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届高三一轮 选修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 一、冷战中的热战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阵营 ,处于冷战对峙状态。 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对立政权并存的局面 ,两个政权分别属于不同的阵营。 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政策 ,远东地区 也不例外。 (2)影响。 对朝鲜 :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对中国 :捍卫了国家安全 ,提高了 国际地位。 对美国 :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粉碎美国扼杀亚洲 社会主义国家 的企图 ,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 对苏联 :巩固了苏联对的控制 ;有利于苏联在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 对日本 :军国主义回潮 ;刺激经济的发展 ;美国 扶植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的基地 2、。 对国际 :加剧了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 (1)背景。 美国推行霸权政策 ,把中国视为其在亚洲扩张的障碍 ,越南的地理位置。 日内瓦协议 后 ,越南形成南北分裂局面 ,两个政权之间内战不断。 美国加紧干涉越南内政 ,支持南越政权。 (2)影响。 对越南 :捍卫了 民族独立 和领土完整 ,实现了统一 ;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对美国 :迫使政府调整 外交政策 ,实行战略收缩。 对世界格局 :使美苏争霸态势呈现 美守苏攻 局面。 二、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1)政治因素 :希望返回该地区的犹太人 ,兴起了 复国运动 ,并得到美英的支持。 (2)地理因素 :中东地区位置重要、资源丰富 ,大国争夺激烈。 3、(3)现实因素 :联合国的 分治政策 没有解决巴勒斯坦的建国问题。 (4)冲突关键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 排他性 主权要求。 (1)历史因素 :长期的 民族矛盾 、宗教对立、领土、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 (2)现实因素 :联大分治决议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问题 ,国际力量介入 ,分别支持一方。 (3)关键因素 :对同一块领土都提出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1)历史遗留问题太多 ,领土争端 是阿以争夺的实质。 (2)双方就关键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信任 ,巴以难以达成一致是症结。 (3)大国争夺是冲突不断的重要原因。 (4)阿拉伯国家内部不团结增加了解决的难度。 三、冷战格局下的世界冲突 4、(1)英国殖民者在该地区实行“ 分而治之 ”的殖民政策 ,冲突不断。 (2)民族、信仰的差异导致互相排斥和对立 ,并且将 宗教信仰 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 (3)边界和领土归属长期不稳定。 (4)美苏插手 ,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 (1)领土争端 :阿拉伯河 主权之争。 (2)宗教矛盾 :什叶 派与逊尼派的分歧。 (3)个人恩怨 :霍梅尼和 萨达姆 之间的个人恩怨。 (4)民族纠纷 :波斯人与阿拉伯人的冲突 ;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 库尔德 族人自治。 (5)大国介入 :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 石油资源 ,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 四、海湾战争 (1)伊拉克和科威特在主权归属和 边界纠纷 方面的 5、矛盾。 (2)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勾销债务、“租借”科威特重要岛屿的要求遭到拒绝。 (3)萨达姆顽固坚持 侵略立场。 (4)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失衡 ,伊拉克希望成为地区性强国。 (1)现代高科技战争、 信息化 战争。 (2)实行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 ;规模大、节奏快 ,双方伤亡人数悬殊 ;前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 (3)战争消耗大 ,需要有更雄厚的 经济力量 支持。 (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1)给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人民带来灾难。 (2)标志着 高技术 局部战争登台 ,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 (3)打破了中东地区原有的战略格局。 美国 控制海湾地区的能力加强 ,苏联 6、无力与之抗衡。 (4)中东地区发生严重分裂 ,形势更加复杂。 五、联合国的宗旨与作用 (1)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并为此目的 ,采取办法防止且消除对和平的威胁 ;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对和平的破坏 ;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 平等权利 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3)促成 国际合作 ,以解决国际间的问题。 (4)构成并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 ,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1)维和行动。 第一次维和行动 :第一次中东 战争中的停战监督组织。 第一支维和部队 :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派出的维和部队。 第一次 强制性 决议 :两伊战争中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 决议。 化解战争危机 :海湾危 7、机中 安南 的斡旋。 (2)国际裁军。 20世纪 50年代初成立联合国裁军委员会。 1978年召开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 设立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 达成众多裁军协议。 (3)保障人权 : 世界人权宣言。 (4)非殖民化 :非殖民化特委会、反对 南非 种族隔离。 (5)人道主义 :安置难民。 (6)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儿童权利宣言。 六、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和平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 ,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人类生存的 基本目的 ,也是当前人类继续生存的条件。 辅相成 的。 (1)世界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 前提条件 ,是发展的重要保证。 (2) 8、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 有力保证 ,发展促进了全球的和平。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也是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在和平中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 【史料研析】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局部战争 ,复杂多样。 有的称其为冷战下的热战 ,有的称其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 ,有的称其为现代高科技战争。 探究 1:就材料一所谈到的三种类型的战争请各举一例。 提示 :朝鲜战争 (或越南战争 );印巴战争 (或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或科索沃战争 ,或伊拉克战争 )。 材料二 和世界大战相比 ,局部战争似乎对人类的威胁较小 ,但有统计表明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20世纪80年代末 9、,共发生过大小 2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平均每年 6次以上 ,造成的总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仅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003年报告 ,自 1990年以来 ,就有 200万儿童死于战争 ,600万儿童受伤致残。 探究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在同一地区接连爆发且数量最多的局部战争是什么 ?原因何在 ? 提示 :中东战争。 民族、宗教矛盾纠纷与冲突频发 ;战略位置重要 ,石油资源丰富 ,大国、强国插手中东事务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纠纷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或存在一系列矛盾。 探究 3:结合当今世界的主题和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提示 :当今世界的主 10、题是和平与发展。 局部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 ,积极采取和平手段解决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矛盾 ,维护人类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材料 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 ,使其有权作出全体 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 把大 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 否 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 ,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 不仅如此 , 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 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探究 4:据材料分析联合国是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 与国际联盟相比其作用有何不同 ? 提示 :措施 :成立安全理 11、事会 ;大国一致原则 ;赋予五大国否决权 ;安理会支配部队维和。 不同 :国际联盟的 “ 全体一致 ” 原则限制了维护和平的能力 ;联合国的决议与行动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增强了维和能力。 【史论总结】 制约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少数国家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新殖民主义的存在 ,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的扩大。 (3)恐怖主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 ,也对和平构成巨大威胁。 (4)两极格局结束 ,新的格局尚未形成 ,世界局势出现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1)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深入人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2)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第三世界的崛起 ,成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4)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5)中国的崛起 ,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人教版)2017届高三一轮 选修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ppt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