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二上103酸碱中和滴定学案内容摘要:
通过计算确定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实验编号 C( NaOH) mol/L V( NaOH) mL V( HCl) mL 1 2 3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 ( 1)你认为依据中和反应进行中和滴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量取 滴定 计算) A、准确量取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介绍滴定管) B、准确判断中和反应什么时候“恰好”反应完全(即滴定终点的判断) ( 2)实验仪器与操作 ①酸式滴定管: (取酸液或强氧化性溶液, 特征:玻璃活塞) ②碱式滴定管: (取碱液,特征:内有玻璃球的橡皮管) 注意点:检查是否漏水,玻璃活塞用左手 指内扣转动 滴定前要洗涤:冼涤剂洗 — 自来水洗 — 蒸馏水洗 — 待装液洗 刻度上小 0 ml,刻度下大 25 ml ,最下 一段没刻度。 取液:滴定管装液、排气、调零、取液加入锥形瓶液体体积V=V 后 — V 前 注意点:排气方法 读数方法、准确到 ,估读一位数。 滴定操作: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振荡锥形瓶、眼看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指示剂的选择 :酚酞 (红变为无色 ), 重复滴定 2„ 3次,求体积 V的平均值。 滴定次数 待测酸溶液体积 标准碱溶液的体积 mL 滴定前 滴定后 体积 第一次 第二次 ( 3)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中和滴定是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指示剂的选择要求:变色要明显、灵敏,且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尽可能在滴定过程中的pH值突变实范围内。 选择指示剂时,一般要求变色明显,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恰好中和时的 pH 要吻合。 ①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中,不用石蕊作指示剂,主要原因是:石蕊的“红色→紫色”、“紫色→蓝色”的颜色变化不够明显,不利于及时、准确地作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的判。沪科版化学高二上103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相关推荐
下列结晶水合物各 1g,含结晶水的质量最多的是 ( )。 (A) ZnSO4 7H2O (B) MgSO4 7H2O (C) FeSO4 7H2O (D) CuSO4 5H2O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时,下列不会造成结果误差的是 ( )。 (A)坩埚用水洗涤后没有把水烘干直接实验 (B)坩埚内壁附有受热不分解的杂质 (C)把加热得到的白色粉末放在空气中冷却 (D)坩埚底部有少量黑色固体
1、次函数 次函数 第 1课时 一次函数 1 形如 _的函数 , 叫做一次函数 , 当 _ 0时 , 得 _ 2 _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y b(k, k0) b y 比例函数 知识点 1 :一次函数的概念 1 下列函数不是一次函数的是 ( ) A y x 1 y 12x C y 1 D y 2x b 2 已知函数 y (m 1) x| m| 3m 表示一次函数 , 则 m 等于 ( ) A 1
1、数 19 数的图象 第 1课时 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 1 对于一个函数 , 如果把 _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 , 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 ,就是这个函数的 _ 2 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象的一般步骤是: _; _; _ 自变量与函数 图象 列表 描点 连线 知识点 1:函数图象上的坐标 1 下列各点中 , 在函数 y 2x 1的图象上的点是 ( ) A (1, 0) B (2
1、数 19 数的图象 第 2课时 描述函数的方法 1 表示函数的三种常用方法是 _, _和 _ 2 表示函数时 , 要根据 _选择适当的方法 , 有时为_认识问题 , 需要同时使用几种方法 解析式法 列表法 图象法 具体情况 全面地 知识点 1:解析式法 1 汽车以每小时 60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 , 行驶路程为 行驶的时间为 则 s与 _. 2 现有 200本笔记本分给学生 , 每人 5本 ,
1、 题学习 选择方案 做一件事 , 有时有不同的 _比较这些方案 , 从中选择 _作为行动计划 , 是非常必要的 , 用数学方法选择方案一般可化为三步:一是构建函数模型 , 找出 _;二是确定自变量的 _或是针对自变量的取值进行讨论;三是由函数的性质 (或经过比较后 )直接得出 _方案 实施方案 最佳方案 自变量 取值范围 最佳 知识点:方案选择 1 一家 3口人准备参加旅行团外出旅游 ,
1、 次函数 19 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第 1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1 一元一次方程 b 0(a, a0)的解 , 相当于一次函数_函数值为 0时 , 求自变量 即一次函数 _的图象与 2 一元一次不等式 b 0或 b 0(a0)相当于一次函数 _的值大于 0或小于 0时 , 求自变量 即一次函数 _的图象在 _或 _时 , 相应自变量 y b y b y b y b 上方