控制 在东交民巷设立 “_ _”, 不许中国人居住 “ 使馆界 ”成为 “_ _”, 成为列强侵略 中国的大本营 税收 使馆 界 国中 之国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 ,各国 派兵驻守北京至 _铁 路沿线战略要地 清朝腹地广大地区被置 于列强的 _之下 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 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 _的组织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改总理衙门为 _,居 六部之上 列强通过 _加 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山海关 武装控制 反帝性质 外务部 外交途径 清政府沦为“ _”, 标志着中国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洋人的朝廷 【特别提醒】 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 清灭洋”口号 ? (1)进步性 :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 ,具有爱国性质 ,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扩大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群众基础。 容易形成上下一致对敌态势 ,有利于国内团结。 (2)局限性 :“ 扶清”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惕性。 “灭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